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应不同尺寸的汽车车身的仪表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汽车仪表板
,尤其涉及一种适应不同尺寸的汽车车身的仪表板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随着汽车开发流程不断完善,各大汽车厂商推出新车型的速度不断加快。在同一车型平台或跨车型平台仪表板家族化造型越来越普遍。同一车型平台或跨平台车型可能规划有不同类似的车型(seden/SUV/Corss/MPV/等),可能规划有不同级别的车型(A/B/C等),可能规划有不同动力(汽油/纯电/混动/等)的车型,并导致产生不同的长度、宽度及高度的汽车车身。为适应不同尺寸的汽车车身,现有技术为不同的仪表板总成对应不同尺寸的汽车车身,且仪表板主体结构零件不共用。仪表板总体设计开发成本高,周期长,从而导致整车产品开发效率及产品竞争力降低。现有技术仪表板造型趋于多元化,仪表板结构形式多种多样。按照仪表板结构分块形式主要有:硬塑仪表板结构形式:上下一体,上下分体,大骨架+小面板,等;软质仪表板板结构形式:大骨架(表面软质)+下体,大骨架+上体(软质)+下体,上体(软)+下体,等。 >
技术实现思路
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适应不同尺寸的汽车车身的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共用的仪表板上本体、仪表板下本体、出风口总成和手套箱总成,以及仪表板本体、气囊导向框、中饰板、下饰板、端盖、除霜风道总成和吹面风道总成;所述仪表板上本体、所述仪表板下本体、所述出风口总成和所述手套箱总成按照预设尺寸设置,所述仪表板本体、所述气囊导向框、所述中饰板、所述下饰板、所述端盖、所述除霜风道总成和所述吹面风道总成随着不同尺寸的汽车车身进行尺寸调整,以形成不同尺寸的整体仪表板结构来适应不同尺寸的汽车车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应不同尺寸的汽车车身的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共用的仪表板上本体、仪表板下本体、出风口总成和手套箱总成,以及仪表板本体、气囊导向框、中饰板、下饰板、端盖、除霜风道总成和吹面风道总成;所述仪表板上本体、所述仪表板下本体、所述出风口总成和所述手套箱总成按照预设尺寸设置,所述仪表板本体、所述气囊导向框、所述中饰板、所述下饰板、所述端盖、所述除霜风道总成和所述吹面风道总成随着不同尺寸的汽车车身进行尺寸调整,以形成不同尺寸的整体仪表板结构来适应不同尺寸的汽车车身。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适应不同尺寸的汽车车身的仪表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囊导向框设置于所述仪表板上本体下方,所述仪表板上本体下方的预设位置焊接所述气囊导向框,所述气囊导向框上适配连接有安全气囊总成;所述仪表板本体上开设有气囊导向框的过孔;所述仪表板上本体近似水平地设置于所述仪表板本体的上侧,所述仪表板上本体和所述仪表板本体相连接;所述仪表板本体设置于汽车车厢前端并与前侧的白车身相连接,所述仪表板本体的两侧及后侧与仪表板横梁总成相连接;所述仪表板下本体近似竖直地设置于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后侧,所述仪表板下本体与所述仪表板本体的后部边缘及所述仪表板横梁总成相连接;所述出风口总成设置于所述仪表板上本体后下侧;所述仪表板下本体的驾驶位一侧设置有转向管柱护罩总成和组合仪表,副驾驶位一侧设置有所述手套箱总成,中部区域设置有中控面板总成;所述仪表板下本体左侧设置左侧下饰板,所述仪表板下本体与所述手套箱总成的右侧设置右侧下饰板;所述中饰板设置于所述仪表板上本体后下侧,并处于所述仪表板下本体、所述下饰板上侧,所述中饰板分别与所述仪表板本体、所述仪表板上本体、所述仪表板下本体、所述下饰板相连接;所述仪表板本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所述端盖,所述端盖分别与所述仪表板本体、所述中饰板和所述下饰板相连接;所述仪表板本体下方设置有所述除霜风道总成,所述除霜风道总成上部和所述仪表板本体相连接,所述除霜风道总成下部和空调箱总成对接,所述除霜风道总成的前部和所述白车身相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勇,吴三平,王铮,范常鑫,
申请(专利权)人:延锋海纳川汽车饰件系统有限公司,北京延锋北汽汽车内饰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