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金属冶炼用能耗低的转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7153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金属冶炼用能耗低的转炉,包括底板、连接机构、控制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底板的顶部,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连接机构上,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连接机构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竖板和转炉本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气缸、电磁铁、铁块和密封盖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密封盖可以自动化和转炉相互连接,避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上盖和卸盖,大大降低了劳动力,避免因盖子离转炉较远,从而导致过多热量散失,通过固定块、螺纹杆、固定板、螺纹槽、限位板和把手的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密封盖和转炉之间的密封性,大大提高了保温密封效果,从而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大大节约了成本,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金属冶炼用能耗低的转炉
本技术涉及金属冶炼
,具体为一种金属冶炼用能耗低的转炉。
技术介绍
金属冶炼时需要用到转炉,转炉是炼钢炉的一种,一般指可以倾动的圆筒状吹氧炼钢容器,炉体圆筒形,架在一个水平轴架上,可以转动。也用来炼钢,但是常见的转炉保温效果较差,转炉短时间停炉不对其采取保温密封措施,待炉衬冷却再重新投入生产时,需要较多的热量进行补充,大大提高了能耗,而且有些转炉会用一些普通的盖子进行密封,但是盖子和转炉之间不能紧密连接,从而还会造成一些温度流失,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金属冶炼用能耗低的转炉,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金属冶炼用能耗低的转炉,包括底板、连接机构、控制机构和限位机构,所述连接机构设置在底板的顶部,所述控制机构设置在连接机构上,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连接机构上;所述连接机构包括竖板和转炉本体,所述竖板安装在底板顶部的左侧,所述竖板右侧的顶部安装有横板,所述转炉本体安装在底板顶部的右侧;所述控制机构包括气缸,所述气缸设置在横板的顶部且对应转炉本体的位置,所述气缸的底部贯穿横板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气缸的底部安装有电磁铁,所述电磁铁的底部设置有铁块,所述铁块的底部安装有与转炉本体相适配的密封盖,所述密封盖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的底部贯穿转炉本体且延伸至其内部;所述限位机构包括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安装在转炉本体左右两侧的顶部,所述固定块的顶部安装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底部开设有与螺纹杆螺纹连接的螺纹槽,所述螺纹杆的顶部贯穿螺纹槽且延伸至螺纹槽的内部与螺纹槽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的表面且位于密封盖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板,所述固定板的顶部安装有把手;所述密封盖包括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顶部设置有隔热层,所述隔热层的顶部设置有耐高温层,所述耐高温层的顶部设置有耐磨层。优选的,所述电磁铁的底部与铁块的顶部相互吸合。优选的,所述密封盖的底部与转炉本体的顶部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限位板的底部与密封盖的顶部相互接触。优选的,所述固定板的底部与限位板的顶部相互接触。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气缸、电磁铁、铁块和密封盖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密封盖可以自动化和转炉相互连接,避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上盖和卸盖,大大降低了劳动力,避免因盖子离转炉较远,从而导致过多热量散失,通过固定块、螺纹杆、固定板、螺纹槽、限位板和把手的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密封盖和转炉之间的密封性,大大提高了保温密封效果,从而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大大节约了成本,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正视图的结构剖面图;图2为本技术图1中A-A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板、2连接机构、21竖板、22转炉本体、3控制机构、31气缸、32电磁铁、33铁块、34密封盖、341保温层、342隔热层、343耐高温层、344耐磨层、35密封垫、4限位机构、41固定块、42螺纹杆、43固定板、44螺纹槽、45限位板、46把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一种金属冶炼用能耗低的转炉,包括底板1、连接机构2、控制机构3和限位机构4,连接机构2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控制机构3设置在连接机构2上,限位机构4设置在连接机构2上。连接机构2包括竖板21和转炉本体22,竖板21安装在底板1顶部的左侧,竖板21右侧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横板23,转炉本体22安装在底板1顶部的右侧,横板23的顶部安装有控制器。控制机构3包括气缸31,气缸31设置在横板23的顶部且对应转炉本体22的位置,气缸31的底部贯穿横板23且延伸至其外部,气缸3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电磁铁32,电磁铁32的底部设置有铁块33,电磁铁32的底部与铁块33的顶部相互吸合,铁块3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与转炉本体22相适配的密封盖34,密封盖34的底部与转炉本体22的顶部相互接触,密封盖34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密封垫35,密封垫35的底部贯穿转炉本体22且延伸至其内部,通过设置密封垫35,大大提高了转炉本体22的密封性,控制器分别与气缸31和电磁铁32电性连接,通过气缸31、电磁铁32、铁块33和密封盖34的相互配合,从而使得密封盖34可以自动化和转炉相互连接,避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上盖和卸盖,大大降低了劳动力,避免因盖子离转炉较远,从而导致过多热量散失。限位机构4包括固定块41,固定块41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安装在转炉本体22左右两侧的顶部,固定块4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螺纹杆42,螺纹杆4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43,固定板43的底部开设有与螺纹杆42螺纹连接的螺纹槽44,螺纹杆42的顶部贯穿螺纹槽44且延伸至螺纹槽44的内部与螺纹槽44的内壁螺纹连接,螺纹杆42的表面且位于密封盖3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板45,限位板45的底部与密封盖34的顶部相互接触,固定板43的底部与限位板45的顶部相互接触,固定板43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把手46,通过固定块41、螺纹杆42、固定板43、螺纹槽44、限位板45和把手46的相互配合,大大提高了密封盖34和转炉之间的密封性,大大提高了保温密封效果,从而降低了能源的消耗,大大节约了成本,给使用者带来极大的便利。密封盖34包括保温层341,保温层341的顶部设置有隔热层342,隔热层342的顶部设置有耐高温层343,耐高温层343的顶部设置有耐磨层344,通过设置保温层341和隔热层342,大大提高了密封盖34的保温隔热效果,避免了热量的流失,通过设置耐高温层343,大大提高了密封盖34的耐高温性能,通过设置耐磨层344,大大提高了密封盖34的耐磨性,大大提高了密封盖34的使用寿命。使用时,当转炉本体22停炉时,通过控制器启动气缸31,气缸31带动电磁铁32和铁块33向下运动,铁块33带动密封盖34和密封垫35向下运动,从而使得密封盖34和转炉本体22相互接触,然后通过控制器关闭电磁铁32,从而使得电磁铁32和铁块33不在吸合,然后通过控制器启动气缸31恢复初始状态,大大节约了能耗,然后先向上拉动限位板45,当限位板45运动到密封盖34的上方时,转动限位板45至180度,从而使得限位板45的底部与密封盖34的顶部相互接触,然后转动把手46,把手46带动固定板43旋转运动,固定板43通过螺纹槽44向下旋转运动,从而起到了挤压限位板45的效果,从而使得密封盖34和转炉本体22可以紧密接触,大大降低了热量的散失。综上所述:该金属冶炼用能耗低的转炉,通过气缸31、电磁铁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金属冶炼用能耗低的转炉,包括底板(1)、连接机构(2)、控制机构(3)和限位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控制机构(3)设置在连接机构(2)上,所述限位机构(4)设置在连接机构(2)上;/n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竖板(21)和转炉本体(22),所述竖板(21)安装在底板(1)顶部的左侧,所述竖板(21)右侧的顶部安装有横板(23),所述转炉本体(22)安装在底板(1)顶部的右侧;/n所述控制机构(3)包括气缸(31),所述气缸(31)设置在横板(23)的顶部且对应转炉本体(22)的位置,所述气缸(31)的底部贯穿横板(23)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气缸(31)的底部安装有电磁铁(32),所述电磁铁(32)的底部设置有铁块(33),所述铁块(33)的底部安装有与转炉本体(22)相适配的密封盖(34),所述密封盖(34)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垫(35),所述密封垫(35)的底部贯穿转炉本体(22)且延伸至其内部;/n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固定块(41),所述固定块(41)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安装在转炉本体(22)左右两侧的顶部,所述固定块(41)的顶部安装有螺纹杆(42),所述螺纹杆(4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43),所述固定板(43)的底部开设有与螺纹杆(42)螺纹连接的螺纹槽(44),所述螺纹杆(42)的顶部贯穿螺纹槽(44)且延伸至螺纹槽(44)的内部与螺纹槽(44)的内壁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42)的表面且位于密封盖(34)的顶部活动连接有限位板(45),所述固定板(43)的顶部安装有把手(46);/n所述密封盖(34)包括保温层(341),所述保温层(341)的顶部设置有隔热层(342),所述隔热层(342)的顶部设置有耐高温层(343),所述耐高温层(343)的顶部设置有耐磨层(34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金属冶炼用能耗低的转炉,包括底板(1)、连接机构(2)、控制机构(3)和限位机构(4),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机构(2)设置在底板(1)的顶部,所述控制机构(3)设置在连接机构(2)上,所述限位机构(4)设置在连接机构(2)上;
所述连接机构(2)包括竖板(21)和转炉本体(22),所述竖板(21)安装在底板(1)顶部的左侧,所述竖板(21)右侧的顶部安装有横板(23),所述转炉本体(22)安装在底板(1)顶部的右侧;
所述控制机构(3)包括气缸(31),所述气缸(31)设置在横板(23)的顶部且对应转炉本体(22)的位置,所述气缸(31)的底部贯穿横板(23)且延伸至其外部,所述气缸(31)的底部安装有电磁铁(32),所述电磁铁(32)的底部设置有铁块(33),所述铁块(33)的底部安装有与转炉本体(22)相适配的密封盖(34),所述密封盖(34)的底部安装有密封垫(35),所述密封垫(35)的底部贯穿转炉本体(22)且延伸至其内部;
所述限位机构(4)包括固定块(41),所述固定块(41)的数量为两个且对称安装在转炉本体(22)左右两侧的顶部,所述固定块(41)的顶部安装有螺纹杆(42),所述螺纹杆(42)的顶部设置有固定板(4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留善
申请(专利权)人:砀山智联节能塑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