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63107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所述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包括:汽车驾驶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汽车驾驶台的一侧外壁上;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上;腔体,所述腔体开设在汽车驾驶台上;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第二凹槽内,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腔体内;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腔体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具有对车辆仪表板进行保护,并且可以对仪表板进行清理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
本技术属于翻转
,尤其涉及一种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
技术介绍
仪表板是驾驶室中安装各种指示仪表和点火开关等的一个总成。它装在仪表嵌板上,或者作为附件装在转向管柱上。仪表板总成好似一扇窗户,随时反映车子内部机器的运行状态。同时它又是部分设备的控制中心和被装饰的对象,是驾驶室内最引人注目的部件。仪表板总成既有技术的功能又有艺术的功能,是整车风格的代表之一。现有技术中,车辆的仪表板多为固定驾驶台上,驾驶台上经常会放置一些挂件,容易掉落砸到仪表板上,或者喝水时可能会洒到仪表板上,造成仪表板的损坏,同时时间长了仪表板容易落灰或水渍,影响司机对仪表板的观察。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具有对车辆仪表板进行保护,并且可以对仪表板进行清理的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包括:汽车驾驶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汽车驾驶台的一侧外壁上;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上;腔体,所述腔体开设在汽车驾驶台上;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第二凹槽内,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腔体内;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腔体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螺纹安装在螺纹杆上;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的顶部;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转动安装在第一滑块上;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块上,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仪表板,所述仪表板固定在第一转动块的一侧;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开设在第二凹槽的一侧内壁上;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固定安装在第三凹槽内;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杆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与仪表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均开设有弧形槽。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一滑杆贯穿贯穿孔并与贯穿孔的内壁滑动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通过第一电机、螺纹杆、第一滑块、第一转动块、仪表板、第二转动块、第二滑块、弧形槽、第二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的相互作用下,最终使仪表板移动并且翻转至反面,具有对车辆仪表板进行保护的优点。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的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还包括:安装槽,所述安装槽开设在第一凹槽的一侧外壁上,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均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滑槽与安装槽相连通,所述第一凹槽的内设置有清理板,所述清理板的顶部与底部分别延伸至两个滑槽内,所述安装槽的一侧内壁上固定安装有两个安装块,两个所述安装块转动安装有转动杆,任意一个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固定安装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杆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收线辊轮。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所述收线辊轮上缠绕有连接线,所述连接线的一端固定安装在清理板的一侧外壁上,所述清理板靠近仪表板的一侧外壁上固定安装有清理海绵。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滑槽内分别固定安装有固定杆,所述清理板滑动安装在两个固定杆上,两个所述固定杆上分别滑动套设有两个拉力弹簧,两个所述拉力弹簧的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两个滑槽的一侧内壁上,两个所述拉力弹簧的另一端分别固定安装在清理板的一侧外壁上。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方案,两个所述安装块的顶部分别开设有两个通孔,所述转动杆贯穿两个所述通孔,所述转动杆上固定套设有两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的外圈分别与两个所述通孔的内圈固定连接。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技术提供的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一种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通过仪表板、第三电机、转动杆、收线辊轮、连接线、拉力弹簧、清理板、清理海绵的相互作用下,使第三电机带动连接线在拉力弹簧的作用下被反复拉扯或者释放清理板,使清理海绵对仪表板进行清理,具有可以对仪表板进行清理的优点。附图说明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的第一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左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的第一实施例的右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正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部分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第二实施例的侧视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汽车驾驶台;2、第一凹槽;3、第二凹槽;4、腔体;5、螺纹杆;6、第一电机;7、第一滑块;8、第二电机;9、第一齿轮;10、第一转动块;11、第二齿轮;12、仪表板;13、第三凹槽;14、第一滑杆;15、第二滑块;16、第二转动块;17、安装槽;18、滑槽;19、清理板;20、安装块;21、转动杆;22、第三电机;23、收线辊轮;24、连接线。具体实施方式第一实施例:请结合参阅图1至图3,在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中,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包括:汽车驾驶台1;第一凹槽2,所述第一凹槽2开设在汽车驾驶台1的一侧外壁上;第二凹槽3,所述第二凹槽3开设在第一凹槽2的一侧内壁上;腔体4,所述腔体4开设在汽车驾驶台1上;螺纹杆5,所述螺纹杆5转动安装在第二凹槽3内,所述螺纹杆5的一端延伸至腔体4内;第一电机6,所述第一电机6固定安装在腔体4内,所述第一电机6的输出轴与螺纹杆5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块7,所述第一滑块7螺纹安装在螺纹杆5上;第二电机8,所述第二电机8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7的顶部;第一齿轮9,所述第一齿轮9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8的输出轴上;第一转动块10,所述第一转动块10转动安装在第一滑块7上;第二齿轮11,所述第二齿轮11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块10上,所述第二齿轮11与第一齿轮9相啮合;仪表板12,所述仪表板12固定在第一转动块10的一侧;第三凹槽13,所述第三凹槽13开设在第二凹槽3的一侧内壁上;第一滑杆14,所述第一滑杆14固定安装在第三凹槽13内;第二滑块15,所述第二滑块15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杆14上。所述第二滑块15的一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块16,所述第二转动块16与仪表板12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2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均开设有弧形槽。所述第二滑块15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一滑杆14贯穿贯穿孔并与贯穿孔的内壁滑动连接。本技术提供的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的工作原理如下。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驾驶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汽车驾驶台的一侧外壁上;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上;腔体,所述腔体开设在汽车驾驶台上;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第二凹槽内,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腔体内;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腔体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螺纹安装在螺纹杆上;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的顶部;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转动安装在第一滑块上;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块上,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仪表板,所述仪表板固定在第一转动块的一侧;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开设在第二凹槽的一侧内壁上;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固定安装在第三凹槽内;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杆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汽车驾驶台;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开设在汽车驾驶台的一侧外壁上;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凹槽开设在第一凹槽的一侧内壁上;腔体,所述腔体开设在汽车驾驶台上;螺纹杆,所述螺纹杆转动安装在第二凹槽内,所述螺纹杆的一端延伸至腔体内;第一电机,所述第一电机固定安装在腔体内,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轴与螺纹杆的一端固定连接;第一滑块,所述第一滑块螺纹安装在螺纹杆上;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固定安装在第一滑块的顶部;第一齿轮,所述第一齿轮固定安装在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上;第一转动块,所述第一转动块转动安装在第一滑块上;第二齿轮,所述第二齿轮固定套设在第一转动块上,所述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仪表板,所述仪表板固定在第一转动块的一侧;第三凹槽,所述第三凹槽开设在第二凹槽的一侧内壁上;第一滑杆,所述第一滑杆固定安装在第三凹槽内;第二滑块,所述第二滑块滑动安装在第一滑杆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外壁上转动安装有第二转动块,所述第二转动块与仪表板的一侧外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凹槽的顶部内壁与底部内壁均开设有弧形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翻转结构的车辆仪表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滑块的一侧外壁上开设有贯穿孔,所述第一滑杆贯穿贯穿孔并与贯穿孔的内壁滑动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艳林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集智云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