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岸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7414 阅读:6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0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河岸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挡墙结构和护坡结构,挡墙结构包括圆柱、水平预埋杆和竖直预埋杆,圆柱的外圆周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梯形块,梯形块的端面上设置有预埋块,上下两个预埋块之间设置有竖直预埋杆,梯形块、预埋块、水平预埋杆和竖直预埋杆均嵌入河岸的土体内,护坡结构连接挡墙结构。其方法包括:河岸清理、挡墙结构施工、护坡结构施工、防护结构养护。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挡墙结构和护坡结构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河岸防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延长了河岸防护结构的使用寿命,该河岸防护结构的施工步骤简单方便,不仅有效提高了挡墙结构和护坡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有利于维护河岸的稳定,减少水土流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河岸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河岸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河岸防护是综合工程力学、土壤学、生态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的基础知识对斜坡或边坡进行支护,形成由植物或工程和植物组成的综合护坡系统的护坡技术。河道护坡主要为了防止水土流失,对环境起到保护作用。生态砌块是生态护坡中常用的护坡结构,现有的生态砌块只是简单的集靠在一起,稳定性较差,抗水流冲击性能较差,使用寿命短,而且不利于植被的生长,施工时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而提供河岸防护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的技术方案,通过挡墙结构和护坡结构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河岸防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延长了河岸防护结构的使用寿命,该河岸防护结构的施工步骤简单方便,不仅有效提高了挡墙结构和护坡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有利于维护河岸的稳定,减少水土流失。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河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墙结构和护坡结构,挡墙结构位于靠近河道的一侧,护坡结构位于河岸的坡面上,挡墙结构包括圆柱、水平预埋杆和竖直预埋杆,圆柱的外圆周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梯形块,梯形块上设置有水平通孔,通过水平预埋杆穿过水平通孔,实现相邻两个圆柱之间的连接,梯形块的端面上设置有预埋块,上下两个预埋块之间设置有竖直预埋杆,梯形块、预埋块、水平预埋杆和竖直预埋杆均嵌入河岸的土体内,护坡结构连接挡墙结构;通过挡墙结构和护坡结构的设计,可以大大提高河岸防护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减少水土流失,同时延长了河岸防护结构的使用寿命,通过圆柱连接形成的挡墙结构,大大提高了河岸的防护强度,降低水流冲击对河岸的影响,梯形块和预埋块直接与河岸的土体连接,大大提高了圆柱连接的可靠性,水平预埋杆和竖直预埋杆可以提高圆柱与河岸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降低了施工的难度,缩短施工周期,提高了河岸的美观性。进一步,圆柱的中心设有装填孔,装填孔贯穿圆柱,当圆柱安装后,通过向装填孔内装填石块,可以大大提高圆柱的稳定性,提高抗水流冲击的强度。进一步,圆柱的外圆周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条,第一限位条与第一限位槽相匹配,通过第一限位条和第一限位槽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相邻两个圆柱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同时减小了相邻两个圆柱之间的缝隙,减小河道中水流对河岸的冲刷,减少水土流失。进一步,圆柱的顶面圆周上设置有卡槽,卡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挡块,通过卡槽的设计便于对底层的砌块进行支撑,挡块可以将相邻两个砌块限位在卡槽内,砌块的横向进行限位,提高护坡结构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圆柱的底面上设置有锯齿条,锯齿条的设计提高了圆柱与河床底部之间的连接强度,防止光滑的底面造成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偏移,影响挡墙结构的正常施工。进一步,护坡结构包括砌块,砌块的前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定位块,砌块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定位槽,通过将后侧砌块上的定位块插入前侧定位块上的定位槽内,不仅可以实现前后砌块之间的固定连接,而且可以对左右相邻两个砌块进行限位,提高了砌块整体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进一步,砌块上设置有种植槽,种植槽用于种植植物,提高河岸土体的稳定性。进一步,砌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条,第二限位条与第二限位槽相匹配,通过第二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条的设计,大大提高了相邻两个砌块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和可靠性。使用如上述的河岸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河岸清理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划设河岸施工的位置,并做好标记,沿途对河岸两侧进行清理,便于河岸防护结构施工的顺利进行;b、然后对河岸进行测量放样,确定护坡面的长度、宽度和挡墙的高度,有利于提高挡墙结构和护坡结构的施工精度,减小尺寸误差;2)挡墙结构施工a、首先在挡墙施工的位置做好标记,并在河道中距离标记位置2~3m的位置竖直插入挡水板,将挡水板的底部插入河床的底部,同时将挡水板与河岸之间通过支撑架固定,待施工位置所需的挡水板安装完毕后,沿着两端将挡水板横向插入,使河岸与河道中的挡水板形成封闭结构,便于对挡墙结构施工区域进行清理;b、然后在河岸与河道中的封闭区域内安装水泵,通过水泵将水抽干,再拆除水泵,沿着挡墙施工位置上的标记通过挖掘机竖向开挖安装槽,每个安装槽保持弧形结构,且尺寸均匀,直至将挡墙施工区域内所需的安装槽开设完毕,并对河岸与河道中的封闭区域内的底面进行清理整平,有利于提高圆柱安装的稳定性和可靠性;c、接着根据设计要求制作圆柱模具,将钢筋绑扎形成所需的圆柱结构,放入模具后浇注混凝土,待混凝土达到设定强度后取出,并检查是否合格,将合格的圆柱对其侧面的梯形块和预埋块进行水平通孔和竖直通孔的开设,加工后放置于设定位置备用,通过在圆柱内增加钢筋,可以大大提高圆柱的稳定性,防止因圆柱断裂而无法正常使用;d、通过吊机将加工好的圆柱沿着挡墙施工的位置从左往右或从右往左依次放置,使相邻两个圆柱之间通过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条进行定位连接,保证每个圆柱的顶面齐平,在安装圆柱时,使带有梯形块的一侧朝向河岸面,在左右两个梯形块之间水平安装水平预埋杆,在上下两个预埋块之间安装竖直预埋杆,该施工方法不仅简单方便,而且可以大大提高圆柱与河岸土体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e、最后在圆柱的装填孔内装填石块,在圆柱与河岸之间的缝隙内回填黏土,回填完毕后,拆除支撑架和挡水板,通过装填石块可以大大提高圆柱的强度,黏土可以提高圆柱与河岸之间的连接强度和稳定性;该挡墙结构施工的施工步骤简单方便,不仅有效提高了挡墙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有利于维护河岸的稳定,减少水土流失。3)护坡结构施工a、首先对河岸的护坡面进行清理,并根据设计要求开设阶梯槽,对每个阶梯槽进行整平处理,阶梯槽便于安装砌块,保证整个护坡面的稳定性;b、然后根据设计要求通过浇注成型形成所需的砌块,将加工好的砌块放置于施工位置备用;c、接着沿护坡面从下往上的顺序对砌块进行施工,在施工时,先进行底层砌块的施工,将砌块前侧面上的定位块卡入圆柱顶部的卡槽内,通过挡块进行定位,然后安装相邻的砌块,将相邻砌块上的定位块卡入相同的卡槽内,同时两个砌块之间通过第二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条固定连接,再进行下一块砌块的施工,直至底层砌块施工完毕,不仅提高了底层砌块与圆柱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大大提高了护坡结构与挡墙结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防止护坡面因水流冲击造成横向移动;d、接着进行第二层砌块施工,将第二层砌块前侧面上的定位块卡入底层砌块后侧面上的定位槽内,并将相邻砌块上的定位块卡入相同的卡槽内,相邻两个砌块之间通过第二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条固定连接,再进行下一块砌块的施工,直至第二层砌块施工完毕,循环上述步骤,将整个护坡面上的砌块施工完毕,提高了整个护坡面的强度和稳定性;该护坡结构施工的步骤简单,不仅提高了与挡墙结构之间连接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而且提高了整个护坡面的防护强度。4)防护结构养护a、首先对护坡面和挡墙上的施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河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墙结构和护坡结构,所述挡墙结构位于靠近河道的一侧,所述护坡结构位于河岸的坡面上,所述挡墙结构包括圆柱、水平预埋杆和竖直预埋杆,所述圆柱的外圆周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梯形块,所述梯形块上设置有水平通孔,通过所述水平预埋杆穿过所述水平通孔,实现相邻两个所述圆柱之间的连接,所述梯形块的端面上设置有预埋块,上下两个所述预埋块之间设置有所述竖直预埋杆,所述梯形块、所述预埋块、所述水平预埋杆和所述竖直预埋杆均嵌入所述河岸的土体内,所述护坡结构连接所述挡墙结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河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挡墙结构和护坡结构,所述挡墙结构位于靠近河道的一侧,所述护坡结构位于河岸的坡面上,所述挡墙结构包括圆柱、水平预埋杆和竖直预埋杆,所述圆柱的外圆周侧面上设置有至少两个梯形块,所述梯形块上设置有水平通孔,通过所述水平预埋杆穿过所述水平通孔,实现相邻两个所述圆柱之间的连接,所述梯形块的端面上设置有预埋块,上下两个所述预埋块之间设置有所述竖直预埋杆,所述梯形块、所述预埋块、所述水平预埋杆和所述竖直预埋杆均嵌入所述河岸的土体内,所述护坡结构连接所述挡墙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河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的中心设有装填孔,所述装填孔贯穿所述圆柱。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河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的外圆周侧面上对称设置有第一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条,所述第一限位条与所述第一限位槽相匹配。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河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的顶面圆周上设置有卡槽,所述卡槽的两侧对称设置有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河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的底面上设置有锯齿条。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河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护坡结构包括砌块,所述砌块的前侧面上对称设置有定位块,所述砌块的后侧面上设置有定位槽。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上设置有种植槽。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河岸防护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砌块的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二限位槽和第二限位条,所述第二限位条与所述第二限位槽相匹配。


9.使用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河岸防护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河岸清理
a、首先根据设计要求划设河岸施工的位置,并做好标记,沿途对河岸两侧进行清理;
b、然后对河岸进行测量放样,确定护坡面的长度、宽度和挡墙的高度;
2)挡墙结构施工
a、首先在挡墙施工的位置做好标记,并在河道中距离标记位置2~3m的位置竖直插入挡水板,将挡水板的底部插入河床的底部,同时将挡水板与河岸之间通过支撑架固定,待施工位置所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建永山成菊谢锋胡秀君李东风黄冬菁周宇张金鑫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水利水电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