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粘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492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高粘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施工设备;S2、设计高粘改性沥青配合比以及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对路面进行防水粘结层处理;S3、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制,用投放装置将高粘改性沥青直接投入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拌制;S4、运输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至施工现场;S5、进行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前的准备工作;S6、对摊铺机使用参数进行选择与调整;S7、进行摊铺作业;S8、将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成型;S9、接缝处理。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高粘改性沥青可直接投入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内与集料干拌,不需要高温剪切改性,应用工艺简单且易操作,且更利于生产人员的健康及减少生态坏境不良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高粘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道路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粘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随着中国公路事业的高速发展,沥青路面的行车舒适性好、养护维修方便等优点,已经发展成为高等级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近年来交通量迅速增长,车辆大型化、超载化现象日益突出,对沥青路面材料的技术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阶段通常采用对沥青改性的方法提高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延缓大修时间,但常用的剪切机改性法制得的沥青存在易老化、存储稳定性差、改性工艺复杂等缺点;而且传统改性沥青为防止发生温度离析,生产时需提前加热,一次使用不完还要占用储存罐及加热保温,能源浪费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粘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高粘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准备施工设备;S2、设计高粘改性沥青配合比以及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对路面进行防水粘结层处理;S3、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制,用投放装置将高粘改性沥青直接投入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拌制;S4、运输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至施工现场;S5、进行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准备工作;S6、对摊铺机的使用参数进行选择与调整;S7、进行摊铺作业;S8、将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成型;S9、接缝处理。上述技术方案中,高粘改性沥青可直接投入沥青混合料拌和机内与集料干拌,不需要高温剪切改性,应用工艺简单且易操作,仅需增加一套简单的投料装置即可,高粘改性沥青可根据工程量大小随用随投,无需考虑储存问题,不易造成浪费;而且相较于传统改性沥青的运用,大大提高了沥青混合料的高温稳定性、低温抗裂性及水稳定性,且更利于生产人员的健康及减少生态坏境不良的影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高粘改性沥青包括重量占比为92%的SBS改性沥青和8%的HVA高粘剂。合适的配比,使得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的粘性大,减少用量。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高粘改性沥青占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重量比为4.5%。相比SMA混合料中沥青含量6%,本专利技术的混合料中高粘改性沥青占比4.5%,更低;而且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节约了矿料,其相对密度小于SMA-13相对密度,每平米等厚路面所需的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质量更轻,加之节约了矿料,使得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较SMA混合料低5%左右。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特别适用于排水路面,该路面结构更适合、更贴近我们日益生活的城市中,让地表水快速渗漏,减少城市雨水内涝,降低噪音,提高了行车安全系数,所以它适用于城市道路,高速公路,停车场等。其还可应用于寒区、热区、高原高海拔、强降雨区路面,发挥自身特有的改性效果。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路面防水粘结层处理包括:下卧层表面清洁、下卧层处理、防水黏结层喷洒和防水黏结层检测评价;其中,下卧层薄弱部位应采用机械和人工涂刷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大于60%,洒布量控制在0.3kg/m2~0.4kg/m2,涂刷2遍~3遍。在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制:采用间隙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进行混料,高粘改性沥青加热温度145~155℃,混合料拌合温度为180~190℃;沥青拌和机除尘管道应安装管道真空度检测表到操作室,控制除尘大小及0~2.36mm细集料含0.075mm以下通过量不大于10%。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运输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至施工现场:运输车车厢周边及底板加装保温层,运输车车顶面应采用二层篷布;装料按照前、后、中的顺序来回移动,分二层装完的方式,采用三次间断停顿卸料方式;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厂到摊铺开始总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进行摊铺作业:摊铺机就位后,对熨平板进行预热和保温,温度保持在110以上,正式摊铺后每10m应检查松铺厚度,每10m必须检查两台摊铺机对接横坡,两台摊铺机对接高出0mm~1mm,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最低摊铺温度不低于165℃;两台或多台沥青摊铺机前后间距控制在5m~10m,搭接宽度控制在5cm~10cm,对于2台摊铺机梯队组合摊铺的接缝,接缝处喷洒改性乳化沥青材料预防早期掉粒。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将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成型分为如下三阶段:(1)初压阶段:双钢轮压路机两台紧跟静压二遍至三遍,相邻碾压带重叠0~5cm,先碾压纵向接缝部位,避免双钢轮压路机局过压或欠压,碾压速度应控制在不大于5km/h;(2)复压阶段:三台胶轮压路机碾压四遍至六遍,碾压速度应控制在不大于3km/h。胶轮压路机碾压应间断式喷洒专用无腐蚀隔离剂;(3)终压阶段:复压完成后,一台双钢轮压路机紧跟静压一遍至二遍。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接缝处理:(1)横缝采用垂直的平接缝,摊铺前应涂刷粘层材料,摊铺后应充分压实,连接平顺;(2)纵缝应避开行驶车辆的轮迹,而且要与中面层纵向接缝错开20cm以上,纵缝采用热接缝,施工时应将梯队作业摊铺的混合料部分留下10~20cm宽暂不碾压,作为后摊铺部分的高程基准面,最后作跨缝碾压以消除缝迹。在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投放装置包括罐体,罐体内设有储料罐、对储料罐进行称重的电子称重模块、位于储料罐下方的且与储料罐相通的投料罐、以及与投料罐连接的吹风模块;罐体上设有与储料罐相通的加料口和与投料罐相通的投料口,储料罐出口处设有出料阀,储料罐出口与投料罐进料口通过柔性软管连通,吹风模块能够将投料罐中的高粘改性沥青从投料口吹出。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实施例一中的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集料级配范围图。图2是实施例一中的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技术要求图。图3是实施例一中的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的拌合工艺图。图4是实施例二的投放装置的结构示意图。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罐体10、加料口11、投料口12、支撑板13、加固三角板14、储料罐20、出料管21、出料阀22、柔性软管23、底板24、投料罐30、电子称重模块40、吹风模块50、控制面板60。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竖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高粘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准备施工设备;/nS2、设计高粘改性沥青配合比、以及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对路面进行防水粘结层处理;/nS3、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制,用投放装置将高粘改性沥青直接投入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拌制;/nS4、运输所述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至施工现场;/nS5、进行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准备工作;/nS6、对摊铺机的使用参数进行选择与调整;/nS7、进行摊铺作业;/nS8、将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成型;/nS9、接缝处理。/n

【技术特征摘要】
1.高粘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施工设备;
S2、设计高粘改性沥青配合比、以及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配合比,对路面进行防水粘结层处理;
S3、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制,用投放装置将高粘改性沥青直接投入沥青混合料拌和机中拌制;
S4、运输所述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至施工现场;
S5、进行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摊铺前准备工作;
S6、对摊铺机的使用参数进行选择与调整;
S7、进行摊铺作业;
S8、将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碾压成型;
S9、接缝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粘改性沥青包括重量占比为92%的SBS改性沥青和8%的HVA高粘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粘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高粘改性沥青占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重量比为4.5%。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路面防水粘结层处理包括:下卧层表面清洁、下卧层处理、防水黏结层喷洒和防水黏结层检测评价;
其中,下卧层薄弱部位应采用机械和人工涂刷改性乳化沥青,改性乳化沥青残留物大于60%,洒布量控制在0.3kg/m2~0.4kg/m2,涂刷2遍~3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拌制:采用间隙式沥青混合料拌和机进行混料,高粘改性沥青加热温度145~155℃,混合料拌合温度为180~190℃;
沥青拌和机除尘管道应安装管道真空度检测表到操作室,控制除尘大小及0~2.36mm细集料含0.075mm以下通过量不大于10%。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粘改性沥青路面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运输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至施工现场:运输车车厢周边及底板加装保温层,运输车车顶面应采用二层篷布;装料按照前、后、中的顺序来回移动,分二层装完的方式,采用三次间断停顿卸料方式;高粘改性沥青混合料出厂到摊铺开始总时间不得超过4小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娟张姣王毅袁胜强叶勇陈婷婷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第一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