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有机物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的微生物桩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67939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1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有机物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的微生物桩系统,包括实管,实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花管,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有实管、花管以及降解菌载体,降解菌载体用于将降解菌固定在载体材料上,载体材料中的降解菌会透过花管的孔隙降解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以此实现避免将污染土壤开挖并集中,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情况下进行微生物原位修复,通过设置有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连接有监控系统,养分添加系统以及有线信息传输系统,实时了解桩内的理化性质,将通过养分添加系统向降解菌载体内部注入营养液来调节桩内的理化条件,以便为微生物生长创造更合适的环境,使微生物能够更高效地将污染物降解。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有机物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的微生物桩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桩领域,特别是一种用于有机物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的微生物桩系统。
技术介绍
改成微生物修复是利用酵母菌、真菌、细菌等微生物的生理活动将污染物清除或使污染物无害化的修复方法,是目前处理有机物污染土壤常见的一种修复技术,其最终降解产物大都是二氧化碳、水、氮气等无害、稳定的物质,具有修复成本低、无二次污染、不破坏土壤生态功能的优点。微生物修复时为了提高修复效率,一般会将污染土壤开挖并集中,以便为微生物生长创造更合适的环境,使微生物能够更高效地将污染物降解。但目前大量有机物污染地块出现在在产企业,地块的地表有大量建筑物及生产设施,没有将土壤开挖运移的条件。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套可在原位进行微生物修复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设计了一种用于有机物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的微生物桩系统。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有机物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的微生物桩系统,包括实管,实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花管,花管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孔隙,花管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底盘,连接底盘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套管,内套管位于花管的内部的侧表面上下以及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养分添加管,养分添加管的侧表面开设有养分渗透间隙,内套管的外圈以及高于花管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控制板,内套管位于花管的内部的部分前后表面设置有探测头,探测头与控制板之间通过探测连接线电连接,控制板的上表面一侧电连接有数据传输线,连接底盘的上表面设置有降解菌载体,该系统还包括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连接有监控系统,养分添加系统以及有线信息传输系统。优选的,所述连接底盘的直径小于实管的内圈直径,内套管为空心圆柱管,养分添加管为空心圆柱管,养分添加管与内套管连通,养分渗透间隙为矩形孔,养分添加管与探测头位于降解菌载体内部。优选的,所述实管的内部设置有内转动管,内转动管为空心圆柱管,内转动管的外圈半径与实管的内圈半径大小相同,内转动管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环,转动环为圆环块,转动环的内圈半径大小与内转动管内圈半径大小相同,转动环的外圈半径大小与实管的外圈半径大小相同,内转动管的下端插入实管的内部,转动环与实管的上表面相支撑。优选的,所述内转动管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板,连接板为分布形状与孔隙相同的矩形板,连接板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复位孔,复位孔为矩形槽,复位孔的内部设置有复位块,复位块为直角三角块,复位块的一侧直角面设置有复位弹簧,复位块插入复位孔的内部,复位弹簧的一端与复位块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另一端与复位孔内部前表面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监测系统用于监测微生物桩特别是载体材料的理化性质,判断微生物桩是否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布设在微生物桩中的监测系统实时监测桩内的理化条件,通过数据线连接至地表便于工作人员实时查看,如果载体材料中的降解菌失去活性则更换新的载体材料。优选的,所述探测头通过探测连接线将微生物桩内部信息传输至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将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再由有线传输系统传输至操作人员,实时了解桩内的理化性质。优选的,所述养分添加系统包括内套管以及养分添加管,营养液通过内套管向养分添加管注入营养液,营养液通过养分渗透间隙输送至降解菌载体内部。其有益效果在于:1、通过设置有实管、花管以及降解菌载体,降解菌载体用于将降解菌固定在载体材料上,载体由比表面积大、空隙孔径小、与降解菌结合强度高的材料制成,载体材料中的降解菌会透过花管的孔隙降解污染土壤中的有机污染物,以此实现避免将污染土壤开挖并集中,能够在原地进行污染土壤的净化,在不影响企业生产的情况下进行微生物原位修复。2、通过设置有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连接有监控系统,养分添加系统以及有线信息传输系统,探测头位于降解菌载体内部,将监测降解菌载体内部的降解菌微生物桩特别是载体材料的理化性质,判断微生物桩是否为微生物的生长提供了适宜的条件,探测头通过探测连接线将微生物桩内部信息传输至监控系统,监控系统将信息传输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再由有线传输系统传输至操作人员,实时了解桩内的理化性质,当操作人员得知桩内的理化性质不能满足微生物生长时,将通过养分添加系统向降解菌载体内部注入营养液来调节桩内的理化条件,以便为微生物生长创造更合适的环境,使微生物能够更高效地将污染物降解。3、通过设置有实管、花管以及复位块,在实管与花管向孔中插入时,此时复位块将插入孔隙的内部,当放置完成之后转动转动环带动复位块转动离开孔隙,复位块与花管内部接触,复位块将挤压复位弹簧,使得复位块收缩至复位孔内部,使得孔隙打开,以此实现避免在插入过程中清洁土层的土壤由孔隙进入花管内部,将孔隙堵塞,从而影响降解菌载体的作用,以此有效提升微生物降解作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正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内套管与降解菌载体爆炸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内转动管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复位块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工作原理示意图;图7是本专利技术系统结构框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工作时系统结构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养分添加系统工作系统结构框图;图中,1、实管;2、花管;3、孔隙;4、连接底盘;5、内套管;6、养分添加管;7、养分渗透间隙;8、控制板;9、探测头;10、探测连接线;11、数据传输线;12、降解菌载体;13、内转动管;14、转动环;15、连接板;16、复位孔;17、复位块;18、复位弹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进行具体描述,如图1、2、3、4以及5所示,一种用于有机物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的微生物桩系统,包括实管1,实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花管2,花管2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孔隙3,实管1和花管2处在整个微生物桩系统的最外层并延伸至地表,用以防止钻孔在地应力的作用下发生塌孔,实管1和花管2由强度较高的金属或塑料材料制成,花管2的外侧表面布满孔隙3,花管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底盘4,连接底盘4的直径小于实管1的内圈直径,连接底盘4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套管5,内套管5为空心圆柱管,内套管5位于花管2的内部的侧表面上下以及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养分添加管6,养分添加管6为空心圆柱管,养分添加管6与内套管5连通,养分添加管6的侧表面开设有养分渗透间隙7,养分渗透间隙7为矩形孔,内套管5的外圈以及高于花管2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控制板8,内套管5位于花管2的内部的部分前后表面设置有探测头9,探测头9与控制板8之间通过探测连接线10电连接,控制板8的上表面一侧电连接有数据传输线11,连接底盘4的上表面设置有降解菌载体12,降解菌载体12用于将降解菌固定在载体材料上,载体由比表面积大、空隙孔径小、与降解菌结合强度高的材料制成,将降解菌固定在载体材料上后放置于污染土层的位置进行降解,养分添加管6与探测头9位于降解菌载体12内部,花管上的孔隙可以保证花管2内的降解菌载体和花管2外的污染土壤之间有足够的物质交换。实管1的内部设置有内转动管1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有机物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的微生物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管(1),实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花管(2),花管(2)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孔隙(3),花管(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底盘(4),连接底盘(4)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套管(5),内套管(5)位于花管(2)的内部的侧表面上下以及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养分添加管(6),养分添加管(6)的侧表面开设有养分渗透间隙(7),内套管(5)的外圈以及高于花管(2)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控制板(8),内套管(5)位于花管(2)的内部的部分前后表面设置有探测头(9),探测头(9)与控制板(8)之间通过探测连接线(10)电连接,控制板(8)的上表面一侧电连接有数据传输线(11),连接底盘(4)的上表面设置有降解菌载体(12),该系统还包括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连接有监控系统,养分添加系统以及有线信息传输系统。/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有机物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的微生物桩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实管(1),实管(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花管(2),花管(2)的外侧表面开设有孔隙(3),花管(2)的内部设置有连接底盘(4),连接底盘(4)的上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有内套管(5),内套管(5)位于花管(2)的内部的侧表面上下以及左右两端固定连接有养分添加管(6),养分添加管(6)的侧表面开设有养分渗透间隙(7),内套管(5)的外圈以及高于花管(2)的部分固定连接有控制板(8),内套管(5)位于花管(2)的内部的部分前后表面设置有探测头(9),探测头(9)与控制板(8)之间通过探测连接线(10)电连接,控制板(8)的上表面一侧电连接有数据传输线(11),连接底盘(4)的上表面设置有降解菌载体(12),该系统还包括控制中心,控制中心连接有监控系统,养分添加系统以及有线信息传输系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物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的微生物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底盘(4)的直径小于实管(1)的内圈直径,内套管(5)为空心圆柱管,养分添加管(6)为空心圆柱管,养分添加管(6)与内套管(5)连通,养分渗透间隙(7)为矩形孔,养分添加管(6)与探测头(9)位于降解菌载体(12)内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有机物污染土壤原位修复的微生物桩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实管(1)的内部设置有内转动管(13),内转动管(13)为空心圆柱管,内转动管(13)的外圈半径与实管(1)的内圈半径大小相同,内转动管(13)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转动环(14),转动环(14)为圆环块,转动环(14)的内圈半径大小与内转动管(13)内圈半径大小相同,转动环(14)的外圈半径大小与实管(1)的外圈半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陆平冒学宇何垚林雪峰孙加山朱开贞吴丛杨慧刘仁华方成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市宏宇环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