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真空压合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81229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真空压合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真空压合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所述支架内部设置有连接板,所述支架顶部设置有上盖板,所述上盖板底部设置有上腔体,所述支架内部活动连接有下腔体,所述底座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推杆,所述气缸推杆顶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板,所述连接板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连接板顶部固定连接有锁销柱挡块,所述下腔体底部固定连接有锁销柱。该真空压合装置,通过上腔体的上冷却通道对上腔体密封接触面进行降温,下腔体的下冷却通道对下硅胶垫板内部的异型平面密封圈进行降温,上冷却通道和下冷却通道与外置水冷系统连接,达到了异型平面密封圈保持常温状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真空压合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真空压合装置
,具体为一种真空压合装置。
技术介绍
真空压合装置就是在真空条件下把多层物料进行压合的机械设备,无论真空压合装置应用于哪种作业,其工作原理都是相同的,那就是在多层物料的表面施加一定的压力,将这些物质紧密地压合在一起,所不同的是根据层压的目的不同,压合的条件各不相同。在卷对卷连续真空压合中,因为单个产品都比气囊面积小,导致压合的单个产品相邻产品会在腔体密闭处密封圈接触到的产品有压痕,且真空压合是在真空状态下高温高压完成,由于腔体内的高温传热到密封圈处,使产品在密封圈处加压受热导致出现压痕,目前市场上的真空卷对卷压合装置没有办法解决密封圈处无压痕,因此我们提出一种真空压合装置,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真空压合装置,具备循环水冷系统和采用异型平面密封圈的优点,解决了卷对卷连续真空气囊压合在密封圈处有压痕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真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真空压合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内部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支架(2)顶部设置有上盖板(21),所述上盖板(21)底部设置有上腔体(4),所述支架(2)内部活动连接有下腔体(5),所述上盖板(21)顶部固定连通有真空腔体进气管(6);/n所述底座(1)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推杆(9),所述气缸推杆(9)顶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板(91),所述固定板(91)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0),所述连接板(3)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1),所述连接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锁销柱挡块(12),所述下腔体(5)底部固定连接有锁销柱(13),所述上...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真空压合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架(2),所述支架(2)内部设置有连接板(3),所述支架(2)顶部设置有上盖板(21),所述上盖板(21)底部设置有上腔体(4),所述支架(2)内部活动连接有下腔体(5),所述上盖板(21)顶部固定连通有真空腔体进气管(6);
所述底座(1)内部固定连接有气缸推杆(9),所述气缸推杆(9)顶端活动连接有固定板(91),所述固定板(91)顶部固定连接有导向杆(10),所述连接板(3)内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11),所述连接板(3)顶部固定连接有锁销柱挡块(12),所述下腔体(5)底部固定连接有锁销柱(13),所述上腔体(4)底部设置有上腔体密封接触面(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真空腔体进气管(6)右侧固定连通有三通阀(61),所述三通阀(61)底部固定连通有真空腔体排气管(7),所述三通阀(61)右侧固定连通有真空泵连接管(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真空压合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腔体(4)底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钟金荣肖清明刘利涓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铭达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