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C-DC变换电路及储能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09621 阅读:10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DC‑DC变换电路及储能柜。其中,该DC‑DC变换电路,设置于蓄电池和直流母线之间,包括依次设置在直流母线正极端子和蓄电池正极端子之间的第二开关、第一开关管、电感、电阻、设置在所述电阻与所述直流母线正极端子之间的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管串联的第二开关管以及并联设置在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两端的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同向并联,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发生故障时导通。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DC‑DC变换电路的元件损坏时,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DC-DC变换电路及储能柜
本技术涉及电子电路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DC-DC变换电路及储能柜。
技术介绍
在直流微网系统或者光储系统中,所选用的储能柜自带储能DC/DC变流器。在该系统中,储能柜直接对接变流器高压直流母线时需要热拔插功能,现有的DC-DC变换电路并且没有冗余电路设计,无法在极端电压和电流导致电器元件损坏时,保持系统正常运行,如果在运行中部分器件损坏,必需对整个系统断电,没有应急方案,长时间运行会对器件造成严重损坏,如果DC/DC电路部分电子元件损坏则直接导致系统故障无法运行,影响用户体验和系统整体的运行效率。针对现有技术中的DC-DC变换电路的元件损坏时,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中提供一种DC-DC变换电路及储能柜,以解决现有技术中DC-DC变换电路的元件损坏时,系统无法正常运行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DC-DC变换电路,设置与设置于蓄电池和直流母线之间,其中,该电路包括:依次设置在直流母线正极端子和蓄电池正极端子之间的第二开关、第一开关管、电感、电阻、设置在所述电阻与所述直流母线正极端子之间的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管串联的第二开关管以及并联设置在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两端的电容,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同向并联,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发生故障时导通。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直流母线正极端子之间,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还包括:第四开关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关管发生故障时导通,替代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在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之间,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源极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直流母线负极端子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五开关管,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均未发生故障时断开,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之间,漏极连接在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在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之间。进一步地,所述电路还包括:第三开关、第四开关以及第五开关,其中,所述第三开关连接在所述电感的第二端和所述蓄电池正极端子之间;所述第四开关连接在所述电阻的第二端和所述蓄电池正极端子之间;所述第五开关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和所述蓄电池负极端子之间。本技术还提供一种储能柜,包括:蓄电池、控制器和辅助电源,所述储能柜还包括上述DC-DC变换电路。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用于采集所述直流母线的电压、采集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根据所述直流母线的电压和所述电容两端的电压控制所述第一开关和所述第二开关的通断。进一步地,所述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四开关以及所述第五开关的通断。进一步地,所述辅助电源,用于从所述直流母线取电后,为所述控制器供电。应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通过设置备用的开关管,与电路中原有的开关管并联,使DC-DC变换电路的元件损坏时,启用备用的开关管,能够实现在DC-DC变换电路的元件损坏时,保证整个系统正常运行。附图说明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DC-DC变换电路的结构图;图2为根据本技术另一实施例的DC-DC变换电路的结构图;图3为根据本技术又一实施例的DC-DC变换电路的结构图;图4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储能柜的结构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技术实施例中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实施例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多种”一般包含至少两种。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应当理解,尽管在本技术实施例中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开关管,但这些开关管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不同开关管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技术实施例范围的情况下,第一开关管也可以被称为第二开关管,类似地,第二开关管也可以被称为第一开关管。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若”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响应于检测”。类似地,取决于语境,短语“如果确定”或“如果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可以被解释成为“当确定时”或“响应于确定”或“当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时”或“响应于检测(陈述的条件或事件)”。还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商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商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技术的可选实施例。实施例1本实施例提供一种DC-DC变换电路,图1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DC-DC变换电路的结构图,如图1所示,该电路包括:第一开关管Q1、第二开关管Q2、电感L、电容C、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和电阻R,其中,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漏极连接,所述电感L第一端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Q1与所述第二开关管Q2之间;所述电感L的第二端通过所述电阻R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连接直流母线正极端子Ubus+;所述第一开关K1连接在所述电阻R的第二端与直流母线正极端子Ubus+之间;所述第二开关K2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和直流母线正极端子Ubus+之间;蓄电池负极端子、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所述直流母线负极端子相连;所述电容C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Q1的漏极和所述第二开关管Q2的源极之间。在具体实施时,控制第一开关K1的触点闭合,此时,直流母线正极端子Ubus+输出的电压依次经过经第一开关K1、电阻R、电感L、第一开关管Q1、电容C至直流母线负极端子Ubus-形成通路,使电容C两端的电压缓慢上升,实现为电容C充电。检测直流母线电压和电容C两端电压,当满足预设条件,即电容C两端电压与直流母线电压的比值超过预设阈值,例如96%时,控制第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DC-DC变换电路,设置于蓄电池和直流母线之间,包括依次设置在直流母线正极端子和蓄电池正极端子之间的第二开关、第一开关管、电感、电阻、设置在所述电阻与所述直流母线正极端子之间的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管串联的第二开关管以及并联设置在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两端的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n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同向并联,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发生故障时导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DC-DC变换电路,设置于蓄电池和直流母线之间,包括依次设置在直流母线正极端子和蓄电池正极端子之间的第二开关、第一开关管、电感、电阻、设置在所述电阻与所述直流母线正极端子之间的第一开关、与所述第一开关管串联的第二开关管以及并联设置在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两端的电容,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
第三开关管,所述第三开关管与所述第一开关管同向并联,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发生故障时导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漏极与所述直流母线正极端子之间,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
第四开关管,用于在所述第二开关管发生故障时导通,替代所述第二开关管,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在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之间,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源极连接在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直流母线负极端子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还包括:
第五开关管,用于在所述第一开关管和所述第二开关管均未发生故障时断开,所述第五开关管的源极连接在所述第一开关管的源极与所述第二开关管的漏极之间,漏极连接在所述第四开关管的漏极连接在所述第三开关管的源极之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党培育姜颖异郭泳颖黄颂儒陈宁宁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