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公开具有流量均布功能的换热器,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内具有连接在进气管与出气管间的多根换热管;设有连接在换热管与进气管间的均液管,所述均液管内具有连通各换热管的外腔室和伸入所述外腔室内并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内腔室,所述内腔室的腔壁设置有均液孔,由进气管进入的制冷工质依次通过内腔室、均液孔和外腔室后均匀进入各换热管中。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具有上述换热器的制冷器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具有流量均布功能的换热器及制冷器具
本申请涉及换热设备
,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流量均布功能的换热器及制冷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制冷器具都会使用到换热器,换热器一般可以作为冷凝器及蒸发器使用。换热器可以是通过传导、自然对流及强制风冷循环方式,将换热器中循环制冷剂的能量(热或冷能)与外界媒介(空气、水等气体或者液体)发生交换,从而使外界媒介温度变化,从而使媒介所处区域的人或物(比如食品)温度发生变化,从而实现体感舒适或者食物保鲜存储、设备适宜运行等环境。为了换得较大的换热效果,一般采用强制风冷循环以期获得较好的环境,在空调及风冷无霜冰箱等一般都用强制对流模式的换热器。换热器是一根制冷管路,制冷剂从一端流进从另一端流出,并且在制冷管路上铺设翅片11,以便获得较大传热面积来增大换热效果。为实现换热媒介的均匀分配,公开号为CN105020940A的专利申请文件提供一种可均匀分配制冷剂流量的微通道换热器,利用带孔的均流板实现工质均匀分配。本申请提供一种改进的技术方案,为使制冷工质进入换热管内均匀分布。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具有流量均布功能的换热器,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内具有连接在进气管与出气管间的一根或多根并联换热管;设有连接在换热管与进气管间的均液管,所述均液管内具有连通各换热管的外腔室和伸入所述外腔室内并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内腔室,所述内腔室的腔壁设置有均液孔,由进气管进入的制冷工质依次通过内腔室、均液孔和外腔室后均匀进入各换热管中。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末段伸入外腔室中,伸入外腔室的进气管段内空间为所述的内腔室,均液孔分布在进气管管壁上。优选的,伸入外腔室内的进气管端部封闭,均液管上具有配合所述进气管进入的插口。优选的,所述插口处设有限位止口,进气管的外壁上具有与限位止口配合的止位凸起。优选的,所述均液管为双层套管结构,内腔室位于内管中,外腔室位于内管与外管间,与进气管连通的进口直接通入内腔室。优选的,所述均液孔的直径为0.25~0.5mm或为所述换热管直径的1/10~1/2。优选的,所述均液管上设有用于连接各换热管的接口,所述接口的内径比管热管的外径大0.05~0.15mm。优选的,所述接口的边缘设有沉入外腔室中的内翻边,所述内翻边呈锥筒形,直径随伸入外腔室内的深度逐渐收缩。优选的,所述的换热管与出气管间设置有汇液管,所述汇液管与均液管的结构相同。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制冷器具,所述制冷器具内具有上述的换热器。所述制冷器具是指用于制冷剂通过换热器与空气、水等介质实现能量交换的器具或设备,特指空调(含家用和商用)、家用电冰箱和冷柜、商用冷柜、商用展示柜及售卖机、空气能热水器等等,不仅限上述枚举。本申请中,由进气管进入的制冷工质,为实现制冷工质在各换热管内均匀分布,设置改进结构的均液管,通入的制冷工质先进入内腔室中缓冲,在经均液孔进入外腔室并均流入各换热管中。附图说明图1为换热器的结构图;图2为图1中换热器的三视图,a图为右视图,b图为正视图,c图为左视图;图3为换热器各零件的装配关系图图4为均液管的剖视图;图5为均液管的结构图;图6为另一实施例中均液管的结构图;图7为进气管的结构图;图8为另一实施例中均液管与进气管的装配图;图9为换热管的布置图;图10为换热管的另一布置图。具体实施方式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申请,但是,本申请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申请并不限于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本文中所涉及的方位词“上”、“下”、“左”和“右”,是以对应附图为基准而设定的,可以理解,上述方位词的出现并不限定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在本申请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如图1-2所示,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进气管2、出气管3、风机支架4、均液管5、汇液管6和换热管7。进气管2与均液管5相连接,汇液管6与换热器本体1中的一根或多根换热管7相连接,汇液管6与出气管3相连接,所有上述连接所构成的部件安装在风机支架4上,其中风机支架4用于安装强制风冷循环的风机(换热器管路制冷剂进行能量交换如果是水等液体,风机在本专利所述中为泵,风在本专利所述中为水等液体)。所述的换热器除了换热器本体自身管路(换热管7)存在并联方式外,制冷剂在一个循环内在流动时进气管2、均液管5、换热器本体1、汇液管6和出气管3时都是串联流动,不会重复或者分段再次进出多次。如图3所示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换热器,具有流量均布功能,换热器本体1内的多根换热管7连接在进气管2与出气管3间,均液管5连接在进气管2与各换热管7间。所述均液管5内具有连通各换热管7各并联管路的外腔室52和伸入外腔室52内并与进气管2连通的内腔室51,所述内腔室51的腔壁设置有均液孔53,由进气管进入的制冷工质依次通过内腔室51、均液孔53和外腔室52后均匀进入各换热管各并联管路中。制冷剂通过进气管2进入均液管5,将制冷剂均匀分布在换热器本体1的一根或多根管路(换热管7)中,制冷剂流经换热器本体1通过与风机提供的风进行热交换,制冷剂通过热交换获得能量后流进汇液管5,并随之通过出气管3流出换热器。进一步的,在有一根换热管7时,所述均液管5主要用于防止气液两相进入,使进入的是液体或气体工质。本实施例中,所述的均液管5能够使进气管2中的制冷剂均匀地实现流量分布,流入换热器本体1的换热管(换热管7)各并联管路中,防止制冷剂直接冲进换热器本体1的换热管中和产生制冷剂涡旋而产生的分布不均问题。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6所示,进气管2的末段伸入外腔室52中,伸入外腔室52的进气管段内空间为所述的内腔室51,均液孔53分布在进气管2管壁上。在该实施例中,以伸入所述均液管5的进气管末段21内空间作为内腔室51,进气管端部2封闭,均液管5上具有配合所述进气管2进入的插口54。由于端部实现封堵,制冷剂在进气管2流动时不会直接冲出进气管,而是从端部的均液孔53流出,从而实现制冷流动的稳定及均布。均液孔53的直径为0.25~0.5mm,均液孔53的直径与换热器本体02的换热管的内径相关联,均液孔53是换热器本体02的换热管的内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具有流量均布功能的换热器,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内具有连接在进气管与出气管间的一根或多根并联换热管;其特征在于:/n设有连接在换热管与进气管间的均液管,所述均液管内具有连通各换热管的外腔室和伸入所述外腔室内并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内腔室,所述内腔室的腔壁设置有均液孔,由进气管进入的制冷工质依次通过内腔室、均液孔和外腔室后均匀进入各换热管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具有流量均布功能的换热器,包括进气管、出气管和换热器本体,所述换热器本体内具有连接在进气管与出气管间的一根或多根并联换热管;其特征在于:
设有连接在换热管与进气管间的均液管,所述均液管内具有连通各换热管的外腔室和伸入所述外腔室内并与所述进气管连通的内腔室,所述内腔室的腔壁设置有均液孔,由进气管进入的制冷工质依次通过内腔室、均液孔和外腔室后均匀进入各换热管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流量均布功能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的末段伸入外腔室中,伸入外腔室的进气管段内空间为所述的内腔室,均液孔分布在进气管管壁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有流量均布功能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伸入外腔室内的进气管端部封闭,均液管上具有配合所述进气管进入的插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流量均布功能的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口处设有限位止口,进气管的外壁上具有与限位止口配合的止位凸起。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流量均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时红,赵云鹏,茅新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易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