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循环式水冷焊接平台,工作台内形成有多个水冷区域,每个水冷区域内都设有换热水管,每根换热水管相互独立,工作台相邻的两条侧边上设有止挡部,待焊接工件的侧边与止挡部抵靠;换热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换热水箱连通,换热水管内的水流经换热水箱进行换热;多个夹紧组件设于工作台另外相邻的两条侧边上,夹紧组件用于对待焊接工件的另外两条侧边进行夹紧;多个压紧组件设于工作台上,用于对待焊接工件进行压紧,取放工件时,压紧组件可转动至工件的外侧。该平台能够将工件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快速带走,避免焊缝开裂、气孔密集、焊缝边缘塌陷或起鼓等现象,显著提高工件的焊缝质量,提高焊接组件的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循环式水冷焊接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焊接
,尤其涉及一种自循环式水冷焊接平台。
技术介绍
现阶段钎焊铝合金蜂窝板的二次焊接多采用非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电弧焊和熔化极惰性气体保护焊,在蜂窝板与铝合金型材或板材焊接过程中,焊件表面温度会达到600摄氏度以上的高温,且热量会在焊缝周围聚集,工件局部高热造成蜂窝板面板与铝合金工件区域温度不均,钎焊蜂窝板组焊后工件变形量大,后工序调形困难,机械设备调形又极易造成焊缝开裂。对于厚1.2mm以下面板的钎焊铝蜂窝板二次焊接,普通焊接工艺难操作,焊缝大量开裂、焊接气孔密集,且在蜂窝板焊缝边缘存在大量面板塌陷、起鼓现象。焊缝二次修补困难,造成大量工件报废。工件焊接结合处应力增大,机械强度降低,严重影响产品的质量。本
技术介绍
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
技术介绍
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中指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自循环式水冷焊接平台,其能够将铝合金蜂窝板在二次焊接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快速带走,避免焊缝开裂、气孔密集、焊缝边缘塌陷或起鼓等现象,显著提高铝合金蜂窝板的焊缝质量,提高焊接组件的质量。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自循环式水冷焊接平台,包括:工作台,其内形成有多个水冷区域,每个所述水冷区域内都设有换热水管,每根所述换热水管相互独立,所述工作台相邻的两条侧边上设有止挡部,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待焊接工件的侧边与所述止挡部抵靠;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换热水箱连通,所述换热水管内的水流经所述换热水箱进行换热;多个夹紧组件,其设于所述工作台另外相邻的两条侧边上,所述夹紧组件用于对所述待焊接工件的另外两条侧边进行夹紧;多个压紧组件,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对所述待焊接工件进行压紧,取放工件时,所述压紧组件可转动至所述工件的外侧。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水管的入水端连接入水管,所述换热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回水管,所述入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水箱的入水口连接;所述工作台的四周分别设有导轨部,所述压紧组件设于所述导轨部上,所述入水管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导轨部内,所述回水管设于另一个相对的所述导轨部内。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每根所述入水管上都设有增压泵,每个所述增压泵的启停由独立的控制开关控制。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水箱内设有换热水室、冷却室及冷却水回收室,所述换热水室和所述冷却室左右布置,所述冷却水回收室位于所述换热水室和所述冷却室的下方,所述换热水室和所述冷却室之间通过第一隔板分隔开,所述冷却室和冷却水回收室之间通过第二隔板分隔开,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通水孔,所述冷却室内放置冰块;所述入水管和所述回水管分别与所述换热水室连通,所述换热水管内的水经所述回水管流入所述换热水室内,所述换热水室内的水与所述冷却室内的冰块产生热交换后再经所述入水管回流至所述换热水管,所述冷却室内的冰块受热融化成水经所述通水孔流入所述冷却水回收室内。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水室内设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温度报警器通信,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到的水温达到系统设定阀值时,所述温度报警器报警;所述换热水室的侧壁上设有水位观察窗,所述换热水室的顶部设有注水口。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换热水管的横截面形状为半圆形;所述工作台包括上面板和下面板,所述下面板上设有凹槽部,所述换热水管设于所述凹槽部内,所述换热水管的平面部分与所述上面板贴合;所述换热水管、所述上面板以及所述下面板钎焊成一体。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夹紧组件包括第一底座,所述第一底座上固定设有气缸,所述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的另一端设有第一转臂,所述第一转臂的另一端设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的端部可与所述待焊接工件的侧边抵靠,所述第一底座固定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压紧组件包括第二底座,所述第二底座设于所述工作台上,所述第二底座上设有第二转臂,所述第二转臂的另一端设有水平气缸,所述水平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水平推杆,所述水平推杆的另一端设有垂直气缸,所述垂直气缸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有垂直推杆,所述垂直推杆可与所述待焊接工件的上表面压紧。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水平气缸相互独立,多个所述垂直气缸由同一个电磁阀控制。本申请一些实施例中,还包括底脚部,所述底脚部包括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所述第一套管的内周壁上设有内螺纹,所述第二套管的外周壁上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第二套管螺接,所述第一套管与所述工作台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套管的底部设有法兰盘,所述法兰盘上设有扳手卡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本申请所公开的自循环式水冷焊接平台中,工作台的内部形成有多个水冷区域,每个水冷区域都配置有独立的换热水管,根据工件的大小和放置位置,可选择合适的换热水管参与换热,有助于降低能耗。换热水管内流通的水可吸收工件在工作台上焊接时产生的热量,以降低工件的温度,避免高温引起工件变形、焊缝开裂、气孔密集、焊缝边缘塌陷或起鼓等现象。采用物理降温方法,通过自循环的水路快速带走工件在焊接时产生的热量,换热效率高,成本低。通过止挡部和夹紧组件实现对工件四周的定位。放置工件时,先将工件的两条侧边分别与对应的止挡部抵靠,再动作夹紧组件,夹紧组件对工件的另外两条侧边进行抵靠,从而实现工件的快速定位夹紧。而后,再通过压紧组件对工件进行压紧,压紧组件作用于工件的上表面,进一步提高工件在工作台上的放置可靠性,避免工件在焊接过程中发生位移,提高工件的定位效率。结合附图阅读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后,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点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清楚。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根据实施例的自循环式水冷焊接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根据实施例的换热水箱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根据实施例的换热水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部放大图;图5为图1中B部从另一视角观察的放大图;图6为图1中C部放大图图7为根据实施例的自循环式水冷焊接平台的电气原理图;图8为根据实施例的自循环式水冷焊接平台的水路原理图;图9为根据实施例的工作台的水冷分区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00-工作台,110-水冷区域,111-第一水冷区域,112-第二水冷区域,113-第三水冷区域,114-第四水冷区域,120-上面板,130-下面板,140-导轨部,150-止挡部;200-换热水管,210-平面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循环式水冷焊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n工作台,其内形成有多个水冷区域,每个所述水冷区域内都设有换热水管,每根所述换热水管相互独立,所述工作台相邻的两条侧边上设有止挡部,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待焊接工件的侧边与所述止挡部抵靠;/n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换热水箱连通,所述换热水管内的水流经所述换热水箱进行换热;/n多个夹紧组件,其设于所述工作台另外相邻的两条侧边上,所述夹紧组件用于对所述待焊接工件的另外两条侧边进行夹紧;/n多个压紧组件,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对所述待焊接工件进行压紧,取放工件时,所述压紧组件可转动至所述工件的外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循环式水冷焊接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
工作台,其内形成有多个水冷区域,每个所述水冷区域内都设有换热水管,每根所述换热水管相互独立,所述工作台相邻的两条侧边上设有止挡部,放置在所述工作台上的待焊接工件的侧边与所述止挡部抵靠;
换热水箱,所述换热水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换热水箱连通,所述换热水管内的水流经所述换热水箱进行换热;
多个夹紧组件,其设于所述工作台另外相邻的两条侧边上,所述夹紧组件用于对所述待焊接工件的另外两条侧边进行夹紧;
多个压紧组件,其设于所述工作台上,用于对所述待焊接工件进行压紧,取放工件时,所述压紧组件可转动至所述工件的外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循环式水冷焊接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水管的入水端连接入水管,所述换热水管的出水端连接回水管,所述入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水箱的出水口连接,所述回水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换热水箱的入水口连接;
所述工作台的四周分别设有导轨部,所述压紧组件设于所述导轨部上,所述入水管设于其中一个所述导轨部内,所述回水管设于另一个相对的所述导轨部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式水冷焊接平台,其特征在于,
每根所述入水管上都设有增压泵,每个所述增压泵的启停由独立的控制开关控制。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循环式水冷焊接平台,其特征在于,
所述换热水箱内设有换热水室、冷却室及冷却水回收室,所述换热水室和所述冷却室左右布置,所述冷却水回收室位于所述换热水室和所述冷却室的下方,所述换热水室和所述冷却室之间通过第一隔板分隔开,所述冷却室和冷却水回收室之间通过第二隔板分隔开,所述第二隔板上设有通水孔,所述冷却室内放置冰块;
所述入水管和所述回水管分别与所述换热水室连通,所述换热水管内的水经所述回水管流入所述换热水室内,所述换热水室内的水与所述冷却室内的冰块产生热交换后再经所述入水管回流至所述换热水管,所述冷却室内的冰块受热融化成水经所述通水孔流入所述冷却水回收室内。
5.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段成花,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中车轻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