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540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缆架设工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包括桥架主体,其包括底板、两个侧板和盖板,任一侧板的底端连接底板、顶端向外翻折后形成耳板,耳板与盖板连接后将侧板和底板围成的桥架线槽封闭,桥架主体包括托盘组件,托盘组件包括托盘板和理线板,托盘板上设有至少两块理线板,且任一理线板均垂直于托盘板;任一侧板的面向桥架内腔的一面设有一竖直的导槽,两个侧板上的导槽成对设置,便于托板盘的两侧自上而下卡入成对的导槽内;任一理线板上设有便于卡嵌线缆的理线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托盘组件实现了线缆的整理和固定的效果,避免桥架线槽内的线缆布置杂乱,也避免了桥架移动时的线缆滑动和乱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
本技术涉及电缆架设工具
,具体涉及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
技术介绍
电力施工布线一般采用电缆桥架进行线缆的铺设和固定。现有技术中,电线电缆放置到电缆桥架内,一般堆叠在一起,混杂无序,不仅不易维护,而且在某些因施工或者整改等要求要对已经放置线缆的电缆桥架进行整体移动时,往往会使其中的线缆发生滑动而对桥架内壁施加不可预测的冲击,从而给桥架的迁移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和安全隐患。而由于线缆的滑动,可能打乱线缆放置时的堆叠顺序,使得后续线缆的检修和维护产生诸多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包括桥架主体,所述桥架主体包括底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和盖板,任一所述侧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底板、顶端向外翻折后形成耳板,所述耳板与所述盖板连接后将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围成的桥架线槽封闭,其中,所述桥架主体包括托盘组件,通过所述托盘组件固定放置于桥架线槽内的线缆,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托盘板和理线板,所述托盘板上设有至少两块所述理线板,且任一所述理线板均垂直于所述托盘板;任一所述侧板的面向桥架内腔的一面设有一竖直的导槽,两个所述侧板上的导槽成对设置,便于所述托盘板的两侧自上而下卡入成对的所述导槽内;任一所述理线板上设有便于卡嵌线缆的理线口。本技术通过设置托盘组件实现了多层电缆铺设于同一桥架内的效果,并且根据托盘组件中的插板实现了线缆的固定,防止桥架移动时造成线缆滑动。任一所述理线板均设有至少两个理线口,任一所述理线口位于所述理线板的向下的端面上呈一凹陷结构。所述理线口为半圆形结构。所述托盘板上的至少两块所述理线板中的任两块相邻的理线板相互平行。所述理线板和所述托盘板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所述托盘板上设有便于所述理线板卡入的卡槽。本技术通过设置可拆卸结构的托盘板和理线板,组成的托盘组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对应不同的线缆直径,预先制作不同开口宽度的理线口的理线板,从而在现场进行对应组配后形成对应现场实际的托盘组件,避免出现线缆直径较小而理线口开口宽度较宽的情况下无法发挥固定线缆的作用,也避免了理线口开口宽度较窄而线缆直径较大时无法使线缆完全卡入离线口的情况。任一所述导槽的底部设有一限位块。所述限位块采用硅胶、橡胶或者塑料制成的限位块。所述盖板上设有一弹簧,所述弹簧设置于所述盖板的面向桥架线槽的一面,便于在盖板盖合后,通过弹簧压紧已经插入导槽的托盘组件的托盘板,防止其松动。所述耳板上设有螺栓孔,所述盖板上设有与所述耳板上的螺栓孔配合的另一螺栓孔,通过螺栓穿过两者的螺栓孔后使盖板与耳板连接并紧固。有益效果: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通过托盘组件实现了线缆的整理和固定的效果,避免桥架线槽内的线缆布置杂乱,也避免了桥架移动时的线缆滑动和乱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去除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去除托盘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的托盘组件的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技术。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当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内容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或“具有”及其任何变形,其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组成部件或单元的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组成部件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部件组成或者组成单元。参照图1至图4,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包括桥架主体,桥架主体包括底板11、侧板12、侧板13、盖板14,侧板12和侧板13相对设置,任一侧板的底端连接底板11、顶端向外翻折后形成耳板,包括侧板12上的耳板121和侧板13上的耳板131,耳板与盖板14连接后将侧板和底板围成的桥架线槽封闭。桥架主体包括托盘组件,通过托盘组件固定放置于桥架线槽内的线缆70,托盘组件包括托盘板21和理线板22,托盘板21上设有至少两块理线板22,且任一理线板22均垂直于托盘板21;任一侧板的面向桥架内腔(线槽)的一面设有竖直的导槽30,两个侧板上的导槽成对设置,便于托盘板21的两侧自上而下卡入成对的导槽30内;任一理线板22上设有便于卡嵌线缆的理线口2201。参照图4,任一理线板22均设有至少两个理线口2201,任一理线口2201位于理线板22的向下的端面上,且呈一凹陷结构。优选的,理线口2201可设置为半圆形结构。托盘板21上的至少两块理线板22中的任两块相邻的理线板可设置为相互平行。理线板22和托盘板21可设置为可拆卸连接结构,此时,托盘板21上设有便于理线板22卡入的卡槽(图中未示出)。通过设置可拆卸结构的托盘板和理线板,组成的托盘组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可对应不同的线缆直径,预先制作不同开口宽度的理线口的理线板,从而在现场进行对应组配后形成对应现场实际的托盘组件,避免出现线缆直径较小而理线口开口宽度较宽的情况下无法发挥固定线缆的作用,也避免了理线口开口宽度较窄而线缆直径较大时无法使线缆完全卡入离线口的情况。任一导槽30的底部设有限位块50。限位块50可采用硅胶、橡胶或者塑料制成,从而使其具有一定的压缩量。盖板14上设有弹簧60,弹簧60设置于盖板14的面向桥架线槽的一面,便于在盖板14盖合后,通过弹簧60压紧已经插入导槽30的托盘组件的托盘板21,防止其松动。耳板121和耳板131上设有螺栓孔,如图2所示结构中,位于耳板131上设有螺栓孔1311,其可设置多个,间隔一定距离分布于耳板上,盖板14上设有与耳板上的螺栓孔配合的另一螺栓孔,通过螺栓40穿过两者的螺栓孔后使盖板14与耳板连接并紧固。本技术通过设置托盘组件实现了多层电缆铺设于同一桥架内的效果,并且根据托盘组件中的插板实现了线缆的固定,防止桥架移动时造成线缆滑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中的位于任一侧板内面的导槽可间隔一定距离设置多个,两个侧板上的导槽配对成组后便于同一块理线板插入。托盘板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裁制成一定长度。另外,在侧板上可开设透气孔,如图2、图3所示在侧板13上开设有透气孔132。如图4所示,托盘板21的宽度应当设置为小于理线板22的长度,从而使理线板22卡入托盘板21后,使其任一端超出托盘板21的对应端,从而便于理线板22的两端卡入导槽后,也可使托盘板21随后放置于理线板22的上端面后不会被导槽的凸起部分阻挡。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托盘组件,可在桥架线槽内堆叠设置,下层的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包括桥架主体,所述桥架主体包括底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和盖板,任一所述侧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底板、顶端向外翻折后形成耳板,所述耳板与所述盖板连接后将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围成的桥架线槽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主体包括托盘组件,通过所述托盘组件固定放置于桥架线槽内的线缆,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托盘板和理线板,所述托盘板上设有至少两块所述理线板,且任一所述理线板均垂直于所述托盘板;/n任一所述侧板的面向桥架内腔的一面设有一竖直的导槽,两个所述侧板上的导槽成对设置,便于所述托盘板的两侧自上而下卡入成对的所述导槽内;/n任一所述理线板上设有便于卡嵌线缆的理线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包括桥架主体,所述桥架主体包括底板、两个相对设置的侧板和盖板,任一所述侧板的底端连接所述底板、顶端向外翻折后形成耳板,所述耳板与所述盖板连接后将所述侧板和所述底板围成的桥架线槽封闭,其特征在于,所述桥架主体包括托盘组件,通过所述托盘组件固定放置于桥架线槽内的线缆,所述托盘组件包括托盘板和理线板,所述托盘板上设有至少两块所述理线板,且任一所述理线板均垂直于所述托盘板;
任一所述侧板的面向桥架内腔的一面设有一竖直的导槽,两个所述侧板上的导槽成对设置,便于所述托盘板的两侧自上而下卡入成对的所述导槽内;
任一所述理线板上设有便于卡嵌线缆的理线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理线板均设有至少两个理线口,任一所述理线口位于所述理线板的向下的端面上呈一凹陷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托盘式电缆桥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理线口为半圆形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一种托盘式电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勇叶海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康驰建筑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