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震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下砌块,所述下砌块顶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定位柱,定位柱上横向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穿孔;下砌块上部搭接有上砌块,上砌块和下砌块相向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上砌块左右两部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浇铸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混凝土砌块分为上砌块和下砌块,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砌块在搬运时费时费力的情况,上下砌块在配合插接后,通过在浇铸口内浇铸矿渣浇铸层,与定位柱配合固定好砌块,更加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震加气混凝土砌块
本技术涉及混凝土砌块
,具体为一种抗震加气混凝土砌块。
技术介绍
目前,加气混凝土砌块作为一种新型建筑材料,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墙面、支撑面中,加气混凝土砌块中具有五书微小、独立且均匀分布的气孔结构,可以形成质量较轻、强度较高,并且具有良好的保温隔热、隔音性能的砖块。加气混凝土砌块在建筑墙体中用量很大,对建筑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经检索中国专利号公开(公告)号CN209429371U公开一种抗震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利用加气混凝土制成的方形砖体、方形砖芯、多个第一加强筋、多个第二加强筋、以及两个拱桥。方形砖体的内部开设有矩形空腔,矩形空腔的各个面上均嵌有铁丝网。矩形空腔四个竖直的棱边上均固定有一个第一加强筋。矩形空腔的内部填充有石英砂,方形砖芯位于矩形空腔的内部,且方形砖芯的外部被石英砂包围。虽然该技术方案通过在方形内部开设矩形空腔,在矩形空腔内部设置方形砖芯,并且在方形砖芯的四周设置了一定的加强装置以及缓冲部件,使得使得砌块的抗震抗冲击能力增强,由于其特殊的结构,砖块即使受到地震冲击也不会粉碎破裂,仍能提供一定的支撑力,提高了建筑物的抗震能力。但是经本专利技术人探索发现该技术方案仍然存在至少以下缺陷:该技术方案中设置的整体式的砌块,体积大,内腔设置的各种砖体和加强筋导致重量大增,搬运十分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加气混凝土砌块,解决了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下砌块,所述下砌块顶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定位柱,定位柱上横向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穿孔;下砌块上部搭接有上砌块,上砌块和下砌块相向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凹槽;所述上砌块左右两部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浇铸口,上砌块上开设有四个水平对齐的定位孔,定位孔内贯穿有加强筋,加强筋贯穿于两个定位柱最下部的穿孔。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下砌块左右两部位均竖向开设有圆孔,圆孔内插接有橡胶垫。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两根所述定位柱与两个所述浇铸口一一对齐插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位于所述下砌块和上砌块之间的凹槽内放置有支撑工钢,加强筋贯穿于支撑工钢。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浇铸口内浇铸有矿渣浇铸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将混凝土砌块分为上砌块和下砌块,这种方式可以降低砌块在搬运时费时费力的情况,上下砌块在配合插接后,通过在浇铸口内浇铸矿渣浇铸层,与定位柱配合固定好砌块,更加方便快捷。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为本技术一种抗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种抗震加气混凝土砌块的支撑工钢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下砌块1、橡胶垫2、加强筋3、穿孔4、矿渣浇铸层5、定位柱6、凹槽7、上砌块8、支撑工钢9、浇铸口10、圆孔11、定位孔12。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设置”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相连、设置,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设置,或一体地连接、设置。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抗震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下砌块1,下砌块1顶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定位柱6,定位柱6上横向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穿孔4;下砌块1上部搭接有上砌块8,上砌块8和下砌块1相向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凹槽7;上砌块8左右两部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浇铸口10,上砌块8上开设有四个水平对齐的定位孔12,定位孔12内贯穿有加强筋3,加强筋3贯穿于两个定位柱6最下部的穿孔4。本实施例中,下砌块1左右两部位均竖向开设有圆孔11,圆孔11内插接有橡胶垫2,圆孔11可以达到分压的效果,更具拱形结构受力较大的原理。本实施例中,两根定位柱6与两个浇铸口10一一对齐插接。本实施例中,位于下砌块1和上砌块8之间的凹槽7内放置有支撑工钢9,加强筋3贯穿于支撑工钢9。本实施例中,浇铸口10内浇铸有矿渣浇铸层5,矿渣成本低,并且具有非常好的与混凝土粘接的效果,抗冻滤水性能好。在一种抗震加气混凝土砌块使用的时候,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抗震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下砌块1、橡胶垫2、加强筋3、穿孔4、矿渣浇铸层5、定位柱6、凹槽7、上砌块8、支撑工钢9、浇铸口10、圆孔11、定位孔12,部件均为通用标准件或本领域技术人员知晓的部件,其结构和原理都为本技术人员均可通过技术手册得知或通过常规实验方法获知。使用时,将下砌块1和上砌块8在进行安装后,定位柱6插接在浇铸口10内,由于定位柱6上开设有多个穿孔4,方便在后期向浇铸口10内浇铸矿渣浇铸层5,达到固定稳定的效果。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技术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震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下砌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砌块(1)顶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定位柱(6),定位柱(6)上横向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穿孔(4);下砌块(1)上部搭接有上砌块(8),上砌块(8)和下砌块(1)相向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凹槽(7);/n所述上砌块(8)左右两部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浇铸口(10),上砌块(8)上开设有四个水平对齐的定位孔(12),定位孔(12)内贯穿有加强筋(3),加强筋(3)贯穿于两个定位柱(6)最下部的穿孔(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震加气混凝土砌块,包括下砌块(1),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砌块(1)顶部左右两侧中间位置垂直固定连接有定位柱(6),定位柱(6)上横向开设有多个等距分布的穿孔(4);下砌块(1)上部搭接有上砌块(8),上砌块(8)和下砌块(1)相向的一侧中部均开设有凹槽(7);
所述上砌块(8)左右两部中间位置竖直开设有浇铸口(10),上砌块(8)上开设有四个水平对齐的定位孔(12),定位孔(12)内贯穿有加强筋(3),加强筋(3)贯穿于两个定位柱(6)最下部的穿孔(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震加气混凝土砌块,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扬,
申请(专利权)人:南昌科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西;3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