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孔表面划痕测量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2777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内孔表面划痕测量机构,属于测量技术领域,该测量机构包含固定板、安装在固定板上的旋转台和竖直移动台,旋转台内设置有编码器,竖直移动台上设有竖直固定部、竖直移动部,在竖直固定部的侧壁上固定有光栅尺,在竖直移动部上固定有光栅测头,竖直移动部朝向旋转台的一侧安装有调整移动块和彩色共焦测头组件,彩色共焦测头组件包括一连接块、色散镜头、直角棱镜,直角棱镜紧贴色散镜头端面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对彩色共焦测头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合理设计,以及保持色彩共焦测头组件位置、高度光栅位置、旋转台编码位置的三者同步触发使用,使色彩共焦测头组件测量采集数据时噪点减少,能够得到更精准的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内孔表面划痕测量机构
本技术涉及测量
,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彩色共焦的内孔表面划痕测量机构。
技术介绍
在管件、阀及其他连接结构中,对工件的内孔表面质量要求十分高,特别是船舶、汽车、交通能源、航天航空、军工等行业,由于工件的重要作用使其在质量检测方面需要严格把关,在实现本技术过程中,专利技术人发现现有技术中,传统的内孔检测方法多为人工操作,效率比较低、检测的质量结果无法保证,也有采用内窥镜式的方式来对内孔工件表面进行检测,通过镜头前端的LED灯照明后拍摄图像,由工人观察图像去判断工件内孔表面的划痕情况,同样的效率不高,检测精度受灯光照明影响及人工判断影响,其检测结果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孔表面划痕测量机构,以解决现有工件内孔检查设备存在的检测效率低、检测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内孔表面划痕测量机构,该测量机构包含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旋转台和竖直移动台,所述旋转台用于放置并旋转内孔工件,在所述旋转台内设置有编码器,所述竖直移动台上设有竖直设立的竖直固定部及可沿所述竖直固定部上下移动的竖直移动部,在所述竖直固定部的侧壁上固定有光栅尺,在所述竖直移动部上固定有光栅测头,所述光栅尺与所述竖直移动部的运行轨迹相平行,所述竖直移动部朝向所述旋转台的一侧安装有调整位移台和彩色共焦测头组件,所述彩色共焦测头组件包括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有色散镜筒,所述色散镜筒中具有色散镜头,在所述色散镜筒的下方固定有直角棱镜,所述直角棱镜紧贴所述色散镜头端面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进一步的,所述竖直固定部为直线电机定子、所述竖直移动部为直线电机动子。进一步的,所述调整位移台包括调整固定块、调整移动块,所述调整固定块固定在所述竖直移动部上,所述调整移动块可调得安装在所述调整固定块上,所述调整固定块和调整移动块上设有用于调整的调整螺丝,所述连接块安装在所述调整移动块上。更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上开设有一安装槽。进一步的,所述竖直移动部的侧边安装有限位块,所述竖直固定部的侧边与所述限位块相对应的位置安装有上限块和下限块。更进一步的,所述竖直固定部的上端及下端朝向所述竖直移动部的位置处设置有缓冲块,所述缓冲块为圆柱结构。采用上述本技术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的一种内孔表面划痕测量机构,可以调节调整移动块使色散镜筒位于内孔工件的中心轴线上,竖直移动部带动彩色共焦测头组件向下位移的同时旋转台带动内孔工件旋转,测量光束通过直角棱镜折射到内孔工件的孔壁上,然后通过保持色彩共焦测头组件位置触发、高度光栅位置、旋转台编码位置的三者同步,实现对内孔的点云数据采集,高速扫描内孔表面生产点云数据,再通过点云数据处理分析内孔划痕,即可以完成内孔工件的内孔表面划痕测量作业,通过对彩色共焦测头组件的安装位置、本身结构的合理设计,使色彩共焦测头组件测量采集数据时噪点减少,能够得到更精准的数据。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装配好内孔工件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中调整位移台及彩色共焦测头组件的组合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彩色共焦测头组件的立体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中彩色共焦测头组件的主视图。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列表如下:1-固定板;2-旋转台;3-竖直移动台;31-竖直固定部;311-上限块;312-下限块;313-缓冲块;32-竖直移动部;321-限位块;4-光栅尺;5-光栅测头;6-彩色共焦测头组件;61-连接块;611-安装槽;62-色散镜筒;63-直角棱镜;7-调整移动块;71-调整固定块;72-调整移动块;73-调整螺丝。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专利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专利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专利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如图1到图6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内孔表面划痕测量机构,该测量机构包含固定板1、安装在固定板1上的旋转台2和竖直移动台3,旋转台2用于放置并旋转内孔工件,在旋转台2内设置有编码器(编码器未在图中示出),竖直移动台3上设有竖直设立的竖直固定部31及可沿竖直固定部31上下移动的竖直移动部32,在竖直固定部31的侧壁上固定有光栅尺4,在竖直移动部32上固定有光栅测头5,光栅尺4与竖直移动部32的运行轨迹相平行,竖直移动部32上下移动时光栅测头5始终位于光栅尺4的刻度面上方,在竖直移动部32朝向旋转台2的一侧安装有位移台和彩色共焦测头组件6,彩色共焦测头组件6包括一连接块61,连接块61上固定有色散镜筒62,色散镜筒62中具有色散镜头(色散镜头未在图中示出),在色散镜筒62的下方固定有直角棱镜63,直角棱镜63紧贴色散镜头端面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通过调节调整移动块727,可以调节彩色共焦测头组件6中的色散镜筒62能够位于内孔工件的中心轴线上,当旋转台2带动内孔工件旋转时,在内孔工件内的彩色共焦测头组件6能够均匀地扫描内孔表面,为后续的数据处理、分析提供良好的数据参数。在应用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内孔表面划痕测量机构进行实际测量时,将内孔工件放置到旋转台2上由旋转台2夹紧,然后调节调整移动块727使色散镜筒62位于内孔工件的中心轴线上,竖直移动部32带动彩色共焦测头组件6向下位移的同时旋转台2带动内孔工件旋转,测量光束通过直角棱镜63折射到内孔工件的孔壁上,然后通过保持彩色共焦测头组件6位置触发、高度光栅位置、旋转台2编码位置的三者同步,实现对内孔的点云数据采集,高速扫描内孔表面生产点云数据,再通过点云数据处理分析内孔划痕,即可以完成内孔工件的内孔表面划痕测量作业,通过对彩色共焦测头组件6的安装位置、本身结构的合理设计,使色彩共焦测头组件测量采集数据时噪点减少,能够得到更精准的数据。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彩色共焦测头组件6是利用特制的彩色编码镜头使可见光产生轴向色散输出,并经由光谱解析器解析共焦回传光波讯号,最后透过波长与位移转换曲线计算出工件位移量测值,彩色共焦测头组件6、编码器、光栅测头5以及这些用电设备与电源的连接关系、计算控制方式等,都属于现有技术,因此在本文不做具体介绍在上述实施例中,竖直固定部31为直线电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内孔表面划痕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测量机构包含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旋转台和竖直移动台,所述旋转台用于放置并旋转内孔工件,在所述旋转台内设置有编码器,所述竖直移动台上设有竖直设立的竖直固定部及可沿所述竖直固定部上下移动的竖直移动部,在所述竖直固定部的侧壁上固定有光栅尺,在所述竖直移动部上固定有光栅测头,所述光栅尺与所述竖直移动部的运行轨迹相平行,所述竖直移动部朝向所述旋转台的一侧安装有调整位移台和彩色共焦测头组件,所述彩色共焦测头组件包括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有色散镜筒,所述色散镜筒中具有色散镜头,在所述色散镜筒的下方固定有直角棱镜,所述直角棱镜紧贴所述色散镜头端面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内孔表面划痕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该测量机构包含固定板、安装在所述固定板上的旋转台和竖直移动台,所述旋转台用于放置并旋转内孔工件,在所述旋转台内设置有编码器,所述竖直移动台上设有竖直设立的竖直固定部及可沿所述竖直固定部上下移动的竖直移动部,在所述竖直固定部的侧壁上固定有光栅尺,在所述竖直移动部上固定有光栅测头,所述光栅尺与所述竖直移动部的运行轨迹相平行,所述竖直移动部朝向所述旋转台的一侧安装有调整位移台和彩色共焦测头组件,所述彩色共焦测头组件包括一连接块,所述连接块上固定有色散镜筒,所述色散镜筒中具有色散镜头,在所述色散镜筒的下方固定有直角棱镜,所述直角棱镜紧贴所述色散镜头端面并通过螺钉进行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孔表面划痕测量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直固定部为直线电机定子、所述竖直移动部为直线电机动子。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延磊周春卿
申请(专利权)人:昆山尚瑞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