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卸车篷布的辅助加长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3237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自卸车篷布的辅助加长装置,涉及自卸车的技术领域,解决了篷布无法将车体完全遮盖,导致渣土易发生掉落的问题,其包括第一挡杆,所述第一挡杆水平固定于车体靠近加强板处,篷布上固定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可与第一挡杆抵接。当篷布向车尾处滑移,辅助杆与档杆抵触后,篷布继续滑移至加强板处,档杆会对辅助杆形成阻挡,从而使得辅助杆与档杆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辅助杆带动篷布将车体完全遮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使渣土不易掉落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卸车篷布的辅助加长装置
本技术涉及自卸车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自卸车篷布的辅助加长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渣土运输中经常用到自卸车对其进行运输,而由于在自卸车进行渣土运输的过程中,渣土受到颠簸和惯性,经常洒落于道路上,并且当渣土较干时,也会尘土飞扬,造成环境的污染,因此,现在自卸车上都安装有篷布,用以遮盖渣土。如图1和图2所示,现有技术中公开了一种自卸车,包括篷布100和车体200,在篷布100的长度方向两侧均固定有多个滑块110,多个滑块110沿篷布100长度方向均匀分布。在车体200长度方向的两侧下表面开设有沿其长度的滑槽120,滑块110滑移于滑槽120内。在车体200车尾一侧的固定有电机130,电机130的输出轴同轴固定有水平的转动杆140,转动杆140同轴固定有第一链轮150。在车头处转动有第二链轮160,第一链轮150与第二链轮160通过链条170传动。其中一滑块110与链条170上的其中一链结固定连接。当车体200内装满渣土后,启动电机130,电机130带动转动杆140的转动,转动杆140带动第一链轮150的转动,链条170开始传动,从而使得滑块110带动篷布100的移动,使得篷布100将渣土遮盖。由于自卸车通常采用后翻式卸料,因此在车体200尾端竖直固定有加强板,用于加强车体200与门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而第二链轮160通常设置在加强板远离车体200尾端的一侧,导致篷布100在链条170的传动下,只能移动至加强板处,因此无法将车体200完全遮盖,导致渣土易发生掉落。r>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卸车篷布的辅助加长装置,具有使得篷布完全将车体遮盖,渣土不易掉落的效果。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自卸车篷布的辅助加长装置,包括第一挡杆,所述第一挡杆水平固定于车体靠近加强板处,篷布上固定有辅助杆,所述辅助杆可与第一挡杆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篷布向车尾处滑移,辅助杆与档杆抵触后,篷布继续滑移至加强板处,档杆会对辅助杆形成阻挡,从而使得辅助杆与档杆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辅助杆带动篷布将车体完全遮盖,使得渣土不易掉落。进一步的:所述车体靠近车头处固定有第二挡杆。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第二挡杆的目的是,当装卸渣土时,需要将篷布向车头处滑移,篷布靠近车头时,辅助杆与第二挡杆抵触,此时篷布继续滑移至最大距离处时,篷布会在第二挡杆的阻挡下转动,从而带动篷布进一步向车头处靠近,从而使得篷布完全将车体敞开,避免装渣土时,渣土过多的掉落至篷布上。进一步的:所述车体尾端一侧设置有加长组件,所述加长组件包括转杆和驱动件,所述篷布上固定有竖直的卡接杆,所述转杆与车体转动连接,所述卡接杆可与转杆卡接,所述驱动件设置于车体内,用于卡接杆与转杆卡接后驱动转杆转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篷布滑移至车尾加强板处时,卡接杆与转杆卡接,此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驱动转杆的转动,从而使得转杆带动卡接杆的转动,从而使得卡接杆带动篷布的移动,从而使得篷布将车体完全遮盖,使得渣土不易掉落。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杆上开设有卡槽,所述卡接杆上固定有卡块,所述卡块卡接于卡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卡块卡接卡槽内后,启动驱动件,驱动件驱动转杆的转动,从而使得转杆带动卡接杆的转动,使得篷布将车体完全遮盖。进一步的:所述驱动件包括齿条和第二锥齿轮,所述齿条水平滑移于车体内,滑移方向与车体长度方向垂直,所述车体内转动有第一锥齿轮,所述第一锥齿轮同轴固定有驱动齿轮,所述驱动齿轮与齿条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与车体转动连接且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所述第二锥齿轮同轴固定有转轴,所述转轴与转杆同轴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篷布移动至加强板处时,驱动齿条向车体内滑移,齿条带动驱动齿轮的转动,从而带动第一锥齿轮转动,第一锥齿轮驱动第二锥齿轮的转动,从而驱动转轴的转动,带动转杆的转动,使得篷布将车体完全遮盖。进一步的:所述篷布上固定有压块,所述压块可以齿条抵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压块的目的是,篷布移动至车尾处时,压块挤压齿条,从而带动齿条的移动,当篷布继续移动直到加强板处时,齿条受压,滑移至最大距离,转杆转动至最大转动角度,从而使得篷布将车体完全遮盖。进一步的:所述压块设置成弧状,并且两边低中间高。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压块设置成弧状的目的是,方便压块移动至齿条上。进一步的:所述车体沿其宽度开设有导向槽,所述齿条上固定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滑移于导向槽内。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导向块的目的是,对齿条的滑移起到导向作用。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内放置有水平的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导向槽的侧壁以及导向块固定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设置复位弹簧的目的是,对齿条的滑移进行复位,当拆卸渣土时,篷布向车头处滑移,压块离开齿条,齿条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下复位,从而带动转杆的复位。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设置第一挡杆和辅助杆的目的是,当篷布向车尾处滑移,辅助杆与档杆抵触后,篷布继续滑移至加强板处,档杆会对辅助杆形成阻挡,从而使得辅助杆与档杆产生相对转动,从而使得辅助杆带动篷布将车体完全遮盖;2.设置转杆以及卡接杆的目的是,当篷布滑移至车尾加强板处时,卡接杆与转杆卡接,此时启动驱动件,驱动件驱动转杆的转动,从而使得转杆带动卡接杆的转动,从而使得卡接杆带动篷布的移动,从而使得篷布将车体完全遮盖,使得渣土不易掉落;3.设置复位弹簧的目的是,对齿条的滑移进行复位,当拆卸渣土时,篷布向车头处滑移,压块离开齿条,齿条在复位弹簧的弹力下复位,从而带动转杆的复位。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现有技术中隐藏篷布后显示滑块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1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2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2中加长组件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6是显示卡块与卡槽的爆炸视图。附图标记:100、篷布;200、车体;110、滑块;120、滑槽;130、电机;140、转动杆;150、第一链轮;160、第二链轮;170、链条;180、第一挡杆;181、辅助杆;190、第二挡杆;300、加长组件;310、转杆;311、卡槽;312、卡块;320、驱动件;321、齿条;322、驱动齿轮;323、第一锥齿轮;324、第二锥齿轮;325、转轴;330、卡接杆;331、卡接块;340、压块;350、复位弹簧;351、导向槽;352、导向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1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自卸车篷布的辅助加长装置,包括第一挡杆180,第一挡杆180水平焊接于车体200靠近加强板处,并且于车体200的长度方向垂直。在篷布100上固定有辅助杆181,辅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卸车篷布的辅助加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杆(180),所述第一挡杆(180)水平固定于车体(200)靠近加强板处,篷布(100)上固定有辅助杆(181),所述辅助杆(181)可与第一挡杆(180)抵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卸车篷布的辅助加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挡杆(180),所述第一挡杆(180)水平固定于车体(200)靠近加强板处,篷布(100)上固定有辅助杆(181),所述辅助杆(181)可与第一挡杆(180)抵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卸车篷布的辅助加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200)靠近车头处固定有第二挡杆(19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卸车篷布的辅助加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200)尾端一侧设置有加长组件(300),所述加长组件(300)包括转杆(310)和驱动件(320),所述篷布(100)上固定有竖直的卡接杆(330),所述转杆(310)与车体(200)转动连接,所述卡接杆(330)可与转杆(310)卡接,所述驱动件(320)设置于车体(200)内,用于卡接杆(330)与转杆(310)卡接后驱动转杆(310)转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自卸车篷布的辅助加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杆(310)上开设有卡槽(311),所述卡接杆(330)上固定有卡块(312),所述卡块(312)卡接于卡槽(311)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自卸车篷布的辅助加长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件(320)包括齿条(321)和第二锥齿轮(32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文东张倩崔鹏公乾倪红新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长远运输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