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火花-电解同步复合切割用缠绕线电极及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火花-电解同步复合切割用缠绕线电极及加工方法,属于电加工
技术介绍
航空发动机叶盘榫槽、叶片榫头、精密模具等关键零件的工作型面加工精度高,表面质量好,无毛刺、重铸层和微裂纹。这些工作型面通常由切割技术加工而成,常用的切割技术有电火花线切割、激光切割、等离子弧切割、水射流切割和电解线切割等。电火花线切割是依靠工件材料与工具电极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产生的电蚀现象进行去除材料的加工方法,该方法可加工任何导电材料,且不会产生加工应力,加工效率高;激光切割是将能量聚焦到微小的空间,并瞬间达到材料汽化温度,使材料汽化蒸发,实现材料去除的工艺方法,该方法不仅适合加工金属,还可以加工半导体、陶瓷、石墨等材料,加工效率高;等离子弧切割是利用离子源产生的离子,在真空中经加速聚焦而形成高速、高能的离子流轰击到工件表面,把局部金属熔化、蒸发,并吹离基体的工艺方法,这种方法可以切割任何黑色或有色金属,以及各种非金属材料,切割速度快,且能得到比较狭窄、整齐、接近于垂直的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火花-电解同步复合切割用缠绕线电极,其特征在于:/n电极丝A(1)和电极丝B(2)互相缠绕后形成缠绕线电极(6),其中,电极丝A(1)的直径大于电极丝B(2)的直径;但是电极丝A(1)和电极丝B(2)的导电性相同,保证切割过程中电极丝A(1)和电极丝B(2)与工件(9)之间的极限放电间隙相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火花-电解同步复合切割用缠绕线电极,其特征在于:
电极丝A(1)和电极丝B(2)互相缠绕后形成缠绕线电极(6),其中,电极丝A(1)的直径大于电极丝B(2)的直径;但是电极丝A(1)和电极丝B(2)的导电性相同,保证切割过程中电极丝A(1)和电极丝B(2)与工件(9)之间的极限放电间隙相同。
2.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火花-电解同步复合切割用缠绕线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选用质量分数为0.1-3g/L的低浓度盐溶液作为工作液(5);
切割过程中,端面加工间隙内直径较大的电极丝A(1)的凸起点距离加工表面近,形成放电通道,产生火花放电(8);缠绕线电极(6)的其他表面距离加工表面较远,与加工表面发生电解反应(7);火花放电(8)与电解反应(7)同时发生,共同作用下快速去除工件(9)材料;同时,火花放电(8)产生的瞬间爆炸力加快加工间隙内产物的排出;
侧面加工间隙内缠绕线电极(6)与加工表面始终发生电解反应(7),再次去除重铸层或工件(9)基体材料;
缠绕线电极(6)做上下往复运动,实现放电点的转移,提高缠绕线电极(6)损耗的均匀性;同时表面具有螺旋沟槽结构的缠绕线电极(6)上下往复运动时促进加工间隙内产物的排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利用电火花-电解同步复合切割用缠绕线电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改变电极丝A(1)和电极丝B(2)的直径差异,来改变缠绕线电极与加工表面之间火花放电(8)和电解反应(7)的强弱程度,实现火花放电(8)和电解反应(7)的发生比重调控;通过改变缠绕线电极(6)的螺距来改变加工间隙内凸起点个数,进而改变火花放电(8)通道数量,实现火花放电(8)和电解反应(7)的发生比重调控;统筹兼顾加工效率、加工质量和电极损耗,实现电火花-电解同步复合高效高品质切割加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曾永彬,杨涛,孔维静,朱荻,徐正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