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7306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所述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包括混凝土层和钢筋混凝土面板,在土质边坡的坡面上设置所述混凝土层,在土质边坡的马道上和所述混凝土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在所述坡面上凹陷设有第一防滑槽,在所述马道处凹陷设有第二防滑槽;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上均设有与所第一防滑槽和第二防滑槽配合的暗梁,所述暗梁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为浇筑的一体结构。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增强钢筋混凝土面板抗滑稳定性,既能做到施工方便,又经济高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
技术介绍
抽水蓄能电站分为上、下两个水库,两个水库每天都会经历水库水位上涨和下降两个过程,水位涨落会对库岸及建筑物边坡会产生淘刷作用,导致库岸边坡滑塌,特别是大坝溢洪道或电站进/出水口,库岸滑塌堵塞泄洪或进/出水通道,可能会造成重大损失或不可挽回的灾难,因此有必要对重要的水流通道土质边坡采用钢筋混凝土面板护面。然而,钢筋混凝土面板作为一种保护开挖面的建筑实体,靠自身重力附着于土质边坡上,在长期受地下水位涨落作用下可能发生附着不稳而整体滑塌,适得其反;而采用超长钢筋束或土钉锚杆等工程措施“拉锚”钢筋混凝土面板,造价偏高。如现有技术,专利公告号:CN201077988Y,专利名称:暗梁柱式预应力土钉墙,其技术方案的腰梁与混凝土面层为分体式结构,腰梁设置在基坑边坡的环形内梁槽,再通过混凝土钉穿过混凝土面层和腰梁实现固定。该支护结构主要通过土钉增加支护体系的刚度,抵抗和土体变形,对土钉的打设有很高的施工要求,造价成本偏高且不适用于抽水蓄能电站的水库边坡的支护。>专利公告号:CN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包括混凝土层(1)和钢筋混凝土面板(2),其特征在于,在土质边坡的坡面(10)上设置所述混凝土层(1);在土质边坡的马道(20)上和所述混凝土层(1)的外表面上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2);在所述坡面(10)上凹陷设有第一防滑槽(3),在所述马道(20)临近坡脚处凹陷设有第二防滑槽(4);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2)上均设有与所第一防滑槽(3)和第二防滑槽(4)配合的暗梁(5),所述暗梁(5)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2)为浇筑的一体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包括混凝土层(1)和钢筋混凝土面板(2),其特征在于,在土质边坡的坡面(10)上设置所述混凝土层(1);在土质边坡的马道(20)上和所述混凝土层(1)的外表面上设置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2);在所述坡面(10)上凹陷设有第一防滑槽(3),在所述马道(20)临近坡脚处凹陷设有第二防滑槽(4);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2)上均设有与所第一防滑槽(3)和第二防滑槽(4)配合的暗梁(5),所述暗梁(5)与所述钢筋混凝土面板(2)为浇筑的一体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纵筋(6),所述第一纵筋(6)设于所述坡面(1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所述第一纵筋(6)的上端终止于土质边坡的坡顶,所述第一纵筋(6)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4)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多个横筋(8),所述第一纵筋(6)的数量为多个,多个所述第一纵筋(6)在坡面上间隔设置且通过多个所述横筋(8)连接;多个所述横筋(8)临近所述第一防滑槽(3)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土质边坡的支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土质边坡包括至少两个坡面(10)和两个马道(20),两个所述坡面(10)与两个所述马道(20)首尾依次连接;所述支护结构还包括第一纵筋(6)和第二纵筋(7);所述第一纵筋(6)设于所述坡面(1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所述第二纵筋(7)设于所述马道(2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临近坡顶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上端终止于土质边坡的坡顶,临近坡顶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内的所述第一纵筋(6)的下端延伸至所述第二防滑槽(4)内并与所述马道(20)上的钢筋混凝土面板(2)中的第二纵筋(7)的上端连接;下一段坡面(10)的钢筋混凝土面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化龙李冲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