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轴前端结构及电主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9699 阅读:8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轴前端结构及电主轴,主轴前端结构安装在电主轴的电机主体的端部,包括:前端主体与电机主体连接;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至少一个第二前轴承轴向间隔安装在前端主体内,用于支撑电主轴的轴芯件;第一润滑通路设置在前端主体上,第一润滑通路用于向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输送润滑液;第二润滑通路设置在前端主体上,第二润滑通路用于向至少一个第二前轴承输送润滑液。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主轴前端结构,通过不同的润滑通路对不同的前轴承提供独立的油气润滑,根据主轴转速和加工环境,给予不同位置的前轴承更加精确的润滑液供给,保证不同的前轴承都得到精确的润滑,从而保证电主轴的工作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主轴前端结构及电主轴
本专利技术属于电主轴
,具体涉及一种主轴前端结构及电主轴。
技术介绍
目前,高速立式加工电主轴大部分针对平面的铣削,很少有专门针对模具等加工难度较大的深腔加工电主轴。模具材料具有高强度、刚度的特性,导致加工难度大,且延长部位一般是腔体内部,现有的电主轴结构采用具有较大长径比的前端结构,同时又增加了前支撑轴承的跨度,导致前支撑轴承件的润滑需求出现差异,现有的润滑忽略了这种差异,会对主轴的使用寿命和加工精度造成不利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深腔加工电主轴,前支撑轴承件润滑效果差,从而提供一种主轴前端结构及电主轴。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主轴前端结构,安装在电主轴的电机主体的端部,包括:前端主体,前端主体与电机主体连接;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至少一个第二前轴承,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至少一个第二前轴承轴向间隔安装在前端主体内,用于支撑电主轴的轴芯件;第一润滑通路,第一润滑通路设置在前端主体上,第一润滑通路用于向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主轴前端结构,安装在电主轴的电机主体(2)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n前端主体(1),所述前端主体(1)与电机主体(2)连接;/n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3)、至少一个第二前轴承(4),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3)、至少一个第二前轴承(4)轴向间隔安装在所述前端主体(1)内,用于支撑所述电主轴的轴芯件(5);/n第一润滑通路(25),所述第一润滑通路(25)设置在所述前端主体(1)上,所述第一润滑通路(25)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3)输送润滑液;/n第二润滑通路(26),所述第二润滑通路(26)设置在所述前端主体(1)上,所述第二润滑通路(26)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前轴承(4)...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主轴前端结构,安装在电主轴的电机主体(2)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包括:
前端主体(1),所述前端主体(1)与电机主体(2)连接;
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3)、至少一个第二前轴承(4),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3)、至少一个第二前轴承(4)轴向间隔安装在所述前端主体(1)内,用于支撑所述电主轴的轴芯件(5);
第一润滑通路(25),所述第一润滑通路(25)设置在所述前端主体(1)上,所述第一润滑通路(25)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3)输送润滑液;
第二润滑通路(26),所述第二润滑通路(26)设置在所述前端主体(1)上,所述第二润滑通路(26)用于向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前轴承(4)输送润滑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轴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主体(1)包括轴向布置的连接部(6)和延长部(7),所述延长部(7)靠近所述电主轴的作业端(8),所述延长部(7)的长度为H,外径为d,满足H/d=0.62-1.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6)靠近所述电机主体(2),所述前端主体(1)通过所述连接部(6)与所述电机主体(2)连接;所述第一润滑通路(25)设有第一润滑液进口(9),所述第一润滑液进口(9)设置在所述连接部(6)的外周面上,和/或,所述第二润滑通路(26)设有第二润滑液进口(10),所述第二润滑液进口(10)设置在所述连接部(6)的外周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3)、至少一个第二前轴承(4)之间设有隔套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主轴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套组件包括内隔套(11),所述内隔套(11)的轴向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前轴承(3)、所述第二前轴承(4)的内圈;和/或,所述隔套组件包括外隔套(12),所述外隔套(12)组件的轴向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前轴承(3)、所述第二前轴承(4)的外圈。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主轴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3)为一个,和/或,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前轴承(4)为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主轴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主体(1)还设有润滑液回收油路(13),所述润滑液回收油路(13)与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3)、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前轴承(4)连通,所述润滑液回收油路(13)将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前轴承(3)、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前轴承(4)处的润滑液输出。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主轴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润滑液回收油路(13)包括润滑液出口(14),当所述前端主体(1)包括连接部(6)时,所述润滑液出口(14)设在所述连接部(6)的外周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所述的主轴前端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前端主体(1)还设有冷却结构,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余生崔中张廷开刘永连何圳涛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