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6372336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5-09-15 12:5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该方法包括:对地下洞室的多个预警要素进行风险评估,获得父预警量值,并构建父BIM风险模型,对多个父BIM风险模型进行BIM属性叠加分析,构建子BIM风险模型,将子BIM风险模型中的属性值耦合生成综合风险值,基于综合风险值对地下洞室进行风险预警,监测预警要素信息,若预警要素信息发生变化或监测超时,重新对各预警要素进行风险评估,从而实现对地下洞室进行动态风险预警,在不损失全局信息和局部信息的情况下,实现对多维度的预警要素进行耦合,实现模型空间和模型属性的联动处理,大幅提升了地下洞室风险预警的准确性和时效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地下洞室风险预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及程序产品。


技术介绍

1、随着能源行业发展与城市建设发展需要,地下洞室的修建对于水利水电、铁路公路交通、能源矿山以及市政工程等领域至关重要。而地下洞室的工程环境复杂,存在许多影响工程推进的风险因素。为了解决不同风险因素对施工的影响,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作为近年来涌现的前沿交叉学科技术,深度服务于工程管控领域。

2、当前,在工程风险评估范畴内,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主要依赖数据驱动机制。然而,数据驱动机制存在显著局限性,即严重匮乏对空间信息维度的考量。在风险评估过程中,难以凭借空间坐标、拓扑关系等空间信息,精准定位工程特定空间部位的风险等级。尤其在大型复杂的地下洞室工程场景下,这类工程往往具有规模宏大、结构复杂、施工环境多变等特点,由于缺乏空间信息的有力支撑,耦合多因素过程中,存在信息耦合受损的问题,导致关键信息和局部细节信息丢失,耦合得到的结果存在局限性,致使风险评估结果呈现出高度的笼统性,评估结果仅能停留在工程整体风险的宏观层面,无法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地下洞室的工程风险预警,所述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地下洞室的多个预警要素进行风险评估,获得各预警要素对应的父预警量值,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地下洞室的多个预警要素的预警要素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归一化处理结果,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各父预警...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地下洞室的工程风险预警,所述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包括: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地下洞室的多个预警要素进行风险评估,获得各预警要素对应的父预警量值,包括: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地下洞室的多个预警要素的预警要素信息进行归一化处理,获得归一化处理结果,包括: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构建各父预警量值对应的父bim风险模型,包括: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子bim风险模型中的属性值进行耦合处理,获得综合风险值,包括: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bim的耦合多因素工程风险预警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综合风险值对所述地下洞室进行风险预警,包括:

7.一种基于bim的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跃鹏孙雨田朱代富张雍吴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电建集团中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