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挤压脱油的含油废气过滤管道
本专利技术涉及废气处理
,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自挤压脱油的含油废气过滤管道。
技术介绍
工业生产中常产生含油废气,如现有的印染整理、石油化工、涂料等领域,在加工过程中会排放出还有烟尘、油渍等高浓度的有机废汽,如汽油、石脑油和苯等,不但浪费资源,而且污染环境,并留下重大的火灾或爆炸隐患。对于含油废气的处理,业界常先将油气转相为液态再对其进行处理。例如在专利申请号为“200620077362.1”的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含油废气的除油装置,有容器,容器内设置核桃壳填料层,核桃壳填料层上方设置雾化喷淋装置,核桃壳填料层下方设置含油废气进口,核桃壳填料层下方设置循环水箱。本技术利用核桃壳表面对油的吸附作用,捕捉含油废气中的油,从而达到净化含油废气的目的。该技术可有效洁净空气,安全环保,不消耗能源,无二次污染。本技术净化含油废气效果显著,简单、可靠、实用。然而,该技术中使用的核桃壳为农副产品,其产量少,购买渠道少,供货量产量影响,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用价值不大。且将核桃壳作为填料层,当填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挤压脱油的含油废气过滤管道,包括过滤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1)下端开设有自转孔,所述自转孔外连接有隔离半筒(7),所述隔离半筒(7)内转动连接有自转吸油筒(2),所述自转吸油筒(2)内镶嵌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油转移网(3),所述油转移网(3)内设有自挤压集油球(4),所述自挤压集油球(4)与油转移网(3)之间连接有弹性拉绳(12),所述自挤压集油球(4)包括一体连接的弱磁半球(41)和集油半球(42),所述集油半球(42)外表面上连接有多个密集分布的控磁包覆瓣(5),且控磁包覆瓣(5)完全将集油半球(42)覆盖住,所述油转移网(3)右端与过滤管(1)之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挤压脱油的含油废气过滤管道,包括过滤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滤管(1)下端开设有自转孔,所述自转孔外连接有隔离半筒(7),所述隔离半筒(7)内转动连接有自转吸油筒(2),所述自转吸油筒(2)内镶嵌连接有多个均匀分布的油转移网(3),所述油转移网(3)内设有自挤压集油球(4),所述自挤压集油球(4)与油转移网(3)之间连接有弹性拉绳(12),所述自挤压集油球(4)包括一体连接的弱磁半球(41)和集油半球(42),所述集油半球(42)外表面上连接有多个密集分布的控磁包覆瓣(5),且控磁包覆瓣(5)完全将集油半球(42)覆盖住,所述油转移网(3)右端与过滤管(1)之间连接有强磁压油套(6),所述强磁压油套(6)靠近油转移网(3)一端开设有与自挤压集油球(4)相匹配的挤压槽,所述强磁压油套(6)外端包裹有与过滤管(1)连接的储油箱(10),所述挤压槽底壁上开设有与储油箱(10)相连通的回收油道(9),所述储油箱(10)下端连接有出油管路(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挤压脱油的含油废气过滤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转移网(3)包括多个与自挤压集油球(4)连接的定位半球壳(31),且定位半球壳(31)与自挤压集油球(4)相匹配,相邻的所述定位半球壳(31)之间连接有油转移纤维主杆(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挤压脱油的含油废气过滤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转移纤维主杆(32)与定位半球壳(31)的连接处包裹有油转移节点(33),所述油转移节点(33)靠近自挤压集油球(4)一端连接有多根放射状分布的油转移纤维丝(34),且油转移纤维丝(34)延伸至集油半球(42)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挤压脱油的含油废气过滤管道,其特征在于:所述油转移纤维主杆(32)、油转移节点(33)、油转移纤维丝(34)、集油半球(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