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氨基磺酸结晶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57339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1 17: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氨基磺酸结晶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端设有进料管且进料管尾端形成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直径大于进料管的直径;所述进料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只分流支管;所述两只分流支管分别设置于进料管底端的两端且直径大于进料管的直径;所述进料管上固定连接有流量调节组件。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通过分流支管防止进料时物料流速和压力过大造成釜体内部液体飞溅;同时通过流量调节组件控制物料流量的大小;进料孔的直径大于进料管的直径,可以防止进料过程中物料洒出,造成环境污染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氨基磺酸结晶釜
本技术涉及结晶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氨基磺酸结晶釜。
技术介绍
目前结晶釜是化工、制药、食品等行业的物料混合、加温、降温、搅拌等过程的混合反应设备;结晶釜内的物料混合均匀后,需要用夹层内的冷却水或冷媒水进行急剧降温。现有的技术可参考授权公告号为CN205730441U的技术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结晶釜,包括倒圆台形的釜体和设置在釜体上的搅拌装置,釜体的上部设有进料口且下部设有出料口,搅拌装置包括设置在釜体外的搅拌机、伸入釜体内的搅拌轴和设置在搅拌轴底部的搅拌叶,釜体内还设置有倒圆台形的内腔体,内腔体内设置有水腔且下方设置有圆盘,内腔体的上端面和釜体的上底之间留有空间,内腔体的下端面和圆盘之间留有空间,搅拌轴伸入到内腔体内,搅拌叶在内腔体的下端面和圆盘之间留有的空间内转动;该技术在结晶釜工作过程中,可以使内腔体内的液体先结晶并沉积在圆盘上,再经搅拌叶刮动沉积到结晶釜的底部,促进结晶过程平稳、快速和均衡的进行。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当从釜体上端的进料口将物料加入到釜体中时,进料管内的物料流速和压强较大,由于进料管只有一个物料流出口,物料流入釜体后很容易造成釜体内部液体飞溅,影响结晶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氨基磺酸结晶釜,通过分流支管和流量调节组件控制物料的流量,调高结晶效果。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氨基磺酸结晶釜,包括釜体,所述釜体上端设有进料管且进料管的尾端形成进料口;所述进料口的直径大于进料管的直径;所述进料管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只分流支管;所述两只分流支管分别设置于进料管底端的两端且直径大于进料管的直径;所述进料管上固定连接有流量调节组件。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进料管的底端设置分流支管,可以防止进料时物料流速和压力过大造成釜体内部液体飞溅;同时流量调节组件可以控制物料流量的大小;进料孔的直径大于进料管的直径,可以防止进料过程中物料洒出,造成环境污染。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流量调节组件包括调节杆、调节筒和套筒;所述套筒与进料管为一体结构;所述调节筒的形状为圆柱形且插设在套筒内;所述套筒横截面的直径大于进料管的直径;所述套筒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内部开设有圆柱形通孔一;所述套筒与调节筒的接触面为曲面且套筒与调节筒紧密贴合;所述调节杆插设在套筒内且与套筒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的另一端与调节筒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筒上开设有导流孔。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调节杆,带动调节筒在套筒内的旋转;当调节筒上的导流孔与物料流出方向相同时,物料可以从进料管内流出;当导流孔与物料流出方向呈一定角度时,可以使流量减小或关闭,起到控制流量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调节杆与进料管连接位置处胶接有密封圈;所述调节杆插设在连接位置处的密封圈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密封圈可以提高调节杆与进料管之间的密封性,起到防止物料溢出的技术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架且支架上设有搅拌组件;所述搅拌组件包括旋转电机和搅拌叶;所述旋转电机的基座固定连接在支架上;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插设在支架上且底端穿过支架;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支架转动连接;所述桨式搅拌叶固定连接在旋转电机输出轴的两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旋转电机工作时,输出轴带动搅拌叶转动,可以对釜体内的物料进行搅拌,使物料能够结晶均匀,提高产品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底端固定连接有一个锚式搅拌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搅拌桨可以防止物料结晶附着或堆积在釜体侧壁上,影响出料。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包括位于上方的结晶筒和下方的沉淀筒;所述结晶筒和沉淀筒之间设有隔板;所述隔板上开设有通孔二;所述通孔二上端开口直径大于下端开口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釜体内设置沉淀筒和结晶筒,物料结晶后会通过隔板上的通孔二进入到沉淀筒内,沉淀效果较好;隔板上设置的通孔二上端开口直径大于下端,便于结晶筒内的晶体下行进入沉淀筒,避免晶体从结晶筒进入到沉淀筒中时堵塞通孔二,同时避免沉淀筒内的晶体在搅拌叶的搅拌作用下进入到结晶筒内。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外侧壁上设有夹套;所述夹套内设有螺旋冷却管;所述釜体一侧设有水箱;所述水箱上端设有水箱盖且水箱盖上设有水泵;所述水泵两侧分别固定连接有抽液管和送液管;所述抽液管的另一端插设在水箱盖上且下端穿过水箱盖;所述送液管的另一端套设在冷却管的进水孔上;所述水箱的侧面上还设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一端插设在水箱内且另一端套设在冷却管的出水孔上。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水箱内的冷却水经冷却管的一端流入夹套内,再经另一端流回水箱,形成一个循环,可以加快釜体内物料的结晶速度;冷却管设置为螺旋状,可以增大冷却面积,提高结晶效果。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釜体下端开设有长方形出料口;所述出料口的侧面上开设有长方形出液口;所述出液口上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上开设有过滤孔且过滤孔的直径小于结晶颗粒的直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出液口上设置过滤网,利于将结晶后釜体内的液体从出液口流出,然后再将结晶物从出料孔卸出。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在进料管的底端设置分流支管,可以防止进料时物料流速和压力过大造成釜体内部液体飞溅;同时流量调节组件可以控制物料流量的大小,可以提高结晶效果和产品质量。2.在搅拌电机的输出轴底端设置锚式搅拌桨,不仅使釜体内物料的搅拌均匀;还可以防止物料结晶附着在釜体侧壁上,影响出料;出液口上设置过滤网可以对物料进行过滤,防止液体与结晶体一块流出。3.釜体分为结晶筒和沉淀筒,且结晶筒和沉淀筒之间设有隔板,可以使物料结晶后快速落入沉淀筒内;同时隔板上开设有上端开口直径大于下端的通孔二,能够防止沉淀筒内的物料返回到结晶筒内,影响产品出料。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中结晶釜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中进料管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实施例中流量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实施例中流量调节组件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是实施例中结晶釜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6是实施例中出料口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实施例中过滤网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釜体;11、结晶筒;12、沉淀筒;2、进料口;3、进料管;31、分流支管;4、出料口;5、出液口;51、过滤网;511、过滤孔;6、流量调节组件;61、调节杆;62、调节筒;621、导流孔;63、套筒;631、通孔一;64、密封圈;7、支撑腿;8、支架;9、搅拌组件;91、旋转电机;92、输出轴;93、桨式搅拌叶;10、隔板;101、通孔二;13、水箱;131、水箱盖;132、排水管;14、水泵;141、抽液管;142、送液管;15、锚式搅拌桨;16、夹套;161、冷却管;1611、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氨基磺酸结晶釜,包括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上端设有进料管(3)且进料管(3)的尾端形成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直径大于进料管(3)的直径;所述进料管(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只分流支管(31);所述两只分流支管(31)分别设置于进料管(3)底端的两侧且直径大于进料管(3)的直径;所述进料管(3)上固定连接有流量调节组件(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氨基磺酸结晶釜,包括釜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上端设有进料管(3)且进料管(3)的尾端形成进料口(2);所述进料口(2)的直径大于进料管(3)的直径;所述进料管(3)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只分流支管(31);所述两只分流支管(31)分别设置于进料管(3)底端的两侧且直径大于进料管(3)的直径;所述进料管(3)上固定连接有流量调节组件(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磺酸结晶釜,其特征在于:所述流量调节组件(6)包括调节杆(61)、调节筒(62)和套筒(63);所述套筒(63)与进料管(3)为一体结构;所述调节筒(62)的形状为圆柱形且插设在套筒(63)内;所述套筒(63)的横截面直径大于进料管(3)的直径;所述套筒(63)的形状为圆柱形且内部开设有圆柱形通孔一(631);所述套筒(63)与调节筒(62)的接触面为曲面且套筒(63)与调节筒(62)紧密贴合;所述调节杆(61)插设在套筒(63)内且与套筒(63)转动连接;所述调节杆(61)的另一端与调节筒(62)固定连接;所述调节筒(62)上开设有导流孔(62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氨基磺酸结晶釜,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杆(61)与进料管(3)连接位置处胶接有密封圈(64);所述调节杆(61)插设在连接位置处的密封圈(64)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氨基磺酸结晶釜,其特征在于:所述釜体(1)上端固定连接有一个支架(8)且支架(8)上设有搅拌组件(9);所述搅拌组件(9)包括旋转电机(91)和桨式搅拌叶(93);所述旋转电机(91)的基座固定连接在支架(8)上;所述旋转电机(91)的输出轴(92)插设在支架(8)上且底端穿过支架(8);所述旋转电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关延敏邹伯林李凯王健
申请(专利权)人:莱州市中大贵合化工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