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环冷机水槽清理及水循环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71578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环冷机水槽清理及水循环装置,属于环冷机设备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环冷机水槽需人工进行清理和补水的操作效率慢且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冷机水槽清理及水循环装置,它包括设置在水密封槽内的用于监测淤泥厚度的淤泥监测器,淤泥监测器与PLC控制器连接,水密封槽的底部与收集机构连接,收集机构通过排水电磁阀与过滤机构连接,过滤机构通过电动泵与水密封槽连接,排水电磁阀和电动泵均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淤泥监测器监测水密封槽内淤泥厚度并且完成自动清理的工作,效率快,且淤泥和水的混合物在过滤机构中完成分离,将水通过电动泵送入到水密封槽内进行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成本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环冷机水槽清理及水循环装置
本技术属于环冷机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环冷机水槽清理及水循环装置。
技术介绍
液密封环冷机在烧结球团生产中起到关键的冷却和氧化作用。环冷机上部分台车与集气罩连接,下部分回转装置插入液密封水槽中,水槽中注入一定量水后,从而达到密封烟气的作用。但在环冷机运转过程中,微细散料及粉尘不可避免的随着气体进入水槽中,粉尘会沉积在水槽中,当淤泥沉积太多,水槽中密封板阻力增大,从而影响环冷机正常运行。同时。由于气体的波动和液气平衡关系,水槽中的液体会随着鼓风机风道内气压变化,导致水从水槽的外槽溢出,这样必须进行及时补水,以免气体泄漏,造成环冷机漏风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也进行了相应的改进,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1310012773.7,公开日为2013年4月17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环冷机液槽清淤装置,用于环形液槽和门型密封装置构成的液密封,所述环形液槽的底板上开有清淤口,在所述清淤口下方设置有与其连通的集灰槽;所述门型密封装置的外侧板和内侧板的下沿分别铰接有沿周向依次设置的若干块刮灰板,所述刮灰板配置成:每块所述刮灰板的铰点至刮灰板下缘的长度,大于所述铰点至所述环形液槽的底板上表面的高度。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需要人工通过清灰门进行清理,耗时耗力并在环冷机下方工作,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当集灰槽中淤泥伴随水清理后,水槽中水减少,没有设置及时补水装置,需要人工或者其他方式补水,增加了水资源的浪费。又如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820067459.3,公开日为2009年3月25日,该专利公开了一种自动清理式环冷机内外环水封槽,包括水封槽,进水管,出水管,水封槽设水位检测仪,进水管路上设置进水电磁阀,水位检测仪的控制触点串联在进水电磁阀的供电回路;出水管与渣浆泵连接,伸进水封槽的鼓风管通过电磁阀与反吹鼓风机连接。进水电磁阀、反吹鼓风机和渣浆泵的最后控制连接到一套用来处理逻辑控制和信号判别的PLC处理器。反吹鼓风机和渣浆泵控制设定为同时并定时工作方式。该专利的不足之处在于:虽然解决了水槽中淤泥清理,并注入新水,但是循环工作时间较长,并且消耗大量水资源,装置中电气连锁较为复杂,维护成本较高,不利于装置的生产化。
技术实现思路
1、要解决的问题针对现有技术中环冷机水槽需人工进行清理和上水的操作效率慢且人工成本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环冷机水槽清理及水循环装置。本技术通过淤泥监测器监测水密封槽内淤泥厚度并且完成自动清理的工作,效率快,节省人工成本;且淤泥和水的混合物在过滤机构中完成分离,将水通过电动泵送入到水密封槽内进行循环使用,节约水资源。2、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环冷机水槽清理及水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水密封槽内的用于监测淤泥厚度的淤泥监测器,淤泥监测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水密封槽的底部与收集机构连接,收集机构通过排水电磁阀与过滤机构连接,过滤机构通过电动泵与水密封槽连接,排水电磁阀和电动泵均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自动化操作,减少人力投入成本,整体结构简单,易于维修。更进一步的,所述水密封槽被环冷机分为左水密封槽体和右水密封槽体,左水密封槽体内的底部和右水密封槽体内的底部均设置有淤泥监测器,左水密封槽体的底部和右水密封槽体的底部均设置有收集机构,左水密封槽体和右水密封槽体均通过管路与电动泵连接。保证水密封槽的正常工作,提高淤泥清理和补水效率。更进一步的,所述收集机构为集成漏斗。结构简单,易于安装和拆卸,维修方便。更进一步的,集成漏斗的内壁设置有防腐层。减缓集成漏斗的磨损,提高集成漏斗的使用寿命。更进一步的,所述过滤机构包括与收集机构连接的入口,与电动泵连接的出口,且过滤机构内部设置有压差开关,过滤机构底部设置有排污口和排污口电磁阀,排污口电磁阀与压差开关电连接。保证过滤机构的正常进行。更进一步的,述过滤机构为筒式过滤器。结构简单,过滤性能好。更进一步的,水密封槽内设置有注水口,注水口处设置有水位监测器,水位监测器与PLC控制器电连接。自动化操作,便于实时监控补水的量。更进一步的,水位监测器的外表面和淤泥监测器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保护罩。提高二者的使用寿命,避免受到外界环境干扰。3、有益效果相比于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技术通过水密封槽内的淤泥监测器实时监测淤泥厚度并反馈给PLC控制器,当淤泥厚度过高影响水密封槽工作时PLC控制器工作驱动排水电磁阀和电泵工作,水密封槽内的淤泥和水的混合物通过收集机构进入到过滤机构中完成水和淤泥的分离,对水密封槽进行清理;并且将过滤机构中的水通过电泵送入到水密封槽中完成补水操作,循环利用水资源,减少资源的浪费;整个装置不仅能自动清除水密封槽内的淤泥还能自动完成补水操作,整个过程自动化减少人工成本,并且工作效率和安全性能较高;(2)本技术在左右水密封槽体内均设置有淤泥监测器,且左右水密封槽体底部均设置有收集装置,左右水密封槽体均通过管路与电动泵连接,使得整个环冷机水槽清理及水循环装置工作效率快,避免水密封槽出现局部淤泥堵塞无法排除和局部水较少的情况,进一步保证了水密封槽的正常工作性能;(3)本技术所述的收集机构为集成漏斗,集成漏斗结构简单且不易发生淤泥的堵塞,成本也较低,具有较高的经济实用性;并且在集成漏斗的内壁设置有防腐层,因淤泥长期与集成漏斗接触,防腐层的设置减缓淤泥对集成漏斗内壁的腐蚀,进一步提高集成漏斗的使用寿命,降低装置的维修成本;(4)本技术在过滤机构内部设置有压差开关,过滤机构完成淤泥和水的分离,当过滤机构内部淤泥过多时会阻碍过滤机构正常工作,因此压差开关对过滤机构内进出口的压力进行检测,当淤泥过多时压差开关将信号反馈给排污口电磁阀,排污电磁阀工作使得淤泥从排污口中排出,有效保证过滤机构的正常工作;(5)本技术在水密封槽内设置有向水密封槽内补水的注水口,并且在注水口处设置有水位监测器,水位监测器监测水密封槽内水位情况并反馈给PLC控制器,当补充的水量达到一定标准时,PLC控制器工作,驱动电动泵和排水电磁阀停止工作;整个过程自动化操作,效率高,无需人工介入操作,节省人力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图;图3为本技术的电气控制示意图。图中:1、水位监测器;2、管路三通;3、电动泵;4、筒式过滤器;5、排污口电磁阀;6、排水电磁阀;7、集成漏斗;8、淤泥监测器;9、水密封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进一步进行描述。实施例1如图1、图2和图3所示,一种环冷机水槽清理及水循环装置,包括设置在水密封槽9内的用于监测淤泥厚度的淤泥监测器8,淤泥监测器8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水密封槽9的底部与收集机构连接,收集机构通过排水电磁阀6与过滤机构连接,具体的,收集机构通过管道与过滤机构连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环冷机水槽清理及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密封槽(9)内的用于监测淤泥厚度的淤泥监测器(8),淤泥监测器(8)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水密封槽(9)的底部与收集机构连接,收集机构通过排水电磁阀(6)与过滤机构连接,过滤机构通过电动泵(3)与水密封槽(9)连接,排水电磁阀(6)和电动泵(3)均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环冷机水槽清理及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设置在水密封槽(9)内的用于监测淤泥厚度的淤泥监测器(8),淤泥监测器(8)与PLC控制器电连接,水密封槽(9)的底部与收集机构连接,收集机构通过排水电磁阀(6)与过滤机构连接,过滤机构通过电动泵(3)与水密封槽(9)连接,排水电磁阀(6)和电动泵(3)均分别与PLC控制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环冷机水槽清理及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密封槽(9)被环冷机分为左水密封槽体和右水密封槽体,左水密封槽体内的底部和右水密封槽体内的底部均设置有淤泥监测器(8),左水密封槽体的底部和右水密封槽体的底部均设置有收集机构,左水密封槽体和右水密封槽体均通过管路与电动泵(3)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环冷机水槽清理及水循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收集机构为集成漏斗(7)。


4.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修文张洪为魏超
申请(专利权)人:马钢集团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