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成电容式操作装置的树脂成形品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6542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树脂成形品,在成为操作面的内侧的内部面紧贴有输出与通过对上述操作面的接触操作而产生的电容的变化量相应的电信号且以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片为基材而成的电极片的一面的状态下,将上述电极片作为嵌入物成形。至少将上述内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形成为三维曲面,并且,在上述电极片形成通过部,该通过部在成形时使形成于与上述电极片的另一面相接的金属模具的浇口流入的熔融树脂通过到上述电极片的一面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构成电容式操作装置的树脂成形品
本专利技术涉及构成各种电容式操作装置的树脂成形品的改良。
技术介绍
在电容式操作装置中,具有在形成用于接触操作的操作面的操作板的与操作面相反的一侧嵌入成形有电极片的装置(专利文献1)。但是,在操作板具有三维曲面的情况下,若对电极片不进行任何加工,则在成形的过程中在电极片产生褶皱、弯折,产生电极片的灵敏度降低等不良情况。该不良情况能够通过在电极片预先设置多个狭缝、或者对电极片本身预先以仿效三维曲面的方式利用真空压空成型等进行赋形来纠正,但前者的方法存在电极片的设计自由度被狭缝限制的问题,后者的方法存在由赋形工序增加而引起的成本增加以及由附加赋形工序而引起的次品增加也就是成品率降低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130269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主要问题点在于,能够通过嵌入成形使电极片在不损害电极片设计的自由度且不导致制造工序的增加的情况下适当地配备于构成电容式操作装置的树脂成形品。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为了实现上述课题,本专利技术为一种构成电容式操作装置的树脂成形品,在成为操作面的内侧的内部面紧贴有输出与通过对上述操作面的接触操作而产生的电容的变化量相应的电信号且以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片为基材而成的电极片的一面的状态下,将上述电极片作为嵌入物成形,其中,至少将上述内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形成为三维曲面,并且,在上述电极片形成通过部,该通过部在成形时使形成于与上述电极片的另一面相接的金属模具的浇口流入的熔融树脂通过到上述电极片的一面侧。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之一是,将上述通过部形成为贯通孔。该情况下,本专利技术的方案之一为将上述贯通孔形成于上述电极片的大致中央。另外,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只以为,将上述内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形成为以上述操作面侧为弯曲外侧的三维曲面、或者以上述操作面侧为弯曲内侧的三维曲面。专利技术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嵌入成形在不损害电极片的设计自由度且不导致制造工序的增加的情况下适当地使电极片配备于构成电容式操作装置的树脂成形品。即,根据本专利技术,不需要在上述电极片设置上述通过部以外的狭缝等,另外,能够利用通过上述通过部流入金属模具内的熔融树脂使电极片仿效三维曲面,不会导致制造工序的增加。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的树脂成形品的立体图,从操作面侧观察示出。图2是上述树脂成形品的立体图,从内部面侧观察示出。图3是成为上述树脂成形品的嵌入物的电极片。图4是图2的A-A线位置处的剖视图(上图)及其主要部分放大结构图(下图),将金属模具一起示出。图5是图2的B-B线位置处的剖视图(上图)及其主要部分放大结构图(下图),将金属模具一起示出。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基于图1~图5,对本专利技术的典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该实施方式的树脂成形品1是将电极片2作为嵌入物通过嵌入成形而形成,且通过上述电极片2的功能构成各种电容式操作装置。更具体而言,该树脂成形品1具有可接触操作的操作面1a,在成为其内侧的内部面1c具备上述电极片2作为嵌入物,典型地构成各种电容式操作装置的主要部分。上述电极片2输出与通过对上述操作面1a的接触操作而产生的电容的变化量相应的电信号,且以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片为基材,典型地通过利用导电膏(电极材料)在该基材上形成包含用于得到上述电信号的电极的电路而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树脂成形品1为在实质上四边形的板状部1d的边缘部形成有环绕立起部1e的结构。上述树脂成形品1的板状部1d的形成环绕立起部1e的侧为上述内部面1c,其相反侧为作为上述操作面1a的外部面1b。上述电极片2通过嵌入成形使其一面2a与上述内部面1c紧贴。在图示的例子中,上述树脂成形品1构成为将上述外部面1b作为电容式操作装置的外观面,特别是构成为能够用作作为汽车等的室内装备品的各种收纳体的盖。在上述外部面1b,根据需要,通过后述的装饰片5等附加所希望的颜色、花纹、图标等图形等。例如,在上述外部面1b附加表示电源的图标等,在对该图标部分进行接触操作(用手指触摸等)时,使以一面2a紧贴于上述内部面1c的方式所具备的上述电极片2输出预定的电信号,从而也能够将上述盖用作装备于汽车等的室内的各种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的接触操作终端。上述树脂成形品1至少将上述内部面1c的全部或一部分作成三维曲面。在图示的例子中,上述板状部1d为仿效三维曲面的形状,上述板状部1d中的成为上述内部面1c的部分以及成为外部面1b的部分双方为三维曲面(图4、图5)。在图示的例子中,将上述内部面1c作成以上述操作面1a侧为弯曲外侧x且以与其相反的侧为弯曲内侧y的三维曲面。也有时与此相反地,将上述内部面1c作成以上述操作面1a侧为弯曲内侧的三维曲面。另一方面,在上述电极片2形成有通过部2c,该通过部2c在成形时使从形成于与上述电极片2的另一面2b相接的金属模具3的浇口3a流入的熔融树脂通过到上述电极片2的一面2a侧。在图示的例子中,电极片2具有未图示的电极以及电路,且为收纳于上述板状部1d内的大小。图中符号2d表示的是连接用舌片,该连接舌片是从树脂成形品1的内部面1c侧伸出的电极片2的一部分,用于使上述电气设备、电子设备等和电极片2内的电路电连接。上述通过部2c只要是在树脂成形品1成形时使从形成于与上述电极片2的另一面2b相接的金属模具3的浇口3a流入的熔融树脂通过到上述电极片2的一面2a侧的形态即可,对其具体的形态没有限定。在图示的例子中,通过部2c为贯通孔,贯通孔成为圆形的孔。另外,贯通孔形成于上述电极片2的大致中央。贯通孔的大小比浇口3a的开口稍大(图4、图5),在将电极片2作为嵌入物设置于金属模具内时不需要严格地进行定位。电极片2以将一面2a侧埋入上述内部面1c并使另一面2b露出的状态与上述内部面1c一体化。在使电极片2的一面2a紧贴于树脂成形品1的三维曲面的状态下将该电极片2作为嵌入物对树脂成形品1进行嵌入成形的情况下,未经过任何加工的电极片2无法追随与成形的树脂成形品1的三维曲面对应的金属模具的三维曲面形状,因此无法使电极片2适当地紧贴于金属模具的三维曲面形状。在将未经过任何加工的电极片2作为嵌入物的情况下,电极片2产生褶皱、折痕等。另外,成形时,难以使电极片2落座于金属模具内的预定的位置,因此无法在树脂成形品1中的电极片2的配置预定位置适当地配设电极片2。这些情况成为电极片2的灵敏度下降等不良状况的原因,进而成为电容式操作装置的不良状况的原因。另外,由于经年劣化,容易产生电极片2从树脂成形品1的内部面1c的剥离。这样的情况在上述树脂成形品1用于汽车的室内装备品等处于环境负荷大的状况下的电容式操作装置的情况下尤为显著。通过形成于电极片2的通过部2c,能够在利用通过上述通过部2c流入到电极片2的一面2a侧的熔融树脂的压力将电极片2的另一面2b挤压至与电极片2的另一面2b相接的金属模具3中的与成形的树脂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构成电容式操作装置的树脂成形品,在成为操作面的内侧的内部面紧贴有输出与通过对上述操作面的接触操作而产生的电容的变化量相应的电信号且以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片为基材而成的电极片的一面的状态下,将上述电极片作为嵌入物成形,其特征在于,/n至少将上述内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形成为三维曲面,并且,/n在上述电极片形成通过部,该通过部在成形时使形成于与上述电极片的另一面相接的金属模具的浇口流入的熔融树脂通过到上述电极片的一面侧。/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09 JP 2018-0908441.一种构成电容式操作装置的树脂成形品,在成为操作面的内侧的内部面紧贴有输出与通过对上述操作面的接触操作而产生的电容的变化量相应的电信号且以热塑性合成树脂制片为基材而成的电极片的一面的状态下,将上述电极片作为嵌入物成形,其特征在于,
至少将上述内部面的全部或一部分形成为三维曲面,并且,
在上述电极片形成通过部,该通过部在成形时使形成于与上述电极片的另一面相接的金属模具的浇口流入的熔融树脂通过到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土居敦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