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8431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退火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包括依次连接的自动上料装置、热处理炉体、自动下料装置,自动上料装置中设置有自动上料装置连接有传输机构,传输机构远离自动上料装置的一端穿过热处理炉体且延伸连接至自动下料装置,工作时,试样放置在自动上料装置上后,试样被移动至传输机构,驱动机构驱动传输机构运动,使得传输机构将试样自动传输至热处理炉体内,试样先后经过预加热区、加热与保温区和冷却区,待试样经过处理后,传输带将试样传输至自动下料装置上。该过程均通过机器自动传输,使用该退火炉退火,准备过程简单省时,可以实现全自动连续退火,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退火
,尤其涉及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
技术介绍
在非晶合金带材生产行业中,带材的软测特性是延伸产品的重要参考指标。而作为非晶合金带材生产和检测的重要环节,退火工艺直接影响带材的软磁特性。非晶合金带材常规退火炉有卧式环形试样连续退火炉和立式柜式退火炉。使用卧式环形试样连续退火炉退火前,需要人工将一段带材卷绕成圆环试样,并在圆环试样中套入陶瓷管,然后依靠人工将套入陶瓷管的圆环试样推入退火炉中,最后需要人工收集退完火的试样。该退火炉工艺准备过程繁杂费时,需要消耗大量人力,退火过程中陶瓷管易碎裂,陶瓷管需要大量消耗,且易造成圆环试样卡管、碎管,影响后续软磁特性检测结果的可信度。而使用立式柜式退火炉退火,无法做到连续退火工作,完成一炉退火后,需要降到室温再进行下一炉退火,这个过程往往要消耗好几个小时。该退火炉工艺工作效率低,且无法做到带材软磁特性检测结果的及时性,不益于非晶合金带材的生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包括依次连接的自动上料装置、热处理炉体、自动下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中设置有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连接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远离所述自动上料装置的一端穿过所述热处理炉体且延伸连接至所述自动下料装置,所述热处理炉体下方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驱动所述传输机构的驱动机构,所述热处理炉体设置有靠近所述自动上料装置的进料口和靠近所述自动下料装置的出料口,所述进料口和所述出料口均设置有闸门,所述安装座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闸门开闭的开关气缸,所述安装座内设置有控制机构以控制整套装置的运行,所述热处理炉体内从进料口至出料口方向依次设置有预加热区、加热与保温区、冷却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试样放置在自动上料装置上后,试样被移动至传输机构,驱动机构驱动传输机构运动,使得传输机构将试样自动传输至热处理炉体内,试样先后经过预加热区、加热与保温区和冷却区,待试样经过处理后,传输机构将试样传输至自动下料装置上,最后自动下料。该过程只需要人将试样放进自动上料装置,从自动下料装置中取出试样,其余均通过机器自动传输,可以实现全自动连续退火,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预加热区的内侧壁上和所述加热与保温区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加热丝,所述加热丝外层设置有石磨棉,所述加热与保温区设置有通电线圈,所述通电线圈环绕炉体设置且位于所述石磨棉的外侧,所述冷却区的炉体外层设置有多组冷却水管,所述冷却水管连通外置水箱。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热丝加热后给预加热区炉室加热升温,石磨棉用于保温和阻止热量流失,试样进入加热与保温区后,通电线圈运行给炉室内部产生贯通炉室方向的磁场,以对试样进行磁处理,磁处理后的试样进到冷却区,冷却水管中的冷却水对炉室降温。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和所述自动上料装置均包括箱体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内的托盘放置架,所述箱体内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第一齿轮盘,所述箱体上端固定有第二齿轮盘,所述第一齿轮盘与所述第二齿轮盘之间之间连接有链条,所述链条在所述箱体内循环运动,所述链条上一定间隔固定连接有固定杆,所述固定杆下方活动连接有两根吊杆,所述吊杆之间连接有托盘放置架,所述托盘放置架包括若干个滚轴连接组成,所述箱体上端侧壁上设置有推料气缸,所述推料气缸的伸缩杆朝向所述热处理炉体。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齿轮盘转动,从而带动链条环绕转动,由于传动关系,带动第二齿轮盘转动,连接在链条吊杆上的托盘放置架随着链条环绕移动,待托盘放置架移动到箱体上端,推料气缸推动托盘放置架上的试样托盘,使得试样托盘通过滚轴往传输机构的方向滑动,直至移动至传输机构上,传输机构将试样送往下一个工序。上述方案可以保证每层托盘放置架移动至最上端位置,从而达到试样托盘连续输送的作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箱体正面设置有开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开设有开窗可以方便人员将试样托盘放置于托盘放置架上。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输机构包括设置在安装座上的支撑柱、由所述支撑柱支撑的传输带,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传输带运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若干个支撑柱为传输带提供支撑力,保证传输带输送试样托盘的平稳运行。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调速电机和减速电机,所述调速电机与所述传输带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调速电机和减速电机运行推动传输带输送。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处理炉体内设置有热电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电偶可以反馈炉体内的温度信号。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热处理炉体的上端设置有炉盖。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炉盖可以起到隔绝温度、屏蔽地磁场和防尘的作用,以保证整个设备的正常使用。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自动下料装置上设置有感应器,所述感应器连接有报警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每层托盘放置架均已使用时,报警器会发出提示音警报,提示员工通过正面开窗将试样托盘取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包括依次连接的自动上料装置、热处理炉体、自动下料装置,所述自动上料装置中设置有所述自动上料装置连接有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远离所述自动上料装置的一端穿过所述热处理炉体且延伸连接至所述自动下料装置,工作时,试样放置在自动上料装置上后,试样被移动至传输机构,驱动机构驱动传输机构运动,使得传输机构将试样自动传输至热处理炉体内,试样先后经过预加热区、加热与保温区和冷却区,待试样经过处理后,传输机构将试样传输至自动下料装置上,最后自动下料。该过程只需要人将试样放进自动上料装置,从自动下料装置中取出试样,其余均通过机器自动传输,可以实现全自动连续退火,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自动上料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自动上料装置的侧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托盘放置架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自动上料装置和传输机构的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热处理炉体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闸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自动上料装置;11、箱体;111、驱动电机;1111、转轴;112、推料气缸;113、第一齿轮盘;114、第二齿轮盘;12、托盘放置架;121、滚轴;13、链条;131、固定杆;132、吊杆;14、开孔;2、安装座;21、驱动机构;211、调速电机;212、减速电机;22、仪表及功能按钮;23、开关气缸;3、热处理炉体;31、进料口;32、出料口;33、预加热区;34、加热与保温区;35、冷却区;36、压力阀;37、进气管;38、出气管;39、炉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自动上料装置(1)、热处理炉体(3)、自动下料装置(4),所述自动上料装置(1)中设置有所述自动上料装置(1)连接有传输机构(5),所述传输机构(5)远离所述自动上料装置(1)的一端穿过所述热处理炉体(3)且延伸连接至所述自动下料装置(4),所述热处理炉体(3)下方设置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驱动所述传输机构(5)的驱动机构(21),所述热处理炉体(3)设置有靠近所述自动上料装置(1)的进料口(31)和靠近所述自动下料装置(4)的出料口(32),所述进料口(31)和所述出料口(32)均设置有闸门(9),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闸门(9)开闭的开关气缸(23),所述安装座(2)内设置有控制机构以控制整套装置的运行,所述热处理炉体(3)内从进料口(31)至出料口(32)方向依次设置有预加热区(33)、加热与保温区(34)、冷却区(3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其特征在于:包括依次连接的自动上料装置(1)、热处理炉体(3)、自动下料装置(4),所述自动上料装置(1)中设置有所述自动上料装置(1)连接有传输机构(5),所述传输机构(5)远离所述自动上料装置(1)的一端穿过所述热处理炉体(3)且延伸连接至所述自动下料装置(4),所述热处理炉体(3)下方设置有安装座(2),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驱动所述传输机构(5)的驱动机构(21),所述热处理炉体(3)设置有靠近所述自动上料装置(1)的进料口(31)和靠近所述自动下料装置(4)的出料口(32),所述进料口(31)和所述出料口(32)均设置有闸门(9),所述安装座(2)上设置有控制所述闸门(9)开闭的开关气缸(23),所述安装座(2)内设置有控制机构以控制整套装置的运行,所述热处理炉体(3)内从进料口(31)至出料口(32)方向依次设置有预加热区(33)、加热与保温区(34)、冷却区(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加热区(33)的内侧壁上和所述加热与保温区(34)的内侧壁上均设置有加热丝(6),所述加热丝(6)外层设置有石磨棉(61),所述加热与保温区(34)设置有通电线圈(62),所述通电线圈(62)环绕炉体设置且位于所述石磨棉(61)的外侧,所述冷却区(35)的炉体外层设置有多组冷却水管(8),所述冷却水管(8)连通外置水箱。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非晶合金带材单片试样全自动连续退火炉,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下料装置(4)和所述自动上料装置(1)均包括箱体(11)以及设置在所述箱体(11)内的托盘放置架(12),所述箱体(11)内底部设置有驱动电机(111),所述驱动电机(111)的输出端连接有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威威王书光杜天星孙海超胡柳亮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中超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