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钢钉加固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7417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塑钢钉加固结构,属于坡道防护技术领域,包括筒体、辅助打孔机构,其中筒体用于打入泥土并对周边泥土进行加固;辅助打孔机构用于携带筒体并将筒体打入泥土中。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塑钢钉加固结构,通过在筒体外部设置加强条,并在加强条上设置第二通孔,一方面增加了筒体的结构强度,增加筒体在径向上的抗压能力;另一方面通过泥土经由第二通孔向第一通孔中的灌注,增加了泥土的横向运动进程,进而增加了筒体在轴向上的抗拉拔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钢钉加固结构
本专利技术属于坡道防护
,具体涉及一种塑钢钉加固结构。
技术介绍
为了保证河道边坡系统的稳定,通常采用柔性面层土钉加固技术,利用钢筋混凝土钉、木钉、竹钉等对河道边坡进行加固。其中,由于木钉和竹钉的强度较低且容易腐蚀,使得其应用面相对较小,在使用一段时间后很容易损坏或者失效,且上述结构的抗拉拔力较弱,往往无法满足实际抗拉拔的要求。虽然钢筋混凝土钉具有强度高、抗拉拔能力强等特点,但是,由于钢筋混凝土钉需要进行钻孔、注浆、加筋等一系列施工作业,工序繁琐,施工效率低下,施工成本较高;而且,在进行钢筋混凝土钉施工时,往往还需要将钢筋头部进行镀锌磨圆处理,以此来延缓钢筋的锈蚀,导致整体工艺进一步复杂化,并对环境有一定程度的污染。鉴于此,钢筋混凝土钉的使用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塑钢钉加固结构,用以解决现有坡道防护结构施工困难,抗拉拔力弱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的塑钢钉加固结构,整体结构简单,施工方便,耐腐蚀并且抗拉拔力大,能有效提高河道边坡系统的稳定性。...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钢钉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辅助打孔机构;/n所述筒体的中部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筒体的外周环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条;所述加强条沿轴向设置,且该加强条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n所述辅助打孔机构包括打孔柱,该打孔柱的外径不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并可同轴嵌入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打孔柱的一端同轴设置有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径的帽盖;以及所述打孔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使得所述帽盖限位抵接于所述筒体一端时,所述打孔柱的一端可从该筒体的另一端穿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钢钉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和辅助打孔机构;
所述筒体的中部沿轴向开设有第一通孔,且筒体的外周环向上间隔设置有多个加强条;所述加强条沿轴向设置,且该加强条上开设有若干贯穿所述第一通孔的第二通孔;
所述辅助打孔机构包括打孔柱,该打孔柱的外径不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内径并可同轴嵌入所述第一通孔;且所述打孔柱的一端同轴设置有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通孔内径的帽盖;以及所述打孔柱的长度大于所述第一通孔的长度,使得所述帽盖限位抵接于所述筒体一端时,所述打孔柱的一端可从该筒体的另一端穿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钉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条与所述筒体一体成型或者固定连接在所述筒体的外周壁面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塑钢钉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盖与所述打孔柱一体成型或者可拆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塑钢钉加固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打孔柱背离所述帽盖的一端设置为锥体结构或者锥台结构。


5.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姜伟富方卫姜祖良肖桂宗高伯云盛佳唐知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泓智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