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透镜以及棱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326 阅读:188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入射面和出射面(2,3a)的光导,其关于第一面(2)极性对称并具有光线入射到第一面的角度决定它离开第二面(3a)的位置的光学特性。光导包括锥形透明板(3),来自第一面的光线在该平板的厚端部进入,第二面形成该锥形板的一个面。输入/输出厚板(4)结合锥形板(3)将来自第一面(2)的光线发散到锥形板,过渡区域(8)位于该平板和锥形板之间。优选地,光导还包括一棱镜装置(20)来折叠光线以使该平板和锥形板可以相互折叠起来。也公开了一种制作这种棱镜的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通常涉及一种透镜并且其主要目的是消除透镜和其焦 点之间通常所需的间隔。
技术介绍
透镜通常用来聚焦准直光线到一个点,比如在照相机中,或准 直从一个点发出的光线,比如在汽车前灯中。焦点位于透镜后某个 距离处,并需要间隔以使得光线从焦点散开到透镜直径,或者反之 亦然。这使得传统光学系统体积庞大。这类问题的一个例子是在背投电视的设计中,背投电视比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便宜,但体积大。WO01/72037描述了怎样通过 将视频投影仪对准朝向楔型光导的厚端部来制作一种薄型投影显 示装置。当光向尖端部传输时,其在楔形部分的两个面之间发生全 内反射,以逐渐增大的角度跳动。在某一点全内反射不再发生并且 光线出射。光线的入射角和临界角之间的差别越大,光线在光导面 上要反射的次数越多,因此,其出射之前传输到更接近于薄端部。 因而入射角决定当光线从光导面出射时离入射点多远,这样投影图 像的放大型出现在光导面上。光路是可逆的,因此,上述的显示装置可以反向作为平板相机 工作,如WO02/45413中的描述。以适当角度入射到光导面的光线 通过全内反射可被引导到厚端部,光线从厚端部出射的角度由它们 进入到光导的位置决定。由于当光线进入光导时它们是大致平行的,所以朝向光导厚端部的传统相机可以捕获在光导面前面的任何 东西的平行投影。当图像通过一个锥形光导时它们变成带状的,因为由跳跃n次 的光线形成的图像部分和由跳跃n+l次形成的图像部分之间存在 间隔。WO03/013151描述了怎样通过成形光导形状,而不是具有简 单的直锥形,来避免带状。从具有该形状的光导出射的光线几乎是 准直的因此其可以作为天然平板透镜使用;例如,如果聚光灯放置 在光导的厚端部,则其就可以作为在汽车中的平板前灯使用。这种 形状的问题是它在斜光线时工作不理想,即在光线具有垂直于锥形 的光导轴线和反射面的法线的方向的分量,并且如果偏斜度比较大 时,则图像变成带状。偏斜度可通过保持使入射光线的散开角度较 窄来保持在可接受的程度,但是这会增加显示器的重量和厚度。第 二个问题是沿平行于其中光导横截面是均匀的轴,出射光线具有发 散的分量,因此光线并不是真正准直的。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在这里描述一种平板透镜,其具有一种关于光入射点或出 射点极性对称的锥形光导。优选地,所述光导包括锥形输出部分, 在透镜的宽度上用于扩散点光源产生的光的平坦的、平行面厚板形 输入部分,以及过渡部分。这些部分可以是全部集成的。输入部分 (输出给相机型装置)可以是扇形的形式,见平面图,即从可布置 有投影仪、光源或相机的小端部扩展到与锥形波导的宽度(在平面 图中)相配合的宽的部分。在上述两部分之间应该具有一过渡区域 以避免不连续。优选地,输入部分在输出部分上折叠以使得透镜更 加紧凑。这可以通过具有厚度沿其长度变化来考虑极性对称的特殊 棱镜来实现。该透镜可以用于投影仪、灯、相机,或其它的光学装置。附图说明为了更好地理解本专利技术,现在将参考附图通过例子来描述实施 例,其中图1示出了锥形光导在它未折叠状态时的平面图和轮廓图,等 厚线用虚线表示;图2示出了具有极性对称棱形板的锥形光导在它未折叠状态 时的平面图和轮廓图3示出了怎样折叠一张具有楔形部分的截面的纸;图4示出了怎样设计一对棱镜的角度来折叠锥形光导;图5示出了围绕折叠的锥形光导的光路;以及图6示出了可以用来抛光折叠极性对称锥形光导所需的具有 不同厚度的折叠棱镜的夹盘。具体实施例方式图1示出了通常用1表示的平透镜,包括圆扇形输入区域4和 锥形输出区域3。对于反向使用,比如在相机中,这两部分的角色 颠倒但为了方便仍用传统的"输入"和"输出"来标记。光线在通 常用2表示的点处输入(或输出,取决于方向),该处是一个在输 入区域4的梢端上的小斜面。该输入区域在平面图中是平行面厚板 并具有等腰三角形或圆扇形形状。具有输出面3a的输出区域3邻 接此输入区域,最初与上述输入区域4具有相同的厚度,但是根据 距输入点2的径向距离r而锥形下降,如剖视图中所示。该锥形可 以是均匀的,如WO01/72037中描述的,或者,优选地,具有保持跳跃(bounce)总数为常数的形状,如WO03/13151中描述的。输 入区域和输出区域4和3可由诸如玻璃或丙烯酸树脂的相同材料的 一片制作,或可以是通过适当结合的不同片。实际上输出波导3并不必须是几何锥形的,只要其具有使其中 传播的光线的跳跃角度逐渐增加的效果。例如,这可通过图形输入 (GRIN)技术来实现,其中折射率变化可实现"光学锥形"。为避免图像中断,从平的或均匀的输入区域4到锥形输出区域 3应该有一个渐变的过渡部分。该过渡部分通常用8来表示。光线自然地从点光源径向发散,因此通过使锥形光导关于光入 射点极性对称,如图1中的弧5所示,光线不会以相对于锥形部分 的轴偏斜的角度传播。虚线可以代表等厚度线或轮廓线。至少如果 想得到矩形图像的话,极性对称会引入一些扭曲,但可通过光学地 或数字地预扭曲投影图像来消除它。以相对于透镜1的平面呈各种入射角度在入射点2入射的光线 通过全内反射(TIR)沿散开或输入区域4传播直到它们到达过渡 区域8,那里透镜或波导的上表面和下表面开始变成锥形。过渡区 域8或许占波导总长度的5—10%的区域。当它们进入到锥形部分 3后,每次在面上的跳跃都以比前次稍微陡峭的角度进行。最后角 度变得太陡峭以致TIR无法产生并且光线在平面中传播一距离后 输出,该距离完全取决于最初的入射角最初入射光线越陡峭则越 靠近输入部分4输出,并且光线以越小的角度入射则越靠近远端即 锥形的薄端部输出。对于反向操作,可以说在锥形的薄端部输入的 光线以最小的角度在起点2输出。当光线从极性对称的楔形部分出射时,它们不是垂直出射而是 从楔形部分的平面稍微向上发散,并从它们入射到楔形部分的点处以其他方式继续向前传播。如图2所示,棱形膜10用来弯曲光线 使得它们垂直于屏幕,由于具有极性对称楔形部分,如果要光线被 适当地准直,棱镜的轴线必须遵循着对中在光入射点上的曲线,如图2所示。棱形膜的一种变形是配置成使光线弯曲相同角度的全息膜。这种系统也可以反向使用在相机中。图2也十分示意地示出用15标记的与起点或第一表面2相关 联的光学装置。该光学装置可以是作为点光源的简单光源(比如 LED或激光装置)、视频或其他图像投影仪、或者对于相机应用而 言是从第一表面2接收光线的小型相机装置。如WO01/72037中描述的,在实际中出于空间考虑希望能折叠 该装置以使该输入区域4位于输出区域3后面。这可以通过使两个 厚板分离并使用三角形截面的棒状棱镜围绕两个90。拐角"弯曲" 光线来实现。尽管如此,因为楔形部分是极性对称的,在楔形波导 和把光线发散到楔形宽度的厚平板之间具有弯曲的边界。 WO01/72037中描述的棱镜仅可以折叠具有平行侧面的厚平板,因 此弯曲边界的底部必须邻接楔形部分的底部,并且一直到弯曲边界 的顶部的空间在显示图像的下方将形成空白边缘,这是不希望得到 的。图3,4和5示出了怎样设计用于折叠楔形光导的棱镜20a,20b。在一张正面是空白的而背面是杂乱的纸上画一个楔形,将该形状切 割出来并且其能以图3示出的方式折叠。杂乱区域限定了用于在由 空白区域表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平面光导(1),该光导具有用作光导的输入部分和输出部分(2,3a)的第一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2)相对于所述光导的宽度较小并且所述光导具有其中光线入射到所述第一面的角度决定它离开所述第二面(3a)的位置,或者光线进入到所述第二面的位置决定光线离开所述第二面的角度的光学特性;其中所述光导的光学轮廓关于第一面(2)极性对称。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ARL特拉维斯
申请(专利权)人:剑桥平投影显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GB[英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