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采收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6570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2 01:5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收车,其包括车架、两个前轮、两个前轮支撑架、两个后轮支撑杆、两个后轮、发动机支撑台、发动机和发动机罩等部件。车架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方向部,还包括前第二方向部和后第二方向部。后第二方向部上安装座椅,两个第一方向部的中部分别安装有托盘。前第二方向部的一侧设置有制动踏板,座椅的一侧的第一方向部上设置有速度调节件。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采收车可以极大降低笋民的劳动强度,操作简单,运作便捷,减少了人力成本,能够提高采收效率,实用性很强,该采收车的应用对增加笋民收入乃至促进荻笋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

A harveste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采收车
本专利技术涉及农业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收车。
技术介绍
荻苇是一种自然生长于长江中下游洲滩的野生植物,荻苇的嫩茎,被称为荻笋。荻笋鲜笋饱满、紧实,长度在16厘米左右,中部直径为1.5-2.0厘米,是一种纯野生的天然植物,其生长环境未受到现代工业和人类活动的污染,生长过程未使用农药、化肥及植物生长调节剂,并富含人体所必需的多种氨基酸、微量元素及纤维素等营养成分,又因其口感细腻、肉质鲜美、风味独特,日渐受到世人青睐。由于荻笋多生长在滩涂湿地区域,且荻笋适采期不一致,为荻笋的采收提出了挑战。由于缺乏相应的荻笋采收机械,目前荻笋采收仍采用传统的纯人工采收方式,人工采收需要不断重复弯腰、直立动作,劳动强度极大、效率却很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采收车,其包括车架(3)、两个前轮(1)、两个前轮支撑架(2)、两个后轮支撑杆(19)、两个后轮(7)、发动机支撑台(91)、发动机(9)和发动机罩(8);所述车架(3)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方向部(301),还包括前第二方向部(302)和后第二方向部(303);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自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中部倾斜向上凸出;两个第一方向部(301)的前端通过所述前第二方向部(302)相连接,两个第一方向部(301)的后端通过所述后第二方向部(303)相连接;所述前轮支撑架(2)包括杆状件(201)以及连接于所述杆状件(201)下端的两个支撑块(202);所述杆状件(20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前端相连接;所述前轮(1)设置于两个支撑块(202)之间且所述前轮(1)的轮轴通过连接件连接至两个支撑块(202)的内侧;所述杆状件(201)伸出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部分连接转向曲柄(12)的一端;两个转向曲柄(12)的另一端通过转向连杆(13)相连接;所述车架(3)的前部设置有与两个前轮(1)分别对应的两个转向踏板(14),所述转向踏板(14)通过球头连杆(11)连接至所述前轮支撑架(2);所述后第二方向部(303)上安装座椅(10),两个第一方向部(301)的中部分别安装有托盘(4);所述后轮支撑杆(19)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后端,所述后轮支撑杆(19)的下端连接所述后轮(7)的轮轴;所述发动机支撑台(91)安装于两个第一方向部(301)的后端之间,所述发动机(9)安装于所述发动机支撑台(91)上并由所述发动机罩(8)罩住;所述前第二方向部(302)的一侧设置有制动踏板(15),所述制动踏板(15)通过制动拉线(16)连接至所述发动机(9);所述座椅(10)的一侧的第一方向部(301)上设置有速度调节件(5),所述速度调节件(5)通过调速拉线(6)连接至所述发动机(9)。在一种改进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方向部(301)与所述前第二方向部(302)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所述第一方向部(301)与所述后第二方向部(303)在水平面上的投影相互垂直。在一种改进的方案中,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后端倾斜向上凸出的高度高于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前端倾斜向上凸出的高度;所述后轮(7)的直径大于所述前轮(1)的直径。在一种改进的方案中,两个后轮支撑杆(19)之间连接有传动轴(17)且两个后轮支撑杆(19)的内侧分别设置有链轮组(18)。在一种改进的方案中,所述速度调节件(5)为杆状、棒状或适配人手握持的形状。在一种改进的方案中,所述杆状件(201)和两个支撑块(202)一体成型;或者,所述杆状件(201)和两个支撑块(202)为相互连接的独立结构。在一种改进的方案中,所述托盘(4)从所述车架(3)所在的平面延伸出所述车架(3)之外。在一种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座椅(10)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后第二方向部(303)上。在一种改进的方案中,所述转向踏板(14)靠近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一侧设置踏板连接件(141),所述转向踏板(14)通过所述踏板连接件(141)与所述第一方向部(301)活动连接。在一种改进的方案中,所述制动踏板(15)设置于所述前第二方向部(302)的左侧或者右侧;所述速度调节件(5)设置于所述座椅(10)左侧或者右侧的第一方向部(301)上。本专利技术的采收车可以极大降低笋民的劳动强度,操作简单,运作便捷,减少了人力成本,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笋民的双手进行操作从而允许笋民从采收车的两侧采摘作物,可在短暂的荻笋采收期内增加荻笋采收总量,从而能够提高采收效率,实用性很强,该采收车的应用对增加笋民收入乃至促进荻笋产业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具有广阔的市场应用前景。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例一的采收车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的采收车俯视图;图3为实施例一的采收车侧视图;图4为实施例一的采收车后视图。附图标记:前轮1、前轮支撑架2、杆状件201、支撑块202、车架3、第一方向部301、第二方向部302、和后第二方向部303、托盘4、速度调节件5、调速拉线6、后轮7、发动机罩8、发动机9、发动机支撑台91、座椅10、球头连杆11、转向曲柄12、转向连杆13、转向踏板14、踏板连接件141、制动踏板15、制动拉线16、传动轴17、链轮组18、后轮支撑杆1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不同实施方式中类似元件采用了相关联的类似的元件标号。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很多细节描述是为了使得本专利技术能被更好的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毫不费力的认识到,其中部分特征在不同情况下是可以省略的,或者可以由其他元件、材料、方法所替代。在某些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相关的一些操作并没有在说明书中显示或者描述,这是为了避免本专利技术的核心部分被过多的描述所淹没,而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详细描述这些相关操作并不是必要的,他们根据说明书中的描述以及本领域的一般技术知识即可完整了解相关操作。另外,说明书中所描述的特点、操作或者特征可以以任意适当的方式结合形成各种实施方式。同时,方法描述中的各步骤或者动作也可以按照本领域技术人员所能显而易见的方式进行顺序调换或调整。因此,说明书和附图中的各种顺序只是为了清楚描述某一个实施例,并不意味着是必须的顺序,除非另有说明其中某个顺序是必须遵循的。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专利技术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实施例一:如图1至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采收车,主要用于采收荻笋或其它作物,其包括前轮1、前轮支撑架2、杆状件201、支撑块202、车架3、第一方向部301、第二方向部302、和后第二方向部303、托盘4、速度调节件5、调速拉线6、后轮7、发动机罩8、发动机9、发动机支撑台91、座椅10、球头连杆11、转向曲柄12、转向连杆13、转向踏板14、踏板连接件141、制动踏板15、制动拉线16、传动轴17、链轮组18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采收车,其特征在于,/n包括车架(3)、两个前轮(1)、两个前轮支撑架(2)、两个后轮支撑杆(19)、两个后轮(7)、发动机支撑台(91)、发动机(9)和发动机罩(8);/n所述车架(3)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方向部(301),还包括前第二方向部(302)和后第二方向部(303);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自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中部倾斜向上凸出;两个第一方向部(301)的前端通过所述前第二方向部(302)相连接,两个第一方向部(301)的后端通过所述后第二方向部(303)相连接;/n所述前轮支撑架(2)包括杆状件(201)以及连接于所述杆状件(201)下端的两个支撑块(202);/n所述杆状件(20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前端相连接;/n所述前轮(1)设置于两个支撑块(202)之间且所述前轮(1)的轮轴通过连接件连接至两个支撑块(202)的内侧;/n所述杆状件(201)伸出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部分连接转向曲柄(12)的一端;两个转向曲柄(12)的另一端通过转向连杆(13)相连接;/n所述车架(3)的前部设置有与两个前轮(1)分别对应的两个转向踏板(14),所述转向踏板(14)通过球头连杆(11)连接至所述前轮支撑架(2);/n所述后第二方向部(303)上安装座椅(10),两个第一方向部(301)的中部分别安装有托盘(4);/n所述后轮支撑杆(19)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后端,所述后轮支撑杆(19)的下端连接所述后轮(7)的轮轴;/n所述发动机支撑台(91)安装于两个第一方向部(301)的后端之间,所述发动机(9)安装于所述发动机支撑台(91)上并由所述发动机罩(8)罩住;/n所述前第二方向部(302)的一侧设置有制动踏板(15),所述制动踏板(15)通过制动拉线(16)连接至所述发动机(9);/n所述座椅(10)的一侧的第一方向部(301)上设置有速度调节件(5),所述速度调节件(5)通过调速拉线(6)连接至所述发动机(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采收车,其特征在于,
包括车架(3)、两个前轮(1)、两个前轮支撑架(2)、两个后轮支撑杆(19)、两个后轮(7)、发动机支撑台(91)、发动机(9)和发动机罩(8);
所述车架(3)包括两个平行的第一方向部(301),还包括前第二方向部(302)和后第二方向部(303);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前端与后端分别自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中部倾斜向上凸出;两个第一方向部(301)的前端通过所述前第二方向部(302)相连接,两个第一方向部(301)的后端通过所述后第二方向部(303)相连接;
所述前轮支撑架(2)包括杆状件(201)以及连接于所述杆状件(201)下端的两个支撑块(202);
所述杆状件(201)的上端与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前端相连接;
所述前轮(1)设置于两个支撑块(202)之间且所述前轮(1)的轮轴通过连接件连接至两个支撑块(202)的内侧;
所述杆状件(201)伸出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部分连接转向曲柄(12)的一端;两个转向曲柄(12)的另一端通过转向连杆(13)相连接;
所述车架(3)的前部设置有与两个前轮(1)分别对应的两个转向踏板(14),所述转向踏板(14)通过球头连杆(11)连接至所述前轮支撑架(2);
所述后第二方向部(303)上安装座椅(10),两个第一方向部(301)的中部分别安装有托盘(4);
所述后轮支撑杆(19)的上端连接所述第一方向部(301)的后端,所述后轮支撑杆(19)的下端连接所述后轮(7)的轮轴;
所述发动机支撑台(91)安装于两个第一方向部(301)的后端之间,所述发动机(9)安装于所述发动机支撑台(91)上并由所述发动机罩(8)罩住;
所述前第二方向部(302)的一侧设置有制动踏板(15),所述制动踏板(15)通过制动拉线(16)连接至所述发动机(9);
所述座椅(10)的一侧的第一方向部(301)上设置有速度调节件(5),所述速度调节件(5)通过调速拉线(6)连接至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昆鹏张彬李显旺黄继承沈成刘浩鲁
申请(专利权)人:农业农村部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