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式消毒剂投加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5925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管式消毒剂投加器,包括:内管、固定环、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和外管;其中,所述内管上设有多排通孔,每排通孔上对应设置一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每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的一个加药喷头对应设置在一个通孔内,与所述内管连通;所述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通过所述固定环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管上;所述外管固定套设在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外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管式消毒剂投加器外形美观,结构简单,切换灵活,消毒剂与水接触良好的,能将消毒剂均匀投加入待处理水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管式消毒剂投加器
本技术涉及消毒剂投加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管式消毒剂投加器。
技术介绍
消毒是水处理中必不可少工序,一般位于全段处理工艺结尾或位于预消毒的特别处理工艺中。在消毒工序中,一般包含消毒剂存储设备(如药库)、加药管道和消毒剂投加设备,常用化学消毒剂包括液氯、漂白粉、次氯酸钠、氯胺等。对于供水要求严格的大城市来说,水质安全永远是第一。以目前市政供水为例,大部分给水厂采取的消毒措施为联合消毒,如臭氧-次氯酸钠,紫外-氯等,之所以不同于原始单一氯消毒的原因,一方面因为口感味觉差,最重要的原因是水质在急剧恶化,单一消毒剂已经不能达到消毒目的。特别是长期同种消毒剂致使细菌病毒产生的抗性基因、进化的特殊结构使得水厂的消毒工艺一而再再而三的升级改造,消毒设备一代一代的更换,大大增大了水厂的经济压力。目前在市面上常见的消毒剂投加器通常采用投加机或水射器等设备,不仅外观突兀、设备昂贵、能源消耗大、药品浪费,而且大部分投加器只能投加单一消毒剂,这使得更换消毒剂变得尤为困难。在全球环境极具恶化的情况下,环境中的病毒细菌种类变化复杂,极易发生突发状况,未来的水处理行业,如何能更灵活、更方便的同时投加多种消毒剂是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管式消毒剂投加器,能解决现有消毒剂投加器存在的只能投加单一消毒剂,同时投加多种消毒剂或更换消毒剂都存在操作不方便的问题。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管式消毒剂投加器,包括:内管、固定环、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和外管;其中,所述内管上设有多排通孔,每排通孔上对应设置一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每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的一个加药喷头对应设置在一个通孔内,与所述内管连通;所述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通过所述固定环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管上;所述外管固定套设在所述固定环和所述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外面。由上述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式消毒剂投加器,其有益效果为:通过设置能安装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的内管,并通过固定环固定各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以及由外管防护各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形成一种能同时投加多种消毒剂的投加器,且投加更加均匀,使用方便。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管式消毒剂投加器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的A-A处剖面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喷头条形加药管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多喷头条形加药管的剖面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管的平面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外管的弧形铁板的剖面图;图中各标记对应的部件名称为:1-连接法兰;2-渐扩短管;3-内管;4-固定环;5-条形加药管;501-加药喷头;502-分流管;503-输药管;504-条形外壳;505-条形外壳罩;6-外管;601-固定螺栓;602-加药管预留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实施例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如图1、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管式消毒剂投加器,是一种结构简单,切换灵活,消毒剂与水接触良好的消毒剂投加器,能将消毒剂均匀投加入待处理水中,包括:内管3、固定环4、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和外管6;其中,所述内管3上设有多排通孔,每排通孔上对应设置一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每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的一个加药喷头对应设置在一个通孔内,与所述内管3连通;所述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通过所述固定环4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管3上;所述外管6固定套设在所述固定环4和所述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外面。如图3、4所示,上述投加器中,每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包括:多个加药喷头501、分流管502、输药管503、条形外壳504和条形外壳罩505;其中,所述分流管502的上部与所述输药管503连接;所述多个加药喷头501间隔排列设置在所述分流管502的下部,各加药喷头501均与所述分流管502内部连通;所述条形外壳罩505设在所述分流管502上;各加药喷头501的前端均设置在条形外壳504上,通过条形外壳504与所述内管3固定连接。如图5、6所示,上述投加器中,外管6由四个45°弧形铁板经固定螺栓601连接而成;对应所述输药管位置的弧形铁板上设有输药管预留口602;相邻两个弧形铁板的密封连接缝内设置防水填充物。上述投加器中,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为四条,环向间隔分布设置在所述内管3上。进一步的,上述管式消毒剂适用于非压力流管段,可在内管的端部直接设置连接法兰,以方便内管与所处理的前端水管连接。上述投加器还包括,连接法兰1和渐扩短管2(参见图1);其中,所述渐扩短管2一端为小管径端,另一端为大管径端;所述连接法兰1与所述渐扩短管2的小管径端连接,所述渐扩短管2的大管径端与所述内管3的一端防漏连接。连接法兰的外径大于前后连接管段,目的是为容纳加药喷头与扩大后的内管,连接法兰的内环管径与前后连接管段的管径一直,并使内管经渐扩短管、连接法兰与外部管段连接,能解决压力流管段管内压力过大导致加药效果差,耗能高的弊端。本技术的管式消毒剂投加器不仅外形美观,结构简单,切换灵活,消毒剂与水接触良好。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管式消毒剂投加器包括:连接法兰1、渐扩短管2、内管3、固定环4,四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和外管6;其中,连接法兰1的内径与渐扩短管2的小管径端一致,在安装时对位连接;内管3的直径与渐扩短管2的大管径端一致,防漏连接;内管3上对应位置设有多排加药通孔,一排加药通孔上安装一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每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的各加药喷头501与每排通孔的各通孔对位连接,加药喷头501的直径与通孔的孔径相匹配;如图3、4所示,每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包括:多个加药喷头501、分流管502、输药管503和504条形外壳;多个加药喷头501均匀间隔排列连接在分流管502的下部,各加药喷头501均与分流管502内部相连;输药管503设置在分流管502的上部,与分流管502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管式消毒剂投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内管(3)、固定环(4)、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和外管(6);其中,/n所述内管(3)上设有多排通孔,每排通孔上对应设置一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每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的一个加药喷头对应设置在一个通孔内,与所述内管(3)连通;/n所述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通过所述固定环(4)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管(3)上;/n所述外管(6)固定套设在所述固定环(4)和所述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外面。/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管式消毒剂投加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内管(3)、固定环(4)、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和外管(6);其中,
所述内管(3)上设有多排通孔,每排通孔上对应设置一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每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的一个加药喷头对应设置在一个通孔内,与所述内管(3)连通;
所述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通过所述固定环(4)固定设置在所述内管(3)上;
所述外管(6)固定套设在所述固定环(4)和所述多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外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管式消毒剂投加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多喷头条形加药管(5)包括:
多个加药喷头(501)、分流管(502)、输药管(503)、条形外壳(504)和条形外壳罩(505);其中,
所述分流管(502)的上部与所述输药管(503)连接;
所述多个加药喷头(501)间隔排列设置在所述分流管(502)的下部,各加药喷头(501)均与所述分流管(502)内部连通;
所述条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萃敏徐震朱娜魏瞳杨潍琪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建筑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