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成组效率软包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4800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成组效率软包电池模组,包括有多个单体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两个分别设置于电池模组两端的端板、两个分别设置于电池模组两侧的侧板、分别设置于电池模组顶端和底端的顶板和底板,底板和两个侧板组成U形外框,U形外框是由一体化冲压折弯而成,顶板和U形外框上均开设有减重孔,两个端板、U形外框和顶板采用搭接拼焊方式相互连接形成电池模组的壳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不牺牲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安全性的基础上,以机械性能仿真结果为佐证,通过结构的优化设计、零部件减重设计,在整体的轻量化设计和零部件装配固定优化的基础上实现能量密度的提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成组效率软包电池模组
本技术涉及软包电池模组
,具体是一种高成组效率软包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由于电动乘用车对电池系统的能量密度要求较高,在现有的乘用电动汽车市场上仍然是以三元电池系统为主,但近来由于补贴的退坡和磷酸铁锂电池高安全和低成本的属性,搭载磷酸铁锂电池系统的乘用车也愈来愈多。但是,磷酸铁锂电池能量密度相比三元电池能量密度偏低,磷酸铁锂电池系统相比于三元系统普遍能量密度偏低,这也成为限制磷酸铁锂电池在乘用车上应用的主要瓶颈。现有的乘用车电池系统大多能量密度在140Wh/kg到160Wh/kg之间,高于160Wh/kg的电池系统皆为三元电池的天下,现有磷酸铁锂电池系统能量密度高于140Wh/kg相对较少,大于150Wh/kg的更是凤毛麟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高成组效率软包电池模组,在不牺牲电池模组的结构强度和可靠性安全性的基础上,以机械性能仿真结果为佐证,通过结构的优化设计、零部件减重设计,在整体的轻量化设计和零部件装配固定优化的基础上实现能量密度的提高。本技术的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成组效率软包电池模组,包括有多个单体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两个分别设置于电池模组两端的端板、两个分别设置于电池模组两侧的侧板、分别设置于电池模组顶端和底端的顶板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和两个侧板组成U形外框,所述的U形外框是由一体化冲压折弯而成,所述的顶板和U形外框上均开设有减重孔,所述的U形外框、顶板和两个端板采用搭接拼焊方式连接成电池模组的壳体。/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519 CN 20202085902961.一种高成组效率软包电池模组,包括有多个单体电芯组成的电池模组、两个分别设置于电池模组两端的端板、两个分别设置于电池模组两侧的侧板、分别设置于电池模组顶端和底端的顶板和底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底板和两个侧板组成U形外框,所述的U形外框是由一体化冲压折弯而成,所述的顶板和U形外框上均开设有减重孔,所述的U形外框、顶板和两个端板采用搭接拼焊方式连接成电池模组的壳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成组效率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U形外框的两个侧板上均开设有呈矩阵分布的第一减重孔,所述的U形外框的底板上且邻近两端的位置均设置有一排第二减重孔,所述的U形外框的底板上位于两排第二减重孔之间设置有多个用于观察胶水流动的观察小孔,所述的U形外框的底板上邻近四个拐角处均设置有螺栓连接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成组效率软包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顶板上开设有呈矩阵分布的第三减重孔,所述的顶板的下端面上且邻近两个侧板的位置处均设置有两条凸出的横向焊接筋,所述的顶板的下端面上位于两条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鲁恒飞林志宏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