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声呐探测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咬合桩防渗漏施工法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4182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基于声呐探测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咬合桩防渗漏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施工准备;第二步,测量放线;第三步,导向墙施工;第四步,检测孔布设,检测孔的布设决定了检测结果是否能准确反映基坑实际渗漏情况,检测孔的数量和布设要科学合理;第五步,咬合桩成孔,钻孔咬合桩采用机械钻孔施工。本发明专利技术可以在围护结构施工后通过精确的测量手段,精确得出渗漏位置,在基坑开挖前即可进行渗漏缺陷修复,基坑围护结构施工时同步完成检测孔预埋,将检测孔与围护桩钢筋笼固定在一起,密封后同步浇筑,检测孔与桩检测斜管共用,无需单独引孔,不影响工期和其他施工工序的进行。工序的进行。工序的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声呐探测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咬合桩防渗漏施工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为基于声呐探测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咬合桩防渗漏施工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不断迅速推进,基础工程施工技术日新月异,深基坑施工较多,包括地下连续墙、钢板桩支护、钻孔灌注桩支护、SMW工法桩、钢管桩支护、锚索桩支护等,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以及周边环境选择不同的支护方式。在砂卵石地层或者密实的砂层等地质中进行深基坑施工,钢板桩支护可能插打困难,地下连续墙施工成本较高。采用钻孔灌注桩支护结构在地下水位较高的时候,可以采用降水施工也可以采用咬合桩施工方式,降水可能带来周边地层下降以及带出大量砂层,故采用咬合桩施工较为常见。
[0003]在深基坑咬合桩施工过程中,如出现围护结构的施工质量和止水效果对周边环境的安全有重要影响,如果围护结构发生渗水、漏水等问题,将直接危及基坑和周边建筑的安全与稳定。同时,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渗水情况往往在开挖后才能发现和处理,将耽误大量时间,工期无法保障。
[0004]现有的施工法存在的缺陷是:
[0005]深基坑工程围护结构渗水情况往往在开挖后才能发现和处理,将耽误大量时间,工期无法保障。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基于声呐探测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咬合桩防渗漏施工法,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基于声呐探测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咬合桩防渗漏施工法,包括如下步骤:
[0008]第一步,施工准备;
[0009]第二步,测量放线;
[0010]第三步,导向墙施工;
[0011]第四步,检测孔布设,检测孔的布设决定了检测结果是否能准确反映基坑实际渗漏情况,检测孔的数量和布设要科学合理;
[0012]第五步,咬合桩成孔,钻孔咬合桩采用机械钻孔施工,桩与桩之间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
[0013]第六步,钢筋笼安装及检测孔预埋;
[0014]第七步,混凝土浇筑;
[0015]第八步,冠梁施工;
[0016]第九步,坑内降水井施工,根据工程与水文地质特点、围护结构类型等,进行基坑降水作业,降水作业的目的在于与检测管内水面形成水头差,以便准确测出渗漏流速,拟在
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结束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进行基坑内降水;
[0017]第十步,坑内降水渗流,基坑内降水质量直接决定检测精度;
[0018]第十一步,渗流检测、数据采集。
[0019]优选的,所述第一步中,准备工作;
[0020]1)收集设计、地质勘察信息,初步拟定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
[0021]2)准备本工程需用的施工验收规范及标准等技术要求文件以及地方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文件、国家法律法规等,明确技术要求;
[0022]3)准备砼配合比,送原材料检验、砼配合比试配工作;
[0023]4)做好现场相关临水、临电布置,以便于现场施工;
[0024]5)准备好相应的人员、机械、材料计划及组织。
[0025]优选的,所述第二步中,依据设计所提供的交桩资料及桩位,采用导线与三角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沿设计线路的两侧建立控制网,所有控制点都要填写报验资料,经监理工程师复测,并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每个控制点都做好精心保护,在施工中每10天要进行一次复测,一旦出现偏差及时进行修正恢复;
[0026]场内使用的临时水准点,依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和高程引入场内并认真加以保护,临时水准点和高程的引入需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
[0027]依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的坐标,并确定每个桩孔与相邻控制点的位置关系;经复核无误后在施工现场内实地放出,同时以桩中心为交点,在纵向和横向埋设好护桩,桩位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
[0028]优选的,所述第三步中,先对施工作业面场地进行平整,左右10m范围内尽可能不要有施工障碍物,且确保钢筋笼混凝土等材料可以运送到履带吊的起吊半径范围内;
[0029]导槽一般可采用C20砼,将导槽范围地面平整及夯实完成后,采用定型弧形模板,加固完成后,浇筑翼板混凝土;
[0030]导墙基底位于密实的地基上,以保证导墙的稳定性;导槽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每段长度3m,模板支撑采用方木及地脚锚杆;模板位置严格按咬合桩位轴线定位,内径大于设计桩径20mm,垂直度偏差控制在2

以内;
[0031]导墙浇捣完成后,做好养护工作,并且避免发生沟槽内积水现象,冬季采用覆盖养护,导墙完成强度达到70%后,方可进行咬合桩施工。
[0032]优选的,所述第四步中,操作要点,1检测孔需综合考虑基坑大小、水文地质、地层断面等因素进行布设,布设时结合基坑监测测斜需要进行综合布置;2检测设备最优检测间距为3~6m,因此检测孔的布设以3~6m为宜;3基坑围护结构各拐角作为薄弱环节,必须设置检测孔。
[0033]优选的,所述第五步中,施工主要采用“旋挖钻机钻进+超缓凝砼”方案。钻孔咬合桩的排列方式采用:第一序桩素砼桩(A桩)和第二序钢筋砼桩(B桩)间隔;先施工A桩,后施工B桩,A桩砼采用超缓凝砼,要求必须在A桩砼初凝之前完成B桩的施工,B桩施工时,利用套管钻机的切割能力切割掉相邻A桩的部分砼,则实现了咬合,往往一台钻机施工无法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多台钻机分段施工,这就存在一个段与段之间的接头问题,采用砂桩接头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在先施工的端头设置一个砂桩(成孔后用砂灌满),待施工段到此接头时,
挖出砂灌上混凝土,并在其外侧施做2根旋喷桩,如图3所示,咬合桩控制要点中:(1)跳开钻孔,减少互相影响,先施工“素桩”,再切割素桩施工“荤桩”,硬切割可按常规水下灌注桩施工进行,先交错施工素桩,待素桩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且相邻两根素桩强度相差不超过10%其设计强度后,再钻进荤桩。(2)咬合量一般为20cm左右,为了保证咬合桩底部有足够的咬合量,除严格控制孔口位置,还应对其垂直度进行严格控制在1%以内。
[0034]优选的,所述第六步中,在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下放施工期间,按照设计要求将PVC渗流检测管固定在钢筋笼上与之一起放入钻孔内,埋入混凝土中;
[0035]检测孔预埋操作要点如下:
[0036]1)检测管顶需高出冠梁面150~200mm,便于后期检测;
[0037]2)检测管与钢筋笼每隔1.5m绑扎一次,确保检测管不松动;检测管底宜与钢筋笼底部持平或略高于钢筋笼底部并绑扎牢固,避免首次混凝土浇筑时冲击过大造成检测管损坏;
[0038]3)检测管安装时要重点关注两节检测管的对接是否良好、无缝隙,接头处是否固定密封到位;钢筋笼安放前要对以上内容进行二次检查,提高检测管成活率;
[0039]4)检测管底部需进行密封处理,顶部管口需用棉布封住并缠绕透明胶带,避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声呐探测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咬合桩防渗漏施工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第一步,施工准备;第二步,测量放线;第三步,导向墙施工;第四步,检测孔布设,检测孔的布设决定了检测结果是否能准确反映基坑实际渗漏情况,检测孔的数量和布设要科学合理;第五步,咬合桩成孔,钻孔咬合桩采用机械钻孔施工,桩与桩之间相互咬合排列的一种基坑围护结构;第六步,钢筋笼安装及检测孔预埋;第七步,混凝土浇筑;第八步,冠梁施工;第九步,坑内降水井施工,根据工程与水文地质特点、围护结构类型等,进行基坑降水作业,降水作业的目的在于与检测管内水面形成水头差,以便准确测出渗漏流速,拟在基坑围护结构施工结束并达到设计强度要求后,进行基坑内降水;第十步,坑内降水渗流,基坑内降水质量直接决定检测精度;第十一步,渗流检测、数据采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呐探测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咬合桩防渗漏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步中,准备工作;1)收集设计、地质勘察信息,初步拟定施工技术方案,组织施工技术人员熟悉施工图;2)准备本工程需用的施工验收规范及标准等技术要求文件以及地方相关行政主管部门管理文件、国家法律法规等,明确技术要求;3)准备砼配合比,送原材料检验、砼配合比试配工作;4)做好现场相关临水、临电布置,以便于现场施工;5)准备好相应的人员、机械、材料计划及组织。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呐探测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咬合桩防渗漏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步中,依据设计所提供的交桩资料及桩位,采用导线与三角测量相结合的方法,沿设计线路的两侧建立控制网,所有控制点都要填写报验资料,经监理工程师复测,并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每个控制点都做好精心保护,在施工中每10天要进行一次复测,一旦出现偏差及时进行修正恢复;场内使用的临时水准点,依据业主提供的基准点和高程引入场内并认真加以保护,临时水准点和高程的引入需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字同意后方可使用;依据设计图纸计算各桩位的坐标,并确定每个桩孔与相邻控制点的位置关系;经复核无误后在施工现场内实地放出,同时以桩中心为交点,在纵向和横向埋设好护桩,桩位经监理工程师复核并签字同意后方可进行下步施工。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呐探测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咬合桩防渗漏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步中,先对施工作业面场地进行平整,左右10m范围内尽可能不要有施工障碍物,且确保钢筋笼混凝土等材料可以运送到履带吊的起吊半径范围内;
导槽一般可采用C20砼,将导槽范围地面平整及夯实完成后,采用定型弧形模板,加固完成后,浇筑翼板混凝土;导墙基底位于密实的地基上,以保证导墙的稳定性;导槽模板采用定型钢模,每段长度3m,模板支撑采用方木及地脚锚杆;模板位置严格按咬合桩位轴线定位,内径大于设计桩径20mm,垂直度偏差控制在2

以内;导墙浇捣完成后,做好养护工作,并且避免发生沟槽内积水现象,冬季采用覆盖养护,导墙完成强度达到70%后,方可进行咬合桩施工。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呐探测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咬合桩防渗漏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步中,操作要点,1检测孔需综合考虑基坑大小、水文地质、地层断面等因素进行布设,布设时结合基坑监测测斜需要进行综合布置;2检测设备最优检测间距为3~6m,因此检测孔的布设以3~6m为宜;3基坑围护结构各拐角作为薄弱环节,必须设置检测孔。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呐探测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咬合桩防渗漏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步中,施工主要采用“旋挖钻机钻进+超缓凝砼”方案,钻孔咬合桩的排列方式采用:第一序桩素砼桩(A桩)和第二序钢筋砼桩(B桩)间隔;先施工A桩,后施工B桩,A桩砼采用超缓凝砼,要求必须在A桩砼初凝之前完成B桩的施工,B桩施工时,利用套管钻机的切割能力切割掉相邻A桩的部分砼,则实现了咬合,往往一台钻机施工无法满足工程进度,需要多台钻机分段施工,这就存在一个段与段之间的接头问题,采用砂桩接头是一个比较好的方法,在先施工的端头设置一个砂桩(成孔后用砂灌满),待施工段到此接头时,挖出砂灌上混凝土,并在其外侧施做2根旋喷桩,如图3所示,咬合桩控制要点中:(1)跳开钻孔,减少互相影响,先施工“素桩”,再切割素桩施工“荤桩”,硬切割可按常规水下灌注桩施工进行,先交错施工素桩,待素桩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且相邻两根素桩强度相差不超过10%其设计强度后,再钻进荤桩。(2)咬合量一般为20cm左右,为了保证咬合桩底部有足够的咬合量,除严格控制孔口位置,还应对其垂直度进行严格控制在1%以内。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声呐探测技术的深基坑围护结构咬合桩防渗漏施工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步中,在钻孔灌注桩钢筋笼下放施工期间,按照设计要求将PVC渗流检测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毅杨承立雷亚高永林单广昆周力子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建工第一市政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