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下防碰撞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5186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5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井下防碰撞方法,包括:获取第一超宽带基站采集的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报文数据,分别解析得到标签数据块,并存储于第一数据库;获取第二超宽带基站采集的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报文数据,分别解析得到标签数据块,并存储于第二数据库;在第一数据库中,对符合条件的标签数据块附加第一区域标识或者第二区域标识,对具有第一区域标识的标签数据块分级附加预警标识;在第二数据库中,对符合条件的标签数据块附加第一区域标识或者第二区域标识,对具有第二区域标识的标签数据块分级附加预警标识;对于具有分级附加的预警标识的超宽带标签,分级发出报警信号。显著提高井下生产的安全水平,有力保障井下生产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井下防碰撞方法
本专利技术总体而言涉及矿山井下生产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井下防碰撞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矿区井下生产的智能化和自动化改造对生产效率和生产安全性有着很大作用。地下矿山环境复杂,工况恶劣,照明条件差,而传统车辆设备尤其是大型或超大型设备,在井下运行时因为主要依赖驾驶员的观察和驾驶经验,时常有车辆设备与其他设备、与巷道壁、甚至与人员碰撞的事故发生,轻则损坏设备,重则导致人员伤亡,而传统辅助手段如在车辆设备上安装摄像头等,在井下工况恶劣且照明条件差的情况下并无多少助益。因此,业界亟需一种能够有效可靠防止碰撞的井下防碰撞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至少一种缺陷,提供一种能够有效可靠防止碰撞的井下防碰撞方法。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井下防碰撞方法,包括:S100获取第一超宽带基站采集的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报文数据,分别解析得到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并存储于第一数据库;S200获取第二超宽带基站采集的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报文数据,分别解析得到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并存储于第二数据库;S300在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对符合条件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附加第一区域标识或者第二区域标识,对具有所述第一区域标识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分级附加预警标识;S400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对符合条件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附加第一区域标识或者第二区域标识,对具有所述第二区域标识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分级附加预警标识;S500对于具有分级附加的预警标识的超宽带标签,分级发出报警信号。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在S100和S200之前,还包括:向所述第一超宽带基站和所述第二超宽带基站发送固定心跳包,所述第一超宽带基站和所述第二超宽带基站接收所述固定心跳包并发送采集的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报文数据。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标签数据块包含有对应超宽带标签的身份编码和第一距离信息,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标签数据块包含有对应超宽带标签的身份编码和第二距离信息,所述第一超宽带基站和所述第二超宽带基站设置于车辆设备上,所述超宽带标签设置于预防被撞的物体上。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S300具体包括:对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任一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查找具有同一身份编码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S300具体还包括:比较具有所述同一身份编码的所述第一数据库中超宽带标签的第一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超宽带标签的第二距离信息,得出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在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对该身份编码对应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附加第一区域标识或者第二区域标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S300具体还包括:对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任一具有所述第一区域标识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比较超宽带标签的第一距离信息和预警区间,得出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附加一区一级预警标识或者一区二级预警标识或者一区三级预警标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S400具体包括:对于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任一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在所述第一数据库中查找具有同一身份编码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S400具体还包括:比较具有所述同一身份编码的所述第二数据库中超宽带标签的第二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一数据库中超宽带标签的第一距离信息,得出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对该身份编码对应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附加第二区域标识或者第一区域标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S400具体还包括:对于所述第二数据库中任一具有所述第二区域标识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比较超宽带标签的第二距离信息和预警区间,得出比较结果,根据所述比较结果对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附加二区一级预警标识或者二区二级预警标识或者二区三级预警标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方式,S500具体包括:对于具有所述一区一级预警标识和所述二区一级预警标识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触发一级声光报警,对于具有所述一区二级预警标识和所述二区二级预警标识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触发二级声光报警,对于具有所述一区三级预警标识和所述二区三级预警标识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不触发报警。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专利技术的井下防碰撞方法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对第一超宽带基站和第二超宽带基站采集的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报文数据进行解析和联合交叉分区分级处理以及据此触发报警,能够实时准确测量和标识超宽带标签相对超宽带基站的位置并实时输出报警信号,极大减少甚至避免了井下碰撞事故的发生,降低了事故损失,井下生产的安全水平显著提高,有力保障了井下生产活动的高效有序进行,具有很高的经济性,极为适合在业界推广使用。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如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井下防碰撞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井下防碰撞方法所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1、第一超宽带基站;2、第二超宽带基站;3、超宽带标签;4、预警区间;41、一区一级预警区间;42、一区二级预警区间;43、一区三级预警区间;44、二区一级预警区间;45、二区二级预警区间;46、二区三级预警区间;5、车辆设备。具体实施方式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专利技术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在对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示例的下面描述中,参照附图进行,所述附图形成本专利技术的一部分,并且其中以示例方式显示了可实现本专利技术的多个方面的不同示例性结构、系统和步骤。应理解,可以使用部件、结构、示例性装置、系统和步骤的其他特定方案,并且可在不偏离本专利技术范围的情况下进行结构和功能性修改。而且,虽然本说明书中可使用术语“顶部”、“底部”、“前部”、“后部”、“侧部”等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不同示例性特征和元件,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文中仅出于方便,例如如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本说明书中的任何内容都不应理解为需要结构的特定三维方向才落入本专利技术的范围内。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井下防碰撞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井下防碰撞方法所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实施例的井下防碰撞方法包括:S050向第一超宽带基站1和第二超宽带基站2发送固定心跳包,固定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井下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S100获取第一超宽带基站采集的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报文数据,分别解析得到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并存储于第一数据库;/nS200获取第二超宽带基站采集的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报文数据,分别解析得到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并存储于第二数据库;/nS300在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对符合条件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附加第一区域标识或者第二区域标识,对具有所述第一区域标识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分级附加预警标识;/nS400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对符合条件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附加第一区域标识或者第二区域标识,对具有所述第二区域标识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分级附加预警标识;/nS500对于具有分级附加的预警标识的超宽带标签,分级发出报警信号。/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井下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00获取第一超宽带基站采集的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报文数据,分别解析得到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并存储于第一数据库;
S200获取第二超宽带基站采集的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报文数据,分别解析得到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并存储于第二数据库;
S300在所述第一数据库中,对符合条件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附加第一区域标识或者第二区域标识,对具有所述第一区域标识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分级附加预警标识;
S400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对符合条件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附加第一区域标识或者第二区域标识,对具有所述第二区域标识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分级附加预警标识;
S500对于具有分级附加的预警标识的超宽带标签,分级发出报警信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井下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在S100和S200之前,还包括:
向所述第一超宽带基站和所述第二超宽带基站发送固定心跳包,所述第一超宽带基站和所述第二超宽带基站接收所述固定心跳包并发送采集的多个超宽带标签的报文数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井下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标签数据块包含有对应超宽带标签的身份编码和第一距离信息,所述第二数据库中的标签数据块包含有对应超宽带标签的身份编码和第二距离信息,所述第一超宽带基站和所述第二超宽带基站设置于车辆设备上,所述超宽带标签设置于预防被撞的物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井下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S300具体包括:对于所述第一数据库中的任一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在所述第二数据库中查找具有同一身份编码的超宽带标签的标签数据块。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井下防碰撞方法,其特征在于,S300具体还包括:比较具有所述同一身份编码的所述第一数据库中超宽带标签的第一距离信息和所述第二数据库中超宽带标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程凯李明梁娟乔子轩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宸控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