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隔水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46508701 阅读:5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26 19: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柔性隔水幕墙。所述柔性隔水幕墙包括进水口布置的多个浮箱、连接于每个所述浮箱下端的第一纵索、设于河床上的地锚、第一牵引索、第二牵引索、分别将多个所述第一纵索相连的顶部主缆和中部主缆,所述第一纵索与地锚连接,所述顶部主缆和中部主缆的两端分别与坝身和索塔连接,所述中部主缆位于顶部主缆的下方,所述顶部主缆与中部主缆之间连接浮动隔水幕布,所述中部主缆与地锚之间连接固定隔水幕布,第一牵引索和第二牵引索设于浮动隔水幕布靠近进水口侧,所述第一牵引索连接顶部主缆和河床,所述第二牵引索连接中部主缆和河床。本发明专利技术避免因水位下降导致柔性结构向进水口外突,减小对进水口发电的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水环境治理,尤其涉及一种柔性隔水幕墙


技术介绍

1、具有高坝大库的大中型水电工程,其库容大、库水深,使原有天然河道水温在时空分布上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库内水温一般形成垂向温度分层,存在表层温度与底层温度差异较大的问题。而引水发电系统进水口则一般采用深孔取水,因此在某些时段下泄水温与天然河道水温存在较大差异,下泄异温水会对下游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不利影响。

2、参照《水电站分层取水进水口设计规范》(nb/t 35053-2015),水利水电工程通过设置分层取水措施,控制电站取水高程,改善下泄异温水问题。目前中大型水电工程采用的措施有叠梁门、前置挡墙和隔水幕墙等措施。其中隔水幕墙是目前唯一可用于已蓄水电站的分层取水措施,具有较大的应用前景。

3、隔水幕墙是在进水口前端数百米处建设,其为拦河式百米大跨度不透水柔性结构,相较于叠梁门、前置挡墙等措施,其具有水温恢复效果好、运行调度便捷、可深水施工等优势。但由于隔水幕墙为拦河式布置,距电站进水口较远,横向跨度和纵向深度都较大,且与泄洪通道和航运通道存在交叉区域,存在施工难度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隔水幕墙,包括沿进水口布置的多个浮箱(1)、连接于每个所述浮箱(1)下端的第一纵索(7)、及设于河床上的地锚(10),所述第一纵索(7)与地锚(10)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牵引索(9)、第二牵引索(15)、分别将多个所述第一纵索(7)相连的顶部主缆(2)和中部主缆(5),所述顶部主缆(2)和中部主缆(5)的两端分别与坝身(13)和索塔(14)连接,所述中部主缆(5)位于顶部主缆(2)的下方,所述顶部主缆(2)与中部主缆(5)之间连接浮动隔水幕布(3),所述中部主缆(5)与地锚(10)之间连接固定隔水幕布(4),第一牵引索(9)和第二牵引索(15)设于浮动隔水幕布(3)靠...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隔水幕墙,包括沿进水口布置的多个浮箱(1)、连接于每个所述浮箱(1)下端的第一纵索(7)、及设于河床上的地锚(10),所述第一纵索(7)与地锚(10)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牵引索(9)、第二牵引索(15)、分别将多个所述第一纵索(7)相连的顶部主缆(2)和中部主缆(5),所述顶部主缆(2)和中部主缆(5)的两端分别与坝身(13)和索塔(14)连接,所述中部主缆(5)位于顶部主缆(2)的下方,所述顶部主缆(2)与中部主缆(5)之间连接浮动隔水幕布(3),所述中部主缆(5)与地锚(10)之间连接固定隔水幕布(4),第一牵引索(9)和第二牵引索(15)设于浮动隔水幕布(3)靠近进水口侧,所述第一牵引索(9)连接顶部主缆(2)和河床,所述第二牵引索(15)连接中部主缆(5)和河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隔水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河床设有多个第一铰接装置(11)和多个第二铰接装置(16),顶部主缆(2)的走向形成幕布轴线(17),多个所述第二铰接装置(16)的连线形成第一地锚轴线(18),多个第一铰接装置(11)的连线形成第二地锚轴线(19),所述幕布轴线(17)、第一地锚轴线(18)和第二地锚轴线(19)平行,且所述第一地锚轴线(18)位于幕布轴线(17)和第二地锚轴线(19)之间;所述第一牵引索(9)连接第一铰接装置(11),所述第二牵引索(15)连接第二铰接装置(16)。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隔水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铰接装置(11)和第二铰接装置(16)均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琦黄膺翰张科芬匡亮张德见肖武周海燕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