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8907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发动机和车辆,所述的发动机包括围构形成有发动机燃烧室的发动机缸体和发动机气缸盖,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盖上装设有喷油器,所述喷油器的端部伸入所述发动机燃烧室内,且于所述发动机燃烧室的内壁上设有挡置在所述喷油器一侧的导气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发动机能够降低喷油器的温度,进而降低油雾温度,减弱发动机的爆震倾向,使燃烧更充分,同时延长喷油器的使用寿命,并能够提高发动机的热效率,降低发动机污染物的排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发动机和车辆
本技术涉及车辆零部件
,特别涉及一种发动机。本技术还涉及一种装设有该发动机的车辆。
技术介绍
发动机是车辆运行的关键零部件,其性能直接影响车辆好坏,发动机主要包括发动机缸体和发动机气缸盖,发动机缸体和发动机气缸盖之间围成有燃烧室,在发动机气缸盖上设置有分别与燃烧室连通的进气道和排气道,并在发动机气缸盖上装设有喷油器及火花塞。在喷油器可向燃烧室内喷射油液,油液与经进气道进入燃烧室内的空气混合形成油气混合气体,油气混合气体可被火花塞点燃,从而推动发动机缸体内的活塞对外做功,由于油液在燃烧过程中大量释放热量,而喷油器的端部是油液较为集中的区域,因此喷油器的端部的温度会较高,而现有喷油器端部的散热能量较差,可能会因导致喷油器的端部局部过热,提高了喷油器喷出油雾的温度,直接增加发动机的爆震倾向,同时影响喷油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发动机,以能够使喷油器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进而降低油雾温度,减弱发动机的爆震倾向,使燃烧更充分,同时提高喷油器的使用寿命。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发动机,包括围构形成有发动机燃烧室的发动机缸体和发动机气缸盖,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盖上装设有喷油器,所述喷油器的端部伸入所述发动机燃烧室内,且于所述发动机燃烧室的内壁上设有挡置在所述喷油器一侧的导气单元。进一步的,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盖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发动机燃烧室连通的进气道和排气道,所述喷油器位于所述进气道和所述排气道之间,并向靠近所述进气道的一侧倾斜设置;且所述喷油器的轴线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内的活塞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β在4°~8°之间。进一步的,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盖上装设有火花塞,所述火花塞位于所述进气道和所述排气道之间,并向靠近所述排气道的一侧倾斜设置;且所述火花塞的轴线与所述活塞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在8°~12°之间。进一步的,所述火花塞的电极中心位于所述活塞的轴线上,其中,所述电极中心为所述火花塞的正极与负极间连线的中点。进一步的,于所述活塞的顶面上构造有呈碗状的凹槽,且所述凹槽的最大深度L2在5.4~5.7m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进气道远离所述发动机燃烧室一端端面的中心点与所述发动机燃烧室的轴线之间的垂向距离L3在80~86m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发动机缸体及所述发动机气缸盖均采用铝合金材质。进一步的,所述喷油器伸入所述发动机燃烧室的长度L1在0.8~1.2mm之间。进一步的,所述导气单元包括构造在所述发动机燃烧室内壁上的凸起,所述凸起位于所述喷油器的、靠近所述进气道的一侧上,且向远离所述喷油器的方向,所述凸起的截面渐小设置。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本技术所述的发动机,通过将所述喷油器的端部设置为伸入于发动机燃烧室内,且将所述喷油器伸入发动机燃烧室内的长度L1控制在0.8mm~1.2mm之间,可在对发动机燃烧室内气体流动影响较小的同时,由发动机燃烧室内气体流动带走喷油器端部热量,降低喷油器温度,进而降低油雾温度,减弱发动机的爆震倾向,使燃烧更充分,同时提高喷油器使用寿命。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车辆,于所述车辆上装设有如上所述的发动机。本技术的车辆与上述的发动机具有相同的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附图说明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发动机结构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发动机气缸盖的仰视图;图3为图1中A处的放大图;图4为图1中B处的放大图。附图标记说明:1-发动机燃烧室,11-缸盖燃烧室,12-导气单元,2-喷油器,3-活塞,301-凹槽,4-进气道,5-排气道,6-火花塞。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一本实施例涉及一种发动机,其包括围构形成发动机燃烧室1的发动机缸体和发动机气缸盖,在发动机气缸盖上装设有喷油器2,参考图1和图3所示,该喷油器2的端部伸入发动机燃烧室1内,且在该发动机燃烧室1的内壁上设有挡置在喷油器一侧的导气单元12。发动机工作过程的示意性说明如下,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附图未完全示出发动机缸体和发动机气缸盖的结构,在发动机缸体内滑动设有活塞3,在发动机气缸盖上构造有缸盖燃烧室11,发动机缸体与发动机气缸盖扣合后,活塞3顶部空间与缸盖燃烧室11构成了发动机燃烧室1,在发动机气缸盖上还构造有进气道4和排气道5,并在进气道4和发动机燃烧室1之间装设有可构成进气道4与发动机燃烧室1通、断的进气门,在排气道5和发动机燃烧室1之间装设有可构成排气道5与发动机燃烧室1通、断的排气门,且在发动机气缸盖上装设有火花塞6。初始时,排气门隔断排气道5与发动机燃烧室1,进气道4与发动机燃烧室1连通,外部空气可通过进气道4进入发动机燃烧室1内,同时,喷油器2向发动机燃烧室1内喷射油液,油液与进入发动机燃烧室1内的空气混合形成油气混合气体,油气混合气体可被火花塞6点燃,从而推动活塞3,以对外做功;发动机燃烧室1内的油气混合气体燃烧后,进气门隔断进气道4与发动机燃烧室1,排气道5与发动机燃烧室1连通,油气混合气体燃烧产生的废气经由排气道5排出。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由于空气经由进气道4进入发动机燃烧室1时存在初始动能,使得空气可经发动机燃烧室1各侧壁、活塞3顶面的引导而在发动机燃烧室1内形成滚流,该滚流可提高空气与油液的混合效果,油液与空气混合越均匀,油液的燃烧就越充分,发动机的燃烧效率也就越高,污染物排放量也就越低。在发动机工作过程中,由于喷油器2端部的油液较为集中,因此喷油器2端部的燃烧也就较为剧烈,导致喷油器2端部的温度较高,喷油器2喷出油雾的温度也相应提高,增加了发动机的爆震倾向,同时影响喷油器2的使用寿命。本实施例中,通过将喷油器2的端部设置为伸入于发动机燃烧室1内,可通过经由进气道4进入发动机燃烧室1内的空气的流动,带走喷油器2端部的部分热量,从而降低喷油器2端部的温度,可以降低油雾温度,减弱发动机的爆震倾向,使燃烧更充分,同时延长喷油器2的使用寿命。不过,由于伸入发动机燃烧室1的喷油器2会阻挡在空气的流通路径上,可能会干扰发动机燃烧室1内的气体流向,为此,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所示,在发动机燃烧室1的内壁上设有挡置在喷油器2一侧的导气单元12。该导气单元12可构成对该处气流的导向,加快气流从此处通过的速度,减小伸入发动机燃烧室1内的喷油器2对气流的影响,并能使气流更快的带走喷油器2端部的部分热量。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参考图1和图3所示,该导气单元12具体包括构造在发动机燃烧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发动机,包括围构形成有发动机燃烧室(1)的发动机缸体和发动机气缸盖,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盖上装设有喷油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2)的端部伸入所述发动机燃烧室(1)内,且于所述发动机燃烧室(1)的内壁上设有挡置在所述端部一侧的导气单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发动机,包括围构形成有发动机燃烧室(1)的发动机缸体和发动机气缸盖,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盖上装设有喷油器(2),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油器(2)的端部伸入所述发动机燃烧室(1)内,且于所述发动机燃烧室(1)的内壁上设有挡置在所述端部一侧的导气单元。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盖上设置有分别与所述发动机燃烧室(1)连通的进气道(4)和排气道(5),所述喷油器(2)位于所述进气道(4)和所述排气道(5)之间,并向靠近所述进气道(4)的一侧倾斜设置;且所述喷油器(2)的轴线与所述发动机缸体内的活塞(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β在4°~8°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于所述发动机气缸盖上装设有火花塞(6),所述火花塞(6)位于所述进气道(4)和所述排气道(5)之间,并向靠近所述排气道(5)的一侧倾斜设置;且所述火花塞(6)的轴线与所述活塞(3)的轴线之间的夹角α在8°~12°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火花塞(6)的电极中心位于所述活塞(3)的轴线上,其中,所述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金旺张东华曹思雨屈伟张鹏韩桂苓尤伟鹏常进才苏博浩
申请(专利权)人:长城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