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偏心度调节结构及减震器检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2345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偏心连接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偏心度调节结构,其包括包括转轮和偏心轴,转轮沿直径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块,偏心轴与滑块转动连接;转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滑块沿转轮直径方向滑动的油缸,油缸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活塞固定有伸缩杆,伸缩杆穿出油缸与滑块固定连接,油缸设置有用于调节活塞位置以及固定活塞位置的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减震器检测装置,包括底座,滑动设置于底座的检测台,底座还设置有上述偏心度调节结构,偏心度调节结构的偏心轴远离转轮的一端与检测台转动连接,底座还设置有用于驱动转轮转动的驱动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以在不停止机工作的情况下调节偏心轴和转轮的偏心度,调节速度较快。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偏心度调节结构及减震器检测装置
本技术涉及偏心连接
,尤其是指一种偏心度调节结构及减震器检测装置。
技术介绍
减震器(Absorber),是用来抑制弹簧吸震后反弹时的震荡及来自路面的冲击。广泛用于汽车,为加速车架与车身振动的衰减,以改善汽车的行驶平顺性。减震器出厂前需要对其性能进行检测试验,试验结果可以直接检查出减震器性能的好环,是保障车辆安全可靠性。在测试中,应对减震器一端施加标准简谐运动激励,在此基础上检测减震器的示功特性、速度特性等。目前的一般的减震器检测装置激励方式主要采用电机为动力源,电机输出轴连接转轮,转轮偏心连接偏心轴,偏心轴远离转轮的一端连接试验台,通过改变偏心轴与转轮连接的偏心度从而调节激振频率。但是,在调节激振频率时,需要停止电机,然后拆卸下偏心轴再重新安装到其他位置,调整速度非常慢,无法做到不停机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一种偏心度调节结构,可以在电机不停机的情况下快速调节转轮和偏心轴之间的偏心度。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r>一种偏心度调节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偏心度调节结构,包括转轮和偏心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沿直径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偏心轴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转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转轮直径方向滑动的油缸,所述油缸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穿出所述油缸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油缸设置有用于调节活塞位置以及固定活塞位置的调节组件。/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偏心度调节结构,包括转轮和偏心轴,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沿直径方向滑动连接有滑块,所述偏心轴与所述滑块转动连接;所述转轮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滑块沿转轮直径方向滑动的油缸,所述油缸内滑动连接有活塞,所述活塞固定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穿出所述油缸与所述滑块固定连接,所述油缸设置有用于调节活塞位置以及固定活塞位置的调节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偏心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轮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转轮的中轴线上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靠近转轮的一端位于所述转轮的内腔内,所述转轴中空设置且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回转接头和第二回转接头,所述第一回转接头位于所述转轮的内腔内;所述活塞将油缸分隔为第一油室和第二油室,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用于对第一油室进油或者排油的第一油路和用于对第二油室进油或者排油的第二油路,所述第一油路、第二油路通过第一回转接头和第二回转接头穿出所述转轴,所述第一油路、第二油路连接有油泵,所述油泵用于控制第一油路和第二油路输或者油排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偏心度调节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油路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油室的第一油阀、连接在第一油阀和第一回转接头之间的第一油管、连接在第一回转接头和第二回转接头之间的第二油管、...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波刘海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中志融创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