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及其使用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4988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浸胶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及其使用方法;承载感应器,对桥梁的承载性能进行检测;车身,支撑所述承载感应器;车头,与所述车身连接;夹具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身上;背板,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尾部;气缸机构,固定在所述背板上且与所述夹具机构连接;所述承载感应器包括初步检测和精检测两种工作方式,初步检测工作方式中,所述承载感应器跟随所述车头在桥梁上位移;精检测工作方式中,所述车头停在桥梁上承载差的区域上,所述承载感应器在所述气缸机构带动下,对桥梁上承载差的区域进行检测。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及其使用方法,极具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及其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桥梁承载能力评估的
,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我国土木工程结构安全事故频发,国内基础设施进入老龄期维护管理压力大,如何维护和管理规模庞大的土木基础设施以保障其安全长寿,是国内外迫切需要解决的共同课题。我国地域辽阔,桥梁所处地理条件复杂多变,常规检测技术以人工为主难以胜任地处偏远、环境恶劣、数量巨大桥梁群的检测评估,荷载试验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难以对全境桥梁进行承载能力评估,结构健康监测技术在跨江跨海等重大桥梁工程的维护管理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其价格昂贵。因此急需研发适用于各类地形条件的桥梁结构的快捷高效安全保障技术。现有技术中,对桥梁进行承载能力评估后,往往不能精确的找出问题区域,导致桥梁后期维护修补成本较大,影响施工效率。鉴于上述问题,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设计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检测车上设置承载感应器,对桥梁先进行初步检测;再配合气缸机构对问题区域进行细节上的精检测,提高检测精度,极具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一种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及其使用方法,通过在检测车上设置承载感应器,对桥梁先进行初步检测;再配合气缸机构对问题区域进行细节上的精检测,提高检测精度,极具实用性。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及其使用方法包括:承载感应器,对桥梁的承载性能进行检测并记录;车身,支撑所述承载感应器;车头,与所述车身连接,带动所述承载感应器位移;夹具机构,设置在所述车身上,对所述承载感应器进行夹持固定;背板,设置在所述车身的尾部;气缸机构,一端固定在所述背板上,另一端与所述夹具机构连接;其中,所述承载感应器包括初步检测和精检测两种工作方式,初步检测工作方式中,所述承载感应器跟随所述车头在桥梁上位移,来检测出桥梁上承载差的区域;精检测工作方式中,所述车头停在桥梁上承载差的区域上,所述承载感应器在所述气缸机构带动下,对桥梁上承载差的区域进行检测。进一步地,所述夹具机构包括夹具主体;所述夹具主体内部设置有放置槽,来容纳所述承载感应器。进一步地,还包括导轨机构;所述导轨机构固定在所述背板与所述车头之间,与所述夹具主体上开设的导向槽配合;所述夹具主体设置有滚轮。进一步地,所述放置槽内设置有夹板;若干所述夹板夹持所述承载感应器。进一步地,所述夹板背部连接有弹性结构。进一步地,所述夹板上开有若干插槽;所述插槽与顶板相配合;所述顶板对所述承载感应器进行限位。进一步地,所述插槽端部设置有凹弧结构,便于所述顶板插入所述插槽内。进一步地,所述气缸机构与所述夹具机构连接处设置有减震垫。进一步地,所述背板上设置有加强筋。进一步地,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将装配完成的检测车行驶至待检测桥梁前,调试所述承载感应器与外置的信号接收装置;第二步,启动检测车,由所述车头带动所述承载感应器在待检测桥梁上往复行驶,直至所述承载感应器检测完桥梁上每一块区域的承载性能数据;第三步,由外置的信号接收装置接受所述承载感应器检测出的数据,并对该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先将整个待检测桥梁划分成若干个小区域,每个小区域面积小于所述车身面积,再在这些小区域中筛选出承载性能不合格的区域进行标记;第四步,由所述车头带动所述承载感应器依次行驶至承载性能不合格的区域并逐个停留,启动所述气缸机构带动所述承载感应器缓慢位移,进行精检测并记录数据。通过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可实现以下技术效果:通过在检测车上设置承载感应器,对桥梁先进行初步检测;再配合气缸机构对问题区域进行细节上的精检测,提高检测精度,极具实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及其使用方法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及其使用方法的夹具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及其使用方法的夹具机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及其使用方法的夹具机构侧视图;附图标记:车头1、车身2、夹具机构3、气缸机构4、背板5、导轨机构6、顶板7、夹具主体31、放置槽32、导向槽33、夹板34、插槽35、弹性结构36、滚轮37、加强筋51和凹弧结构35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属于“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一种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及其使用方法,如图1~4所示,包括:承载感应器,对桥梁的承载性能进行检测并记录;车身2,支撑所述承载感应器;车头1,与所述车身2连接,带动所述承载感应器位移;夹具机构3,设置在所述车身2上,对所述承载感应器进行夹持固定;背板5,设置在所述车身2的尾部;气缸机构4,一端固定在所述背板5上,另一端与所述夹具机构3连接;其中,所述承载感应器包括初步检测和精检测两种工作方式,初步检测工作方式中,所述承载感应器跟随所述车头1在桥梁上位移,来检测出桥梁上承载差的区域;精检测工作方式中,所述车头1停在桥梁上承载差的区域上,所述承载感应器在所述气缸机构4带动下,对桥梁上承载差的区域进行检测。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夹具机构3包括夹具主体31;所述夹具主体31内部设置有放置槽32,来容纳所述承载感应器。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还包括导轨机构6;所述导轨机构6固定在所述背板5与所述车头1之间,与所述夹具主体31上开设的导向槽33配合;所述夹具主体31设置有滚轮37。具体的,导向槽33与导轨机构6配合,在气缸机构4作用下使得夹具机构3中的承载感应器位移,并在夹具主体31底部设置滚轮37,保证位移流畅。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如图1~4所示,所述放置槽32内设置有夹板34;若干所述夹板34夹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n承载感应器,对桥梁的承载性能进行检测并记录;/n车身(2),支撑所述承载感应器;/n车头(1),与所述车身(2)连接,带动所述承载感应器位移;/n夹具机构(3),设置在所述车身(2)上,对所述承载感应器进行夹持固定;/n背板(5),设置在所述车身(2)的尾部;/n气缸机构(4),一端固定在所述背板(5)上,另一端与所述夹具机构(3)连接;/n其中,所述承载感应器包括初步检测和精检测两种工作方式,初步检测工作方式中,所述承载感应器跟随所述车头(1)在桥梁上位移,来检测出桥梁上承载差的区域;精检测工作方式中,所述车头(1)停在桥梁上承载差的区域上,所述承载感应器在所述气缸机构(4)带动下,对桥梁上承载差的区域进行检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其特征在于,包括:
承载感应器,对桥梁的承载性能进行检测并记录;
车身(2),支撑所述承载感应器;
车头(1),与所述车身(2)连接,带动所述承载感应器位移;
夹具机构(3),设置在所述车身(2)上,对所述承载感应器进行夹持固定;
背板(5),设置在所述车身(2)的尾部;
气缸机构(4),一端固定在所述背板(5)上,另一端与所述夹具机构(3)连接;
其中,所述承载感应器包括初步检测和精检测两种工作方式,初步检测工作方式中,所述承载感应器跟随所述车头(1)在桥梁上位移,来检测出桥梁上承载差的区域;精检测工作方式中,所述车头(1)停在桥梁上承载差的区域上,所述承载感应器在所述气缸机构(4)带动下,对桥梁上承载差的区域进行检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具机构(3)包括夹具主体(31);所述夹具主体(31)内部设置有放置槽(32),来容纳所述承载感应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导轨机构(6);所述导轨机构(6)固定在所述背板(5)与所述车头(1)之间,与所述夹具主体(31)上开设的导向槽(33)配合;所述夹具主体(31)设置有滚轮(37)。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槽(32)内设置有夹板(34);若干所述夹板(34)夹持所述承载感应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桥梁承载性能评估用检测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夹板(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一超郭俊赵亮黄月华张宇峰
申请(专利权)人:苏交科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