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偏轴导流脊的T型管结构的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473950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1-25 19:15
一种带偏轴导流脊的T型管结构的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包括主廊道、带偏轴导流脊的T型管、分流隔板、分流口,带偏轴导流脊的T型管位于闸室中部闸墙两侧或一侧,主廊道通过T型管与闸室的分流口相连,所述分流口整体为对称结构,偏轴导流脊位于主廊道和T型管衔接段,偏向T型管上游一侧,偏轴导流脊的反弧段与T型管弯道圆弧为非同心圆,分流隔板设于T型管末端。本发明专利技术克服了闸室充水分流口产生的单向螺旋流和关键部位脉动压力较大的现象,避免了分流口区域高流速、强紊动出现的空化空蚀问题,从而达到提高船闸输水安全性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偏轴导流脊的T型管结构的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利水电工程
,具体是一种带偏轴导流脊的T型管结构的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对我国的航运需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三峡枢纽为例,自2003年投运以来,三峡枢纽过闸货运量迅猛增长,到2013年达到9707万吨,为投运当年的5倍之多,其累计过闸货运量达到6.4亿吨,是三峡工程蓄水前过闸货运的3.6倍,其双向过闸货运量首次突破1亿吨,比预期设计的2030年达到设计通过能力1亿吨整整提前了19年。与此同时,随着大藤峡、溪洛渡等一批高坝枢纽的建设,也将面临船闸过闸运量的快速增长,船舶待闸时间明显延长,过闸船舶积压等问题,因此,如何满足日益增长的通航需求和和高水头船闸设计的技术难题之间的矛盾成为现阶段高水头船闸设计亟待解决的核心。对于高水头船闸,当工作水头到达一定高度后,由高水位差转换而来的巨大动能使输水廊道和闸室内水流紊动加剧,船舶停泊条件恶化,进而产生廊道段空蚀空化问题,因此以往的中低水头输水系统不能满足其运行条件,一般采用与之相匹配的分散输水系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偏轴导流脊的T型管结构的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廊道(1)、带偏轴导流脊(3)的T型管(2)、分流隔板(4)、分流口(5),带偏轴导流脊(3)的T型管(2)位于闸室中部闸墙两侧或一侧,主廊道(1)通过T型管(2)与闸室的分流口(5)相连,所述分流口(5)整体为对称结构,偏轴导流脊(3)位于主廊道(1)和T型管(2)衔接段,偏向T型管(2)上游一侧,偏轴导流脊(3)的反弧段与T型管(2)弯道圆弧为非同心圆,分流隔板(4)设于T型管(2)末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偏轴导流脊的T型管结构的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廊道(1)、带偏轴导流脊(3)的T型管(2)、分流隔板(4)、分流口(5),带偏轴导流脊(3)的T型管(2)位于闸室中部闸墙两侧或一侧,主廊道(1)通过T型管(2)与闸室的分流口(5)相连,所述分流口(5)整体为对称结构,偏轴导流脊(3)位于主廊道(1)和T型管(2)衔接段,偏向T型管(2)上游一侧,偏轴导流脊(3)的反弧段与T型管(2)弯道圆弧为非同心圆,分流隔板(4)设于T型管(2)末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偏轴导流脊的T型管结构的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偏轴导流脊(3)脊顶上游侧切线与脊顶与分流隔板(4)顶端与下游侧壁交点的连线之间的夹角为5.7°~8.1°,偏轴导流脊(3)脊顶下游侧圆弧延长线与T型管(2)上游侧壁相切。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偏轴导流脊的T型管结构的高水头船闸输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T型管(2)包括一个进口、一个出口和一个进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江耀祖范敏吴英卓杨伟王智娟陈杨何勇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科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