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低温漂过压保护系统
本专利技术属于保护电路
,尤其涉及一种低温漂过压保护系统。
技术介绍
恒流源在空载时理论上输出电压为无穷大,必须对输出电压进行过压保护。现有方案通常采用如下设计:采用电阻分压采样输出电压,然后通过二极管隔离和三极管放大后控制产生PWM信号的电平,使恒流源在空载时输出电压控制在一定的电压内。上述现有方案存在的问题在于:由于隔离二极管压降及放大用三极管BE压降具有温漂效应,在高低温下空载输出保护电压变化较大,导致现有方案只能满足常温需要,无法应用在高低温环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技术解决问题: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低温漂过压保护系统,采用两种温度补偿手段将高低温下空载输出保护电压控制在要求范围内。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温漂过压保护系统,包括:低温漂过压保护电路,用于采集恒流源主电路输出的空载时的实时电压,将采集的实时电压转换成电流信号输出;控制电路,用于获取低温漂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电流信号,根据获取的电流信号输出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温漂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低温漂过压保护电路,用于采集恒流源主电路输出的空载时的实时电压,将采集的实时电压转换成电流信号输出;/n控制电路,用于获取低温漂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电流信号,根据获取的电流信号输出脉宽调制信号;/n驱动电路,用于对控制电路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输出放大处理后的脉宽调制信号;/n恒流源主电路,用于根据驱动电路输出的放大处理后的脉宽调制信号,调整恒流源主电路输出的空载时的电压值,使恒流源主电路输出的空载时的电压值满足设定电压阈值。/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温漂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低温漂过压保护电路,用于采集恒流源主电路输出的空载时的实时电压,将采集的实时电压转换成电流信号输出;
控制电路,用于获取低温漂过压保护电路输出的电流信号,根据获取的电流信号输出脉宽调制信号;
驱动电路,用于对控制电路输出的脉宽调制信号进行放大处理,输出放大处理后的脉宽调制信号;
恒流源主电路,用于根据驱动电路输出的放大处理后的脉宽调制信号,调整恒流源主电路输出的空载时的电压值,使恒流源主电路输出的空载时的电压值满足设定电压阈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温漂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低温漂过压保护电路,包括:第一输出采样电阻R1、第二输出采样电阻R2、隔离二极管D1、温度补偿二极管D2、稳压管Z1和三极管Q1;
第一输出采样电阻R1、稳压管Z1、温度补偿二极管D2和第二输出采样电阻R2依次连接;其中,第一输出采样电阻R1与恒流源主电路的输出端连接;
三极管Q1的基极与隔离二极管D1连接,通过隔离二极管D1接入A点;其中,A点位于稳压管Z1与温度补偿二极管D2之间;
三极管Q1D的集电极与控制电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温漂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
第一输出采样电阻R1、稳压管Z1、温度补偿二极管D2和第二输出采样电阻R2依次连接构成的第一电路,用于采集恒流源主电路输出的空载时的实时电压,当空载时的实时电压高于稳压管Z1的稳压值与温度补偿二极管D2正向导通压降时,输出A点电位信号;
三极管Q1与隔离二极管D1连接构成的第二电路,用于采集得到第一电路输出的A点电位信号,当A点电位信号高于隔离二极管D1正向压降和三极管Q1的基极与发射极压降之和时,三极管Q1进入放大状态,根据三极管Q1基极电流和放大倍数确定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流,将三极管Q1的集电极电流输出至控制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温漂过压保护系统,其特征在于,当空载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政,杜建华,周世安,姜沫岐,王立伟,王彬磊,赵兰,苏少侃,陈明阳,荣志民,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