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翻盖型插座,在自然状态下,不拨动防脱盖,扭转弹簧的扭力使防脱盖的前护板及左、右侧护板内端面贴合到覆盖在插座本体前端;向上翻起防脱盖,插头插入插座本体的插头限位孔后,防脱盖在扭转弹簧扭力作用下从上侧卡住插头。向上翻起防脱盖,插头即可取出。该翻盖型插座,不使用时防脱盖可盖住插座本体的插头限位孔,防止灰尘进入;使用时可卡住插头,防止插头从插座本体脱落。该翻盖型插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防尘并能防止插头脱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翻盖型插座
本技术涉及插座技术,特别涉及一种翻盖型插座。
技术介绍
在品字插座的生产加工及应用装配中,对品字插座的检测主要包含:外观检测、结构尺寸检测、机械强度检测、电气性能检测等。其中,机械强度检测中插座内部插片能否承受品字电源插头的插接与拔脱是很重要的检测流程。现有品字插座主要有以下类型:(一)带耳固定螺丝式。此种品字插座使用螺丝固定,但不具有防尘防脱功能。(二)卡扣式。此种品字插座依靠卡扣固定,但不具有防尘防脱功能。(三)带耳固定螺丝带开关、保险丝组合式。此种品字插座使用螺丝固定,但不具有防尘防脱功能。(四)带耳固定螺丝带防尘平盖式。此种品字插座,增加平板盖,在弹簧作用下,平板盖会自动盖住插座口,具有防尘功能,但不具备防脱功能。(五)带耳固定螺丝带内嵌盖式。此种品字插座具有防尘功能,内嵌盖与插座一体,但不具有防脱功能。(六)带耳固定螺丝带防脱落扣式。此种插座具有防止插头脱落功能,但防脱扣不能很好的固定插头,且不能达到防尘的功能。固定防脱扣的螺柱加工繁琐,且需使用螺母固定,装配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翻盖型插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防尘并能防止插头脱落。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翻盖型插座,其包括插座本体1、防脱盖4、扭转弹簧2及防脱盖轴3;所述插座本体1内凹形成插头限位孔11;所述插座本体1底部沿插头限位孔11轴向固定探出二个或三个电源插片;所述插座本体1前端上侧二角分别形成有防脱盖固定耳12;所述防脱盖固定耳12沿垂直于插头限位孔11轴向形成有插座轴孔120;所述防脱盖4包括盖板41、由盖板41前端向内弯折的前护板42、及分别由盖板41左、右两侧向内弯折的左、右侧护板43;防脱盖4的左、右侧护板43后部均分别形成有轴装配孔431;防脱盖4一侧护板43的轴装配孔431下方形成有弹簧装配孔432;所述扭转弹簧2套设在防脱盖轴3上;防脱盖轴3穿过防脱盖4左、右侧护板43的轴装配孔431及插座本体1前端上侧二角的一对防脱盖固定耳12的插座轴孔120,将防脱盖4同插座本体1枢转固定在一起;套设在防脱盖轴3的扭转弹簧2一端装配在防脱盖4弹簧装配孔432,另一端抵靠在插座本体1侧壁;扭转弹簧2的扭力使防脱盖4绕防脱盖轴3向插座本体1转动,覆盖在插座本体1前端。较佳的,所述防脱盖4前护板42中部形成向盖板41侧下凹的卡槽420。较佳的,插头5插接部51截面为上窄下宽品字型;所述卡槽420左右宽度大于插头5插接部51的上部左右宽度并且小于插头5插接部51的下部左右宽度。较佳的,套设在防脱盖轴3的扭转弹簧2一端装配在防脱盖4弹簧装配孔432,另一端插入插座本体1上侧壁设置的对应该弹簧装配孔432的座装配孔。较佳的,所述插座本体1底部沿插头限位孔11轴向固定探出品字形分布的三个电源插片。较佳的,所述插头限位孔11的截面形状与标准插头5插接部51的截面形状适配。较佳的,所述插头限位孔11的截面形状为六边形。较佳的,所述插头限位孔11的截面形状与满足IEC60320-C13、C15电源线规格的标准插头5插接部51的截面形状适配。本技术的翻盖型插座,在自然状态下,不拨动防脱盖4,扭转弹簧2的扭力使防脱盖4的前护板42及左、右侧护板43内端面贴合到覆盖在插座本体1前端。向上翻起防脱盖4,插头5插入插座本体1的插头限位孔11,待插头1插好后,防脱盖4在扭转弹簧2扭力作用下从上侧卡住插头5。向上翻起防脱盖4,插头1即可取出。该翻盖型插座,不使用时防脱盖4可盖住插座本体1的插头限位孔11,防止灰尘进入;使用时可卡住插头5,防止插头5从插座本体1脱落。该翻盖型插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防尘并能防止插头脱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对本技术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的翻盖型插座一实施例的爆炸图;图2是本技术的翻盖型插座一实施例的自然状态纵向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的翻盖型插座一实施例的插头插入状态纵向剖面图。附图标记说明:1插座本体;11插头限位孔;12防脱盖固定耳;120插座轴孔;2扭转弹簧;3防脱盖轴;4防脱盖;41盖板;42前护板;420卡槽;43侧护板;431轴装配孔;432弹簧装配孔;5插头;51插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一如图1所示,翻盖型插座包括插座本体1、防脱盖4、扭转弹簧2及防脱盖轴3;所述插座本体1内凹形成插头限位孔11;所述插座本体1底部沿插头限位孔11轴向固定探出二个或三个电源插片;所述插座本体1前端上侧二角分别形成有防脱盖固定耳12;所述防脱盖固定耳12沿垂直于插头限位孔11轴向形成有插座轴孔120;所述防脱盖4包括盖板41、由盖板41前端向内弯折的前护板42、及分别由盖板41左、右两侧向内弯折的左、右侧护板43;防脱盖4的左、右侧护板43后部均分别形成有轴装配孔431;防脱盖4一侧护板43的轴装配孔431下方形成有弹簧装配孔432;所述扭转弹簧2套设在防脱盖轴3上;防脱盖轴3穿过防脱盖4左、右侧护板43的轴装配孔431及插座本体1前端上侧二角的一对防脱盖固定耳12的插座轴孔120,将防脱盖4同插座本体1枢转固定在一起;套设在防脱盖轴3的扭转弹簧2一端装配在防脱盖4弹簧装配孔432,另一端抵靠在插座本体1侧壁;扭转弹簧2的扭力使防脱盖4绕防脱盖轴3向插座本体1转动,覆盖在插座本体1前端。实施例一的翻盖型插座,在自然状态下,不拨动防脱盖4,如图2所示,扭转弹簧2的扭力使防脱盖4的前护板42及左、右侧护板43内端面贴合到覆盖在插座本体1前端。如图3所示,向上翻起防脱盖4,插头5插入插座本体1的插头限位孔11,待插头1插好后,防脱盖4在扭转弹簧2扭力作用下从上侧卡住插头5。向上翻起防脱盖4,插头1即可取出。该翻盖型插座,不使用时防脱盖4可盖住插座本体1的插头限位孔11,防止灰尘进入;使用时可卡住插头5,防止插头5从插座本体1脱落。该翻盖型插座,结构简单,使用方便,能有效防尘并能防止插头脱落。实施例二基于实施例一的翻盖型插座,所述防脱盖4前护板42中部形成向盖板41侧下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翻盖型插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插座本体(1)、防脱盖(4)、扭转弹簧(2)及防脱盖轴(3);/n所述插座本体(1)内凹形成插头限位孔(11);/n所述插座本体(1)底部沿插头限位孔(11)轴向固定探出二个或三个电源插片;/n所述插座本体(1)前端上侧二角分别形成有防脱盖固定耳(12);/n所述防脱盖固定耳(12)沿垂直于插头限位孔(11)轴向形成有插座轴孔(120);/n所述防脱盖(4)包括盖板(41)、由盖板(41)前端向内弯折的前护板(42)、及分别由盖板(41)左、右两侧向内弯折的左、右侧护板(43);/n防脱盖(4)的左、右侧护板(43)后部均分别形成有轴装配孔(431);/n防脱盖(4)一侧护板(43)的轴装配孔(431)下方形成有弹簧装配孔(432);/n所述扭转弹簧(2)套设在防脱盖轴(3)上;/n防脱盖轴(3)穿过防脱盖(4)左、右侧护板(43)的轴装配孔(431)及插座本体(1)前端上侧二角的一对防脱盖固定耳(12)的插座轴孔(120),将防脱盖(4)同插座本体(1)枢转固定在一起;/n套设在防脱盖轴(3)的扭转弹簧(2)一端装配在防脱盖(4)弹簧装配孔(432),另一端抵靠在插座本体(1)侧壁;/n扭转弹簧(2)的扭力使防脱盖(4)绕防脱盖轴(3)向插座本体(1)转动,覆盖在插座本体(1)前端。/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翻盖型插座,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插座本体(1)、防脱盖(4)、扭转弹簧(2)及防脱盖轴(3);
所述插座本体(1)内凹形成插头限位孔(11);
所述插座本体(1)底部沿插头限位孔(11)轴向固定探出二个或三个电源插片;
所述插座本体(1)前端上侧二角分别形成有防脱盖固定耳(12);
所述防脱盖固定耳(12)沿垂直于插头限位孔(11)轴向形成有插座轴孔(120);
所述防脱盖(4)包括盖板(41)、由盖板(41)前端向内弯折的前护板(42)、及分别由盖板(41)左、右两侧向内弯折的左、右侧护板(43);
防脱盖(4)的左、右侧护板(43)后部均分别形成有轴装配孔(431);
防脱盖(4)一侧护板(43)的轴装配孔(431)下方形成有弹簧装配孔(432);
所述扭转弹簧(2)套设在防脱盖轴(3)上;
防脱盖轴(3)穿过防脱盖(4)左、右侧护板(43)的轴装配孔(431)及插座本体(1)前端上侧二角的一对防脱盖固定耳(12)的插座轴孔(120),将防脱盖(4)同插座本体(1)枢转固定在一起;
套设在防脱盖轴(3)的扭转弹簧(2)一端装配在防脱盖(4)弹簧装配孔(432),另一端抵靠在插座本体(1)侧壁;
扭转弹簧(2)的扭力使防脱盖(4)绕防脱盖轴(3)向插座本体(1)转动,覆盖在插座本体(1)前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文海,吴婷,王进成,陈振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通用重工集团有限公司,上海通用电焊机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