【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型黄土边坡生态护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边坡防护
,特别涉及一种复合型黄土边坡生态护坡方法。
技术介绍
黄土工程性质的特殊性及人类工程活动平凡性,使得黄土区工程地质环境日益脆弱,水土流失、湿陷、泥流、滑坡及崩塌等灾害现象长期肆虐,直接影响着黄土地区的经济发展,黄土边坡的稳定成为日益关注的重点。黄土边坡的破坏模式主要有坡面变形破坏和坡体变形破坏,尤其坡体变形破坏主要表现崩塌和滑塌,往往是由于土体的自身重力作用并且受到人工削坡、河流冲刷、雨水侵袭及地震等因素的影响,沿着某一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或部分下滑现象,会严重影响生活于黄土地区人们的生命安全和经济发展。目前,黄土地区边坡防护形式主要有两种:工程防护和生态防护。工程防护时,通常采用放缓坡率、支挡结构防护及坡面喷浆等形式进行防护,虽然施工简单方便,对黄土边坡能其到防护效果,但是,由于工程量大可能导致造价偏高,另外,坡面喷浆虽然能够快速封闭坡面,但是生态效应与视觉效果差,后期维护费用较高。而生态防护通常采用穴播、植草护坡、平台植树、综合植物护坡,利用了植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型黄土边坡生态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S1、平整坡面;/nS2、设置水平导水渠(1),沿坡面从下至上间隔设置多层水平导水渠(1),其中每个水平导水渠(1)底部均设有多个锚固装置(11),所述锚固装置(11)使所述水平导水渠(1)固定于坡面上;/nS3、沿坡面设置多个竖向导水渠(2),每相邻水平导水渠(1)之间均等间隔设置多个竖向导水渠(2),每个所述竖向导水渠(2)顶底两端分别与上下相邻的所述水平导水渠(1)连通,且底面紧贴坡面,每相邻的所述竖向导水渠(2)之间均形成用于植被种植区域;/nS4、铺设种植被层(3),在每个植被种植区域均铺设种植被层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型黄土边坡生态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平整坡面;
S2、设置水平导水渠(1),沿坡面从下至上间隔设置多层水平导水渠(1),其中每个水平导水渠(1)底部均设有多个锚固装置(11),所述锚固装置(11)使所述水平导水渠(1)固定于坡面上;
S3、沿坡面设置多个竖向导水渠(2),每相邻水平导水渠(1)之间均等间隔设置多个竖向导水渠(2),每个所述竖向导水渠(2)顶底两端分别与上下相邻的所述水平导水渠(1)连通,且底面紧贴坡面,每相邻的所述竖向导水渠(2)之间均形成用于植被种植区域;
S4、铺设种植被层(3),在每个植被种植区域均铺设种植被层(3),其中,每个所述种植被层(3)从下至上包括:
种植毯(31),铺设于所述植被种植区域的坡面上;
种植基质(32),铺设于所述种植毯层(31)上,所述种植基质层(32)内包含有植被种子;
导水格栅(33),设置于所述种植基质层(32)上,并抵紧于所述种植基质层(32)上;
所述导水格栅(33)的栅条(331)表面设有用于导水的通槽,并与两侧相连的所述竖向导水渠(2)连通,同时,与下侧相连的所述水平导水渠(1)也连通;
每个栅条(331)与相邻两个侧的所述竖向导水渠(2)之间的夹角为锐角或钝角,其每个所述栅条(331)的截面为弧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型黄土边坡生态护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基质(32)的原料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种植土1000~1200份、复合肥8~12份、缓释肥7~10份、稻壳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