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闸底纵向贯通式出水的船闸双层输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工程
,具体是一种闸底纵向贯通式出水的船闸双层输水系统。
技术介绍
为了克服在通航河道上修建水库大坝产生的水位差,需要修建通航建筑物,最为常见的是修建船闸。船闸运行的原理是:通过埋设在闸室两侧或底部的输水系统对闸室进行充泄水,使闸室水位与上、下游水位齐平,停靠在闸室内的船舶随充泄水上升或下降,从而克服因筑坝形成的水位差,实现船舶的上行和下行。输水系统是船闸运行的核心,一般分为分散输水系统和集中输水系统两大类,综合考虑上下游水头和输水时间等的要求进行计算选型。一般情况下,水头较高的船闸均采用分散输水系统,因为相较于集中输水系统而言,分散输水系统不仅能够更好的消减进入闸室的能量,加上其左右对称布置和多出水孔出水的结构特点,出流更加均匀对称,水流在闸室的纵、横向流动减少,作用在船舶上的动水作用力波浪力、流速力、局部力都相对较小,可有效改善船舶停泊条件。分散输水系统又有多种型式,其中在高水头船闸中应用较多的是闸墙长廊道经闸室中心垂直分流闸底支廊道二区段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闸底纵向贯通式出水的船闸双层输水系统,包括船闸闸室(1)、第一分流口(6)、中支廊道(7)、第二分流口(8)、位于船闸闸室(1)两侧的输水主廊道(2)、分别设于输水主廊道(2)上游和下游的充水阀门(3)和泄水阀门(14),输水主廊道(2)通过T型管(4)与第一分流口(6)的进口连通,第一分流口(6)的出口通过中支廊道(7)与第二分流口(8)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井(9),第二分流口(8)通过竖井(9)与位于上层的第三分流口(10)连通,第三分流口(10)与出水支廊道(11)连通,出水支廊道(11)与出水孔(12)连通,出水孔(12)上部设有消能盖板(13),第一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闸底纵向贯通式出水的船闸双层输水系统,包括船闸闸室(1)、第一分流口(6)、中支廊道(7)、第二分流口(8)、位于船闸闸室(1)两侧的输水主廊道(2)、分别设于输水主廊道(2)上游和下游的充水阀门(3)和泄水阀门(14),输水主廊道(2)通过T型管(4)与第一分流口(6)的进口连通,第一分流口(6)的出口通过中支廊道(7)与第二分流口(8)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竖井(9),第二分流口(8)通过竖井(9)与位于上层的第三分流口(10)连通,第三分流口(10)与出水支廊道(11)连通,出水支廊道(11)与出水孔(12)连通,出水孔(12)上部设有消能盖板(13),第一分流口(6)、中支廊道(7)及第二分流口(8)的高程与泄水阀门(14)高程保持一致,第三分流口(...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耀祖,吴英卓,王智娟,杨伟,刘志雄,刘火箭,李静,何勇,魏红艳,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