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枕用钢模辅助脱模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6193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8: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枕用钢模辅助脱模装置,包括模具槽、托板、起模条、第一嵌合槽、固定杆、底板和第二嵌合槽,所述模具槽下表面设置有底板,所述底板上表面焊接两端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杆,所述延伸板下表面均焊接有套杆,所述套杆下端均套接在固定杆上端外壁,所述模具槽底端内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嵌合槽和第二嵌合槽,两个所述第一嵌合槽内部均嵌入安装有托板,两个所述第一嵌合槽底端均开设有贯穿模具槽底端外壁的通孔,所述托板下表面焊接有贯穿通孔的立柱,两个所述第二嵌合槽内部均活动安装有起模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模具槽中增设托板和起模条,可在轨枕的混凝土凝固后,通过敲击模具槽两端的延伸板,将模具板与轨枕脱离。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枕用钢模辅助脱模装置
本技术涉及轨枕制模
,具体为一种轨枕用钢模辅助脱模装置。
技术介绍
轨枕又称枕木,也是铁路配件的一种,轨枕的种类有木质、钢筋混凝土、混凝土以及特种混凝土,在对混凝土轨枕进行制作时,通常采用钢模预制的方式,将未凝固的混凝土倒入特制的钢模中,等到混凝土凝固后,将制作完成的混凝土轨枕取出,即可使用,但是在对混凝土轨枕进行脱模过程中,由于混凝土凝固后,会在钢模的内壁产生粘连,从而引起脱模困难的问题,大大增加了人工劳动强度和降低了脱模的效率。传统的脱模方式是通过在钢模下方设置气囊,通过充气气囊将钢模抬高,并将气囊中的空气排出,使得钢模连同混凝土轨枕自由下落,通过自由落在底部的倒模柱上,将混凝土轨枕进行脱模,在此过程中,混凝土轨枕会受到撞击震动的影响,容易导致混凝土轨枕受到撞击和震动而断裂和内部产生隐裂的问题,大大降低了混凝土轨枕的质量,会对后续实际使用留下安全隐患,并且上述脱模方式不够经济实用,会增加生产的成本,并且实际脱模过程容易造成混凝土轨枕损坏,不利于实际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br>本技术的目的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枕用钢模辅助脱模装置,包括模具槽(1)、托板(2)、起模条(3)、第一嵌合槽(5)、固定杆(10)、底板(11)和第二嵌合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槽(1)下表面设置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表面焊接两端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杆(10),所述模具槽(1)两端外壁对称焊接有延伸板(7),所述延伸板(7)下表面均焊接有套杆(8),所述套杆(8)下端均套接在固定杆(10)上端外壁,所述固定杆(10)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块(15),所述模具槽(1)底端内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嵌合槽(5)和第二嵌合槽(13),两个所述第一嵌合槽(5)内部均嵌入安装有托板(2),两个所述第一嵌合槽(5)底端...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枕用钢模辅助脱模装置,包括模具槽(1)、托板(2)、起模条(3)、第一嵌合槽(5)、固定杆(10)、底板(11)和第二嵌合槽(13),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槽(1)下表面设置有底板(11),所述底板(11)上表面焊接两端有对称分布的固定杆(10),所述模具槽(1)两端外壁对称焊接有延伸板(7),所述延伸板(7)下表面均焊接有套杆(8),所述套杆(8)下端均套接在固定杆(10)上端外壁,所述固定杆(10)上表面安装有限位块(15),所述模具槽(1)底端内壁开设有对称分布的第一嵌合槽(5)和第二嵌合槽(13),两个所述第一嵌合槽(5)内部均嵌入安装有托板(2),两个所述第一嵌合槽(5)底端均开设有贯穿模具槽(1)底端外壁的通孔(6),所述托板(2)下表面焊接有贯穿通孔(6)的立柱(12),两个所述第二嵌合槽(13)内部均活动安装有起模条(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枕用钢模辅助脱模装置,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金珠王勇刘坤李文龙刘鑫李长杰
申请(专利权)人:新泰房桥轨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