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包括线束插口和线束插头,所述线束插口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水机构,所述线束插头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耐磨机构,所述线束插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条,所述线束插头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线束插口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槽,所述防水机构包括密封壳,所述密封壳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凹陷橡胶块,所述凹陷橡胶块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凸起。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能够使得该车辆电子线束不容易产生磨损,同时能够避免线束插头部位出现较大弯折从而造成线束破损的现象,同时在不使用时,同时对线束插口部位进行防护,有效避免插口进水的情况的产生,使用效果较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
本技术涉及线束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
技术介绍
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通常用来完成车辆信号传输的一种设备;现有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在使用时不利于线束的长久使用,首先,线束的插头部位容易弯折较大从而造成线束的破损,从而影响使用,其次,在线束是使用完成以后,线束的插口接口处不能够具有较好的防水效果,从而造成使用效果较差,为此,我们提出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包括线束插口和线束插头,所述线束插口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水机构,所述线束插头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耐磨机构,所述线束插头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条,所述线束插头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头,所述线束插口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槽,所述防水机构包括密封壳,所述密封壳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凹陷橡胶块,所述凹陷橡胶块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凸起。优选的,所述密封壳与凹陷橡胶块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凸起与凹陷橡胶块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凸起的数量为四组,所述凹陷橡胶块的大小与线束插口相匹配,所述橡胶凸起的大小与凸起槽的槽口大小完全吻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利于橡胶凸起与凸起槽支架内的连接稳定。优选的,所述耐磨机构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后端设置有耐磨套,所述固定板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块,所述连接块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套。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利于耐磨套对线束的保护。优选的,所述固定板与耐磨套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与固定板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块和固定套的数量均为四组,所述连接块的大小与固定套的大小相吻合,所述固定套与线束插头外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耐磨套贯穿于固定板。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利于连接块与固定套之间的连接吻合效果。优选的,所述凸起条与线束插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凸起条的大小与凸起槽的大小完全吻合,所述连接头与线束插头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连接头的数量为十组,所述连接头呈阵列分布。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利于连接头与线束插头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优选的,所述线束插口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所述连接槽槽口的数量为十组,所述连接槽与连接头一一对应,所述线束插口与线束插头相匹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如下技术效果:利于线束插口与线束插头之间的连接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通过设置有密封壳、凹陷橡胶块与橡胶凸起所组成的防水机构,在需要使用线束时,使用者可以将密封壳向外拉,凹陷橡胶块与橡胶凸起随即被拉出,使用者即可将线束的插头接口插入线束插口内,使用完成后,使用者将线束的插头端口拔出,再将防水机构的橡胶凸起对准线束插口的凸起槽,再向内推动密封壳,即可完成防水机构与线束插口之间的连接,有效的加强了线束接口处的防水性效果,通过设置有固定板、耐磨套、连接块与固定套所组成的耐磨机构,在使用时,使用者可以将固定板上的连接块与线束插头上的固定套相对应插入,固定板连同耐磨套的位置随即被固定完成,线束被保护在耐磨套内,从而在的过程中避免线束因较大弯折产生磨损,防磨损的效果较好,实用性较强。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的耐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的防水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线束插口;2、线束插头;3、防水机构;31、密封壳;32、凹陷橡胶块;33、橡胶凸起;4、耐磨机构;41、固定板;42、耐磨套;43、连接块;44、固定套;5、凸起条;6、连接头;7、凸起槽;8、连接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如图1-4所示,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包括线束插口1和线束插头2,线束插口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水机构3,线束插头2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耐磨机构4,线束插头2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条5,线束插头2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头6,线束插口1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槽7,防水机构3包括密封壳31,密封壳3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凹陷橡胶块32,凹陷橡胶块32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凸起33。密封壳31与凹陷橡胶块32之间为固定连接,橡胶凸起33与凹陷橡胶块32之间为固定连接,橡胶凸起33的数量为四组,凹陷橡胶块32的大小与线束插口1相匹配,橡胶凸起33的大小与凸起槽7的槽口大小完全吻合,有利于线束构件之间连接的温和效果。耐磨机构4包括固定板41,固定板41的后端设置有耐磨套42,固定板4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块43,连接块43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套44,有利于线束构件之间连接的稳定效果。固定板41与耐磨套42之间为固定连接,连接块43与固定板41之间为固定连接,连接块43和固定套44的数量均为四组,连接块43的大小与固定套44的大小相吻合,固定套44与线束插头2外表面之间为固定连接,耐磨套42贯穿于固定板41,有利于线束构件之间连接问的吻合和稳定性。凸起条5与线束插头2之间为固定连接,凸起条5的大小与凸起槽7的大小完全吻合,连接头6与线束插头2之间为固定连接,连接头6的数量为十组,连接头6呈阵列分布,有利于线束构件之间的连接吻合性。线束插口1的内部设置有连接槽8,连接槽8槽口的数量为十组,连接槽8与连接头6一一对应,线束插口1与线束插头2相匹配,有利于线束的的连接效果。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在需要使用线束时,使用者可以将线束插口1端口上的密封壳31向外拉,凹陷橡胶块32与橡胶凸起33随即被拉出,使用者即可将线束的插头接口插入线束插口1内,在线束使用完成后,使用者可以将线束的插头端口拔出,再将防水机构3的橡胶凸起33对准线束插口1的凸起槽7,再向内推动密封壳31,即可完成防水机构3与线束插口1之间的连接,避免了因水分的侵入导致线束发生损坏,有效的加强了线束接口处的防水性效果,同时使用者将连接块43与线束插头2上的固定套44相对应插入,固定板41连同耐磨套42的位置随即被固定完成,线束被保护在耐磨套42内,从而在的过程中避免线束因较大弯折产生磨损,防磨损的效果较好,使用的效果较好。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包括线束插口(1)和线束插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插口(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水机构(3),所述线束插头(2)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耐磨机构(4),所述线束插头(2)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条(5),所述线束插头(2)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头(6),所述线束插口(1)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槽(7),所述防水机构(3)包括密封壳(31),所述密封壳(3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凹陷橡胶块(32),所述凹陷橡胶块(32)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凸起(33)。/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包括线束插口(1)和线束插头(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束插口(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防水机构(3),所述线束插头(2)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耐磨机构(4),所述线束插头(2)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条(5),所述线束插头(2)的后端外表面设置有连接头(6),所述线束插口(1)的外表面设置有凸起槽(7),所述防水机构(3)包括密封壳(31),所述密封壳(31)的前端外表面设置有凹陷橡胶块(32),所述凹陷橡胶块(32)的外表面设置有橡胶凸起(3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壳(31)与凹陷橡胶块(32)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凸起(33)与凹陷橡胶块(32)之间为固定连接,所述橡胶凸起(33)的数量为四组,所述凹陷橡胶块(32)的大小与线束插口(1)相匹配,所述橡胶凸起(33)的大小与凸起槽(7)的槽口大小完全吻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耐磨损的工程车辆用电子线束,其特征在于:所述耐磨机构(4)包括固定板(41),所述固定板(41)的后端设置有耐磨套(42),所述固定板(4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方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腾宝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