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储能元件的换热系统和热管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4384900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12-31 18:41
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元件的换热系统和热管理系统。储能元件的外部设有壳体,储能元件和壳体之间形成风道,壳体内设有吹风设备和内部换热器,内部换热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换热系统还包括外部换热机组,外部换热机组包括外部换热器,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分别与外部换热器连接。本申请能够实现对储能元件的精准控温以满足单个储能元件对温度的个性化需求,在充分保证储能元件稳定运行的同时,还能实现节能,并且当部分储能元件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减少对其他元件的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元件的换热系统和热管理系统


技术介绍

1、储能元件在工作状态下通常会产生大量的热量,需要设置换热系统对其温度进行控制。储能元件的热管理系统是一种用于管理储能元件温度的系统,其可以有效控制储能元件的温度,从而提高储能元件的性能和寿命。储能元件热管理系统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监测储能元件的温度,然后根据温度变化来控制储能元件的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控制储能元件温度的目的。储能元件热管理系统在电动汽车、太阳能等储能元件板、储能及算力芯片等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2、热管理系统通常由多个传感器、控制器和执行器组成。传感器用于监测储能元件的温度,控制器根据传感器探测的温度信息来控制执行器的工作状态。执行器可以是风扇、各种冷却器或加热器等,其作用是通过吹风、冷却或加热来控制储能元件的温度。当储能元件温度过高时,控制器可以启动风扇或水泵来冷却储能元件,降低储能元件的温度。当储能元件温度过低时,控制器可以启动加热器来加热储能元件,提高储能元件的温度。

3、目前对于储能元件的控温方式一般通过储能元件与换热介质发生强制对流换热、液冷传导换热、相变传导及对流换热等几种方式来实现。但现有技术对于堆栈式放置的储能元件不能起到精准控温的作用,不能满足储能元件在充放电时对换热的个性化需求。同时对于没有换热需求的储能元件,强迫提供换热,浪费了热管理系统运行时所需的能源。


技术实现思路

1、本申请提供一种储能元件的换热系统和热管理系统,能够实现对储能元件的精准控温以满足单个储能元件对温度的个性化需求,在充分保证储能元件稳定运行的同时,还能实现节能,并且当部分储能元件发生安全事故时,能够减少对其他元件的影响。

2、本申请涉及一种储能元件的换热系统,所述储能元件的外部设有壳体,所述储能元件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壳体内设有吹风设备和内部换热器,所述内部换热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外部换热机组,所述外部换热机组包括外部换热器,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分别与所述外部换热器连接。

3、其中,在所述内部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连接管之间可以设有节流阀,并且/或者在所述内部换热器和所述外部换热器之间可以设置换向阀;所述外部换热机组还可以包括压缩机,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外部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外部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二连接管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都连接到所述换向阀,所述换向阀上还可以设有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外部换热器相连;所述外部换热机组还可以包括用于对所述外部换热器进行散热的强制对流设备;所述换热系统还可以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可以与所述吹风设备和所述外部换热机组连接,或者,所述控制器可以与所述吹风设备、所述节流阀、所述换向阀和所述压缩机连接。

4、本申请还涉及一种储能元件的热管理系统,包括如上所述的换热系统。其中,可以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探测所述储能元件的状态信息,所述控制器可以与所述吹风设备和所述外部换机组相连;至少两个的所述储能元件可以并联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5、根据本申请的一种储能元件的换热系统和热管理系统,具有以下技术优势:

6、(1)储能元件由单独的换热系统换热,在储能元件和外壳之间设有风道,能够使得储能元件的换热更加充分和均匀,而且还能够实现单独的控制,可以对每个储能元件进行个性化控制,便于系统的节能和运行的稳定,同时避免了因个别储能元件损坏而造成整体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

7、(2)通过控制器可以对换热系统内换热介质的温度、流量及换热风量进行控制,满足储能元件不同的温度需求,使得控制更加精准和有效。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储能元件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元件的外部设有壳体,所述储能元件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壳体内设有吹风设备和内部换热器,所述内部换热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部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连接管之间设有节流阀,并且/或者在所述内部换热器和所述外部换热器之间设置换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换热机组还包括压缩机,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外部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外部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二连接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都连接到所述换向阀,所述换向阀上还设有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外部换热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换热机组还包括用于对所述外部换热器进行散热的强制对流设备。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吹风设备和所述外部换热机组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还包括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吹风设备、所述节流阀、所述换向阀和所述压缩机连接。

8.一种储能元件的热管理系统,包括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系统是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热系统。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传感器,所述传感器探测所述储能元件的状态信息,所述控制器与所述吹风设备和所述外部换机组相连。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热管理系统,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的所述储能元件并联连接到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上。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储能元件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元件的外部设有壳体,所述储能元件和所述壳体之间形成风道,所述壳体内设有吹风设备和内部换热器,所述内部换热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第一连接管和第二连接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内部换热器和所述第一连接管之间设有节流阀,并且/或者在所述内部换热器和所述外部换热器之间设置换向阀。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部换热机组还包括压缩机,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压缩机的进口连接,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和所述外部换热器的进口连接,所述外部换热器的出口与第二连接管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热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和所述第二连接管的一端都连接到所述换向阀,所述换向阀上还设有两个接口,分别与所述压缩机和所述外部换热器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时红赵云鹏茅新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易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