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用管电极及加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79827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用管电极及加工方法,属于电加工技术领域。其主要特征在于: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用管电极为具有通液流道和通气流道的双流道铜钨合金管,并且两个流道的外侧面对称设置相同的阵列小孔。当通液流道的喷液孔转到端面加工间隙中时,管电极与加工表面之间发生电解反应;空气经通气流道从喷气孔喷射到切缝中,吹去切缝中的废旧电解液,减少杂散腐蚀。当通气流道的喷气孔转到端面加工间隙中时,管电极与加工表面之间发生火花放电;电解液经通液流道从喷液孔喷射到切缝中,管电极与工件侧壁发生电解反应。切割过程中管电极做旋转运动,电解液和空气交替喷向端面加工间隙内,管电极与工件之间交替发生电解加工和电火花加工,提高了加工效率和加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用管电极及加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用管电极及加工方法,属于电加工

技术介绍
高温合金和钛合金等难加工材料因其高强度和出色的耐热性而被广泛用于航空航天和兵器等领域。然而,常规工艺不能满足对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不断增长的要求。目前,针对这些难加工材料的高质量高效切割加工,还未有比较成熟的加工工艺。电火花线切割被广泛认为是金属基材料的精密切割加工方法。整个加工过程是依靠工具和工件之间脉冲性火花放电时的电蚀来去除工件局部材料,以达到对零件尺寸、形状预定的切割加工要求。加工灵活性强,加工效率高。然而,电火花线切割加工出的表面上不可避免地存在重铸层和热影响层,表面完整性不高。电解线切割技术是以线电极作为工具阴极,利用金属在电解液中发生电化学溶解的原理,对金属材料进行切割成形的一种电解加工方法。从理论上讲,工件是以离子的形式被蚀除,加工精度高,也不会产生加工应力、重铸层和热变形。但是也存在不足,电解切割效率较低、可切割工件厚度有限。这是由于电解线切割切缝很小,加工时新鲜的电解液很难进入切缝到达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用管电极,其特征在于:/n该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用管电极(1)为中空合金管,且其内腔被一纵向隔板分成通液流道(2)和通气流道(3)两部分;/n其中,通液流道(2)下端密封,通气流道(3)上端密封,通液流道(2)外侧开设阵列喷液孔(4),通气流道(3)外侧开设阵列喷气孔(10);阵列喷液孔(4)和阵列喷气孔(10)对称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用管电极,其特征在于:
该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用管电极(1)为中空合金管,且其内腔被一纵向隔板分成通液流道(2)和通气流道(3)两部分;
其中,通液流道(2)下端密封,通气流道(3)上端密封,通液流道(2)外侧开设阵列喷液孔(4),通气流道(3)外侧开设阵列喷气孔(10);阵列喷液孔(4)和阵列喷气孔(10)对称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用管电极,其特征在于:
上述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用管电极为铜钨合金材料。


3.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管电极(1)进行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加工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利用上述管电极(1)对工件(5)进行电解电火花复合切割加工时,电解液(8)由管电极(1)上端经通液流道(2)从侧面阵列喷液孔(4)喷出;空气由管电极(1)下端经通气流道(3)从侧面阵列喷气孔(10)喷出;管电极(1)做旋转运动,使得阵列喷液孔(4)和阵列喷气孔(10)交替转过端面加工间隙(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涛李延梁曾永彬徐正扬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