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亮的背光源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649980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39
本申请涉及一种提亮的背光源结构,包括导光板框,所述导光板框内自下而上设置有反射膜、下扩散膜、增光膜以及上扩散膜,所述导光板框的一侧设置有光源框室,所述光源框室与导光板框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光源框室内设置有多个LED灯条,相邻两个所述LED灯条呈V形设置,相邻两个所述LED灯条形成的V形开口朝向导光板框侧,所述光源框室内设置有聚光件,所述聚光件用于把呈V形设置的两个LED灯条所散发出的灯光集中向导光板框侧射出。本申请具有便于提升背光源的光亮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亮的背光源结构
本申请涉及背光板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提亮的背光源结构。
技术介绍
目前,背光源。是位于液晶显示器背后的一种光源,它的发光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液晶显示模块的视觉效果。液晶显示器本身并不发光,它显示图形或者字符是它对光线调制的结果,广泛应用于触摸屏、背光源、LCD/LCM、手机、平板电脑、GPS、太阳能电池等行业。而相关技术中,背光源由依次叠放在承载框板内的反射膜、导光板框、下扩散膜、增光膜、上扩散膜组成,LED灯从导光板框的一侧照入,导光板框发出的亮光由反射膜进行反射后,照射在下扩散膜上,下扩散膜的光继续照射在增光膜上进行增光,最后从上扩散膜将增强的光扩散至整个面上。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在使用过程中,会出现背光源的亮度不够,从而导致最终的光照射出来后亮度达不到想要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便于提升背光源的光亮,本申请提供一种提亮的背光源结构。本申请提供的一种提亮的背光源结构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提亮的背光源结构,包括导光板框,所述导光板框内自下而上设置有反射膜、下扩散膜、增光膜以及上扩散膜,所述导光板框的一侧设置有光源框室,所述光源框室与导光板框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光源框室内设置有多个LED灯条,相邻两个所述LED灯条呈V形设置,相邻两个所述LED灯条形成的V形开口朝向导光板框侧,所述光源框室内设置有聚光件,所述聚光件用于把呈V形设置的两个LED灯条所散发出的灯光集中向导光板框侧射出。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LED灯条发出亮光时,由于相邻两个LED灯条呈V形开口且朝向导光板框侧,此时两个LED灯条的光便能够汇集到一起,形成更为强烈的光照,接着再通过聚光件把LED灯条汇集的灯光向导光板框内射去,此时LED灯条散射的光便全部汇聚统一照出去。同样的光照强度下,汇聚后的光相较于未经过汇聚的光来说,其强度更大,进而使得导光板框内所接受到的光源更强、更亮,达到提高了背光源的亮度的效果。可选的,所述聚光件包括弧形反光片以及反射顶片,所述弧形反光片直立设置在LED灯条背离导光板框的一侧的光源框室内,所述弧形反光片的凹面朝向LED灯条侧,所述反射顶片设置在LED灯条的上方且一端与弧形反光片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弧形反光片以及反射顶片形成一个容纳LED灯条的灯室,所述弧形反光片以及反射顶片位于灯室内的一侧均覆设有反光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LED灯条发出光源后,往背离以及远离导光板框侧射出的光都会直接射在弧形反光片以及反射顶片上,由于弧形反光片本身的形状特性,再加上表面设置有反光膜,则设在弧形反光片上的光源便会反射,而弧形反光片与反射顶片形成一个包裹状的灯室,最终反射的光在经过多次反射之后,会最后从导光板框室侧射出,进而达到汇聚光源较为直观且方便的效果。可选的,所述反射顶片倾斜设置,所述反射顶片的倾斜最高端与弧形反光片连接、倾斜最低端向靠近光源框室底壁侧延伸,所述反射顶片的倾斜最低端与光源框室的底壁之间形成出光口,所述出光口位于光源框室靠近导光板框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反射顶片倾斜设置后,此时LED灯条发出的光源均从这个出光口处射出,由于出光口的开口小,则汇聚的光源亮度便会更大,从而让射出出光口进入到导光板框的光源亮度更高,达到进一步提亮的效果。可选的,所述光源框室内位于LED灯条的两侧均设置有侧挡片,所述侧挡片的侧边与弧形反光片的侧边相连接、顶边与反射顶片的边缘相连接,所述出光口位于两个侧挡片之间。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挡片的设置能够进一步地将LED灯条发射出的光源进行遮挡,阻止LED灯条发出的光源有一部分散射出去,从而进一步提高LED灯条射出的光源汇集度。可选的,所述弧形反光片上设置有直径线反射片,所述LED灯条中射出的光线为弧形反光片的直径线且射在直径线反射片上时,反射的光在直径线反射片上反射至出光口处。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LED灯条中射出的光源线射到弧形反光片上后,而这个光源线正好又与弧形反光片的直径线相重合,那么这条光源线在射到弧形反光片上后,会被直接原路反射回来,进而导致弧形反光片与LED灯条之间的区间内光源强度高,而不易往出光口处射出;这时,在弧形反光片上设置接收与直径线相重合的光源的直径线反射片,能够把这部分无法射向出光口处的光源进行重新反射,让它们能够正常地通过直径线反射片反射出LED灯条与弧形反光片之间的区域,进而经过多次反射后最终从出光口处射出;这样设置后,能够提高LED灯条射出的光源的利用率。可选的,所述反射顶片上沿着反射顶片的倾斜方向设置有多个垂直线反射片,所述LED灯条中射出的光线垂直于反射顶片的板面且射在垂直线反射片上时,反射的光在垂直线反射片上反射至出光口。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同样地道理,当LED灯条中射出的光源射到反射顶片上后,而这个光源正好又与反射顶片的表面相垂直的垂直线相重合,那么这条光源线在射到反射顶片上后,会被直接原路反射回来,进而导致反射顶片与LED灯条之间的区域光源强度变高,而不易往出口处射出;这时,在反射顶片上设置接收与垂直线相重合的光源的垂直线反射片,能够把这部分无法射向出光口处的光源进行重新反射,让它们能够正常地通过垂直线反射片反射出LED灯条与反射顶片之间的区域,进而经过多次反射后,这些光源最终便能从出光口处向导光板框侧射出;这样设置后,能够提高LED灯条射出的光源在背光源上的利用率。可选的,所述直径线反射片的两个面上均覆设有反光膜,所述垂直线反射片上的两个面上也均覆设有反光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反光膜的设置则能够让直径线反射片与垂直线反射片正常地反射光源。可选的,所述侧挡片位于灯室内的片面上设置有散射板,所述散射板由多块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交错连接而成,相邻的所述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相互垂直,所述散射板的板面上也覆设有反光膜。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LED灯条上的光源射到侧挡片上后,散射板上的第一斜面与第二斜面由于相互垂直,这时能够把这些LED灯条上射出的光源进行反射,并且反射的角度不相同,进而进一步加大了LED灯条反射的效果,让射到侧挡片上的光源反射到弧形反光片或者反射顶片上,最终从出光口处射出,让这些光源不易汇聚在LED灯条与侧挡片之间的区域,提高了光源的反射效果,也提高了光源反射后的利用率。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当LED灯条发出亮光时,由于相邻两个LED灯条呈V形开口且朝向导光板框侧,此时两个LED灯条的光便能够汇集到一起,形成更为强烈的光照,接着再通过聚光件把LED灯条汇集的灯光向导光板框内射去,此时LED灯条散射的光便全部汇聚统一照出去。同样的光照强度下,汇聚后的光相较于未经过汇聚的光来说,其强度更大,进而使得导光板框内所接受到的光源更强、更亮,达到提高了背光源的亮度的效果;由于反射顶片倾斜设置后,此时LED灯条发出的光源均从这个出光口处射出,由于出光口的开口小,则汇聚的光源亮度便会更大,从而让射出出光口进入到导光板框的光源亮度更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亮的背光源结构,包括导光板框(1),所述导光板框(1)内自下而上设置有反射膜(11)、下扩散膜(12)、增光膜(13)以及上扩散膜(1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框(1)的一侧设置有光源框室(2),所述光源框室(2)与导光板框(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光源框室(2)内设置有多个LED灯条(21),相邻两个所述LED灯条(21)呈V形设置,相邻两个所述LED灯条(21)形成的V形开口朝向导光板框(1)侧,所述光源框室(2)内设置有聚光件(3),所述聚光件(3)用于把呈V形设置的两个LED灯条(21)所散发出的灯光集中向导光板框(1)侧射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亮的背光源结构,包括导光板框(1),所述导光板框(1)内自下而上设置有反射膜(11)、下扩散膜(12)、增光膜(13)以及上扩散膜(14),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光板框(1)的一侧设置有光源框室(2),所述光源框室(2)与导光板框(1)的内腔相连通,所述光源框室(2)内设置有多个LED灯条(21),相邻两个所述LED灯条(21)呈V形设置,相邻两个所述LED灯条(21)形成的V形开口朝向导光板框(1)侧,所述光源框室(2)内设置有聚光件(3),所述聚光件(3)用于把呈V形设置的两个LED灯条(21)所散发出的灯光集中向导光板框(1)侧射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提亮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聚光件(3)包括弧形反光片(31)以及反射顶片(32),所述弧形反光片(31)直立设置在LED灯条(21)背离导光板框(1)的一侧的光源框室(2)内,所述弧形反光片(31)的凹面朝向LED灯条(21)侧,所述反射顶片(32)设置在LED灯条(21)的上方且一端与弧形反光片(31)的顶端相连接,所述弧形反光片(31)以及反射顶片(32)形成一个容纳LED灯条(21)的灯室,所述弧形反光片(31)以及反射顶片(32)位于灯室内的一侧均覆设有反光膜(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提亮的背光源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顶片(32)倾斜设置,所述反射顶片(32)的倾斜最高端与弧形反光片(31)连接、倾斜最低端向靠近光源框室(2)底壁侧延伸,所述反射顶片(32)的倾斜最低端与光源框室(2)的底壁之间形成出光口(5),所述出光口(5)位于光源框室(2)靠近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传杭黄生妮吴传玉余兰毛群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利航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