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橡胶混炼胶片隔离剂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83574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2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橡胶混炼胶片隔离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20‑40份、硫磺50‑70份、氧乙烯单油酸酯20‑40份,乳化剂10‑20份,丙烯酸树脂40‑50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0‑2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脂3‑5份、消泡剂1‑3份、催化剂10‑20份。与其它处理工艺相比,通过采用高稳定性和搞润滑性材料,季戊四醇硬脂酸脂在高温下具有高度润滑性和稳定性,同时添加了催化剂和消泡剂对整体溶剂的优化,使生产出的隔离剂使胶片更加的光滑,避免了胶片之间的粘连,通过球磨工艺对原料进行充分且均匀的研磨,使原料彻底粉碎,且通过高温的杀菌消毒,使隔离剂更加清洁,优化了生产工艺的过程提高了生产出隔离剂的质量,符合批量生产的需要。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橡胶混炼胶片隔离剂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橡胶生产
,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橡胶混炼胶片隔离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在橡胶生产加工的工艺中,橡胶加工即将生胶和配合剂通过炼胶设备加工成可塑状态,并且根据不同的要求对橡胶进行改性。一般橡胶加工工序包括:密炼机混炼、开炼机混炼、压延、隔离、冷却和收片。由于在橡胶混炼的过程中橡胶未经硫化,仍具备可塑性,在压延工序后仍会导致粘连而无法使用。因此在隔离工序要使用隔离剂来将压延工序后的胶片相互隔离。现有制备方法有些不足之处:现有橡胶加工的过程中胶片之间会存在较严重的粘连现象,且现有隔离剂对粘连现象没有明显的改变,导致胶片在分开时极其费事且容易造成胶片的损坏,而且在生产过程中会添加大量的物质从而使胶片隔离剂中含有大量难以清除的杂质,使生产的胶片的使用效果严重下降。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橡胶混炼胶片隔离剂及其制备方法,通过采用高稳定性和搞润滑性材料,季戊四醇硬脂酸脂在高温下具有高度润滑性和稳定性,同时添加了催化剂和消泡剂对整体溶剂的优化,使生产出的隔离剂使胶片更加的光滑,当冷却后季戊四醇硬脂酸脂表面会生成一层硬脂酸脂,避免了胶片之间的粘连,通过球磨工艺对原料进行充分且均匀的研磨,使原料彻底粉碎,避免了胶片中含有大量的成块杂质,且通过高温的杀菌消毒,使隔离剂更加清洁,优化了生产工艺的过程提高了生产出隔离剂的质量,符合批量生产的需要。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橡胶混炼胶片隔离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20-40份、硫磺50-70份、氧乙烯单油酸酯20-40份,乳化剂10-20份,丙烯酸树脂40-50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0-2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脂3-5份、消泡剂1-3份、催化剂10-20份,包括如下步骤:S1、抽取原料聚氯乙烯20份、硫磺50份、氧乙烯单油酸酯20份,乳化剂10份,丙烯酸树脂40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脂3份、消泡剂1份、催化剂10份,将抽取的原料全部通入混合罐内,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搅拌均匀混合;S2、将原料均匀混合后,倒入密炼室中开始到混炼完毕一次完成混炼,然后排料至压片机下片冷却,停放备用;S3、待混合原料的温度完全散去,对混合原料进行蒸馏,将内部的水分完全去除后,使用高温蒸汽进行杀毒处理;S4、当消毒处理过后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磨球,通过外部转动设备带动磨球进行转动,从而使磨球对溶剂再次进行研磨搅拌;S5、单独使用乳化剂对所述季戊四醇硬脂酸脂进行乳化,将乳化后的季戊四醇硬脂酸脂均匀分散在混合的溶剂中混炼成隔离剂。优选的,所述搅拌原料时的温度为80-100°C。优选的,所述搅拌原料的时间为25-35分钟。优选的,所述球磨研磨时间为30-40分钟。优选的,所述乳化过程中季戊四醇硬脂酸脂占2.3%,乳化剂占0.2%,水占97.5%。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本专利技术,通过采用高稳定性和搞润滑性材料,季戊四醇硬脂酸脂在高温下具有高度润滑性和稳定性,同时添加了催化剂和消泡剂对整体溶剂的优化,使生产出的隔离剂使胶片更加的光滑,当冷却后季戊四醇硬脂酸脂表面会生成一层硬脂酸脂,避免了胶片之间的粘连,通过球磨工艺对原料进行充分且均匀的研磨,使原料彻底粉碎,避免了胶片中含有大量的成块杂质,且通过高温的杀菌消毒,使隔离剂更加清洁,优化了生产工艺的过程提高了生产出隔离剂的质量,符合批量生产的需要。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一种橡胶混炼胶片隔离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20-40份、硫磺50-70份、氧乙烯单油酸酯20-40份,乳化剂10-20份,丙烯酸树脂40-50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0-2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脂3-5份、消泡剂1-3份、催化剂10-20份,包括如下步骤:S1、抽取原料聚氯乙烯20份、硫磺50份、氧乙烯单油酸酯20份,乳化剂10份,丙烯酸树脂40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脂3份、消泡剂1份、催化剂10份,将抽取的原料全部通入混合罐内,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搅拌均匀混合;S2、将原料均匀混合后,倒入密炼室中开始到混炼完毕一次完成混炼,然后排料至压片机下片冷却,停放备用;S3、待混合原料的温度完全散去,对混合原料进行蒸馏,将内部的水分完全去除后,使用高温蒸汽进行杀毒处理;S4、当消毒处理过后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磨球,通过外部转动设备带动磨球进行转动,从而使磨球对溶剂再次进行研磨搅拌;S5、单独使用乳化剂对所述季戊四醇硬脂酸脂进行乳化,将乳化后的季戊四醇硬脂酸脂均匀分散在混合的溶剂中混炼成隔离剂。优选的,所述搅拌原料时的温度为80-100°C。优选的,所述搅拌原料的时间为25-35分钟。优选的,所述球磨研磨时间为30-40分钟。优选的,所述乳化过程中季戊四醇硬脂酸脂占2.3%,乳化剂占0.2%,水占97.5%。由上述制得的隔离剂,在高温和低温的环境中保存的胶片,依然具有优良的抗粘连效果。实施例2一种橡胶混炼胶片隔离剂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20-40份、硫磺50-70份、氧乙烯单油酸酯20-40份,乳化剂10-20份,丙烯酸树脂40-50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0-2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脂3-5份、消泡剂1-3份、催化剂10-20份,包括如下步骤:S1、抽取原料聚氯乙烯30份、硫磺60份、氧乙烯单油酸酯30份,乳化剂15份,丙烯酸树脂45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5份、季戊四醇硬脂酸脂4份、消泡剂2份、催化剂15份,将抽取的原料全部通入混合罐内,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搅拌均匀混合;S2、将原料均匀混合后,倒入密炼室中开始到混炼完毕一次完成混炼,然后排料至压片机下片冷却,停放备用;S3、待混合原料的温度完全散去,对混合原料进行蒸馏,将内部的水分完全去除后,使用高温蒸汽进行杀毒处理;S4、当消毒处理过后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磨球,通过外部转动设备带动磨球进行转动,从而使磨球对溶剂再次进行研磨搅拌;S5、单独使用乳化剂对所述季戊四醇硬脂酸脂进行乳化,将乳化后的季戊四醇硬脂酸脂均匀分散在混合的溶剂中混炼成隔离剂。优选的,所述搅拌原料时的温度为80-100°C。优选的,所述搅拌原料的时间为25-35分钟。优选的,所述球磨研磨时间为30-40分钟。优选的,所述乳化过程中季戊四醇硬脂酸脂占2.3%,乳化剂占0.2%,水占97.5%。由上述制得的隔离剂,在高温和低温的环境中保存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橡胶混炼胶片隔离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20-40份、硫磺50-70份、氧乙烯单油酸酯20-40份,乳化剂10-20份,丙烯酸树脂40-50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0-2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脂3-5份、消泡剂1-3份、催化剂10-20份,包括如下步骤:/nS1、抽取原料聚氯乙烯20份、硫磺50份、氧乙烯单油酸酯20份,乳化剂10份,丙烯酸树脂40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脂3份、消泡剂1份、催化剂10份,将抽取的原料全部通入混合罐内,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搅拌均匀混合;/nS2、将原料均匀混合后,倒入密炼室中开始到混炼完毕一次完成混炼,然后排料至压片机下片冷却,停放备用;/nS3、待混合原料的温度完全散去,对混合原料进行蒸馏,将内部的水分完全去除后,使用高温蒸汽进行杀毒处理;/nS4、当消毒处理过后的混合溶剂中添加磨球,通过外部转动设备带动磨球进行转动,从而使磨球对溶剂再次进行研磨搅拌;/nS5、单独使用乳化剂对所述季戊四醇硬脂酸脂进行乳化,将乳化后的季戊四醇硬脂酸脂均匀分散在混合的溶剂中混炼成隔离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橡胶混炼胶片隔离剂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列重量份的原料:聚氯乙烯20-40份、硫磺50-70份、氧乙烯单油酸酯20-40份,乳化剂10-20份,丙烯酸树脂40-50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0-2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脂3-5份、消泡剂1-3份、催化剂10-20份,包括如下步骤:
S1、抽取原料聚氯乙烯20份、硫磺50份、氧乙烯单油酸酯20份,乳化剂10份,丙烯酸树脂40份、甘油单硬脂酸酯10份、季戊四醇硬脂酸脂3份、消泡剂1份、催化剂10份,将抽取的原料全部通入混合罐内,在一定温度下进行搅拌均匀混合;
S2、将原料均匀混合后,倒入密炼室中开始到混炼完毕一次完成混炼,然后排料至压片机下片冷却,停放备用;
S3、待混合原料的温度完全散去,对混合原料进行蒸馏,将内部的水分完全去除后,使用高温蒸汽进行杀毒处理;
S4、当消毒处理过后的混合...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桂英
申请(专利权)人:常熟市凯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