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创面浸浴缸清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7496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2: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清理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烧伤创面浸浴缸清理装置。该装置包括容置筒、分隔板、缓冲弹簧、连接杆、海绵层和推杆,容置筒的内腔中部固定有分隔板,分隔板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末端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呈“T”型结构,连接杆的X向杆体外壁与容置筒的内壁相配合,连接杆的Y向杆体外壁包覆有便于拆卸安装的海绵层,容置筒与推杆连接并通过推杆推动;容置筒上沿X向开设有长条孔,连接杆的X向杆体上设置有从长条孔中穿出的限位杆,容置筒外壁设置有对限位杆形成限位的限位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同时对浸浴缸两面以上的侧壁进行清理,同一清理装置能够很好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浸浴缸和渐缩式设计的浸浴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烧伤创面浸浴缸清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医用清理装置
,尤其是一种烧伤创面浸浴缸清理装置。
技术介绍
对于烧伤、烫伤病人的初期、中期乃至后期的治疗或护理,病人创面的清洗、浸浴都是治疗中不可或缺的缓解;清洗、浸浴可以清除烫伤面的污染物,防止病菌侵入引发感染以及帮助脱痂,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理疗恢复作用,浸浴治疗用的最多的就是浸浴缸。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需要对其进行浸浴,在浸泡液中经常会加入清洗创面的药物。浸泡一定时间后,由医护人员通过棉签等对其烧伤表面进行擦拭,对创面进行清理。目前医用浸浴盆在使用之后需要进行充分的消毒清洗,以除去其表面附着的污垢,而目前浸浴盆的清洗方式多为人工进行清洗,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少部分医院使用拖把或采购/设计了专门用于清理浸浴缸的装置,此类浸浴缸清理装置在使用时还存在如下不足:(1)不能同时对浸浴缸的两面以上的内壁进行清理,清理效率仍有待提高;(2)浸浴缸尺寸存在差异,且部分浸浴缸采用上宽下窄的渐缩式设计结构,同一清理装置不能很好适用于不同尺寸的浸浴缸和渐缩式设计的浸浴缸;(3)清理装置各部分拆分不方便,不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烧伤创面浸浴缸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置筒、分隔板、缓冲弹簧、连接杆、海绵层和推杆,所述容置筒的内腔中部固定有分隔板,分隔板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末端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呈“T”型结构,连接杆的X向杆体外壁与容置筒的内壁相配合,连接杆的Y向杆体外壁包覆有便于拆卸安装的海绵层,容置筒与推杆连接并通过推杆推动;所述容置筒上沿X向开设有长条孔,连接杆的X向杆体上设置有从长条孔中穿出的限位杆,容置筒外壁设置有对限位杆形成限位的限位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烧伤创面浸浴缸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容置筒、分隔板、缓冲弹簧、连接杆、海绵层和推杆,所述容置筒的内腔中部固定有分隔板,分隔板的左右两端对称安装有缓冲弹簧,缓冲弹簧的末端与连接杆连接,连接杆呈“T”型结构,连接杆的X向杆体外壁与容置筒的内壁相配合,连接杆的Y向杆体外壁包覆有便于拆卸安装的海绵层,容置筒与推杆连接并通过推杆推动;所述容置筒上沿X向开设有长条孔,连接杆的X向杆体上设置有从长条孔中穿出的限位杆,容置筒外壁设置有对限位杆形成限位的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创面浸浴缸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长条孔对称设置有至少两条,连接杆的X向杆体上限位杆的数量与长条孔的数量相对应。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烧伤创面浸浴缸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置筒的外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限位机构包括限位环和把手,限位环的内壁设置有与容置筒外壁的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限位环的外壁设置有把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烧伤创面浸浴缸清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杆的外壁中下部设置有外螺纹,容置筒的中部和分隔板的径向均设置有推杆穿孔,推杆穿过容置筒和分隔板的推杆穿孔后通过螺母锁紧。


5.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礼新
申请(专利权)人: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