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冷凝器集流管隔片及堵盖自动铆压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9825 阅读:4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冷凝器集流管隔片及堵盖自动铆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座,所述底座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固定安装有冲压气缸,所述冲压气缸的输出端设有气缸活塞杆,所述气缸活塞杆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铆压座,所述气缸活塞杆内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塞和第二活动塞。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外置气泵往第一输气管内输入气体,气体注入滑腔内,推动第二活动塞向上运动,从而使得弹簧进行拉伸,第一活动塞同时也向上运动,使得喇叭腔上侧压强减少,在外界大气压的作用下,使得堵盖被紧紧吸附抵在弹性垫上,完成自动上料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冷凝器集流管隔片及堵盖自动铆压设备
本技术涉及冷凝器集流管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冷凝器集流管隔片及堵盖自动铆压设备。
技术介绍
冷凝器是让气体通过一根长长的管子(通常盘成螺线管),让热量散失到四周的空气中,铜之类的金属导热性能强,常用于输送蒸气。为提高冷凝器的效率经常在管道上附加热传导性能优异的散热片,加大散热面积,以加速散热,并通过风机加快空气对流,把热量带走,制冷系统的机件,属于换热器的一种。现有的集流管隔片及堵盖自动铆压设备通常采用真空吸泵、气泵配合工作才能完成上料、铆压工作,设备的维护成本高,气泵和真空吸泵需要分别操作,使用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采用真空吸泵、气泵配合工作才能完成上料、铆压工作,设备的维护成本高,气泵和真空吸泵需要分别操作,使用过程较为繁琐,工作效率较低”的缺点,而提出一种冷凝器集流管隔片及堵盖自动铆压设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冷凝器集流管隔片及堵盖自动铆压设备,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固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冷凝器集流管隔片及堵盖自动铆压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座(2),所述底座(1)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固定安装有冲压气缸(5),所述冲压气缸(5)的输出端设有气缸活塞杆(9),所述气缸活塞杆(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铆压座(6),所述气缸活塞杆(9)内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塞(12)和第二活动塞(13),所述第一活动塞(12)和第二活动塞(13)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6),所述滑腔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5),所述活动杆(16)贯穿密封板(15)设置,所述气缸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冷凝器集流管隔片及堵盖自动铆压设备,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固定连接有定位座(2),所述底座(1)上对称固定连接有支撑杆(3),所述支撑杆(3)上固定连接有安装板(4),所述安装板(4)上固定安装有冲压气缸(5),所述冲压气缸(5)的输出端设有气缸活塞杆(9),所述气缸活塞杆(9)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铆压座(6),所述气缸活塞杆(9)内开设有滑腔,所述滑腔上分别滑动连接有第一活动塞(12)和第二活动塞(13),所述第一活动塞(12)和第二活动塞(13)之间固定连接有活动杆(16),所述滑腔内壁固定连接有密封板(15),所述活动杆(16)贯穿密封板(15)设置,所述气缸活塞杆(9)的一侧分别固定连接有第一输气管(10)和第二输气管(11),所述第一输气管(10)和第二输气管(11)均连接在外置气泵输出端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冷凝器集流管隔片及堵盖自动铆压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杆(16)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艳辉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市华泰鑫盛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