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料条检测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包括机架、检测组件、用于对所述检测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压料组件和用于对所述压料组件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压料组件包括用于放置料条的料条吸板、设置于所述料条吸板左侧的用于固定料条左侧的左压料板、设置于所述料条吸板右侧的移动底板和沿左右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上的右压料板,升降组件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对检测组件的进行升降,以使检测组件达到较好的拍摄效果,所述右压料板在所述移动底板上的位置可根据料条的尺寸进行调整,提高调整左压料板和右压料板之间的间距可以实现对多种料条的固定,进而压料组件可以适配多种规格的料条,增大了其应用范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料条检测设备
,特别是涉及一种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
技术介绍
目前IC料条内置有近千个IC芯片,IC芯片经常出现诸如针脚焊错、焊球脱落、焊线断路等缺陷。存在以上缺陷的IC芯片属于不良品,为避免其与及格品混淆,应对IC料条进行视觉检测,以挑出不良品。目前检测IC料条有人工挑选和机器挑选两种方式。人工挑选不良品耗时长、效率较低,而且检测效果不稳定,容易出现错漏。故生产车间一般采用IC料条视觉检测设备进行来挑选出不良品。现有的IC料条视觉检测设备一般包括压料装置,现有的压料装置只能对单一规格的料条进行固定,应用限制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以解决现有的压料装置只能对单一规格的料条进行固定,应用限制较大的技术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包括机架、检测组件、用于对所述检测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压料组件和用于对所述压料组件移动的移动组件;所述压料组件包括用于放置料条的料条吸板、设置于所述料条吸板左侧的用于固定料条左侧的左压料板、设置于所述料条吸板右侧的移动底板和沿左右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上的右压料板,所述右压料板用于固定料条右侧。可选地,所述压料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上的滑块、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块上移动连接板,所述移动连接板的一侧和所述右压料板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连接板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用于和所述底板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压料组件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上的限位块,所述限位块用于对所述移动连接板在所述滑块上的滑动进行限位。可选地,所述移动组件包括横向电机、与所述横向电机驱动端连接的纵向电机、与所述纵向电机的驱动端连接的旋转电机,所述旋转电机的驱动端固定连接所述料条吸板。可选地,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相对设置在所述机架上的支架和活动设置于两个所述支架之间的升降架,所述升降架可在所述支架内进行升降。可选地,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活动设置于所述支架内的升降滑块,所述升降滑块通过连接块和所述升降架固定连接。可选地,所述检测组件包括检测底板、光源组件、线扫相机和面扫相机,所述光源组件、所述线扫相机和所述面扫相机均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底板上,所述检测底板和所述升降架固定连接,所述检测底板上设置有透光孔,所述透光孔位于所述料条吸板上方,所述光源组件、所述线扫相机和所述面扫相机均朝向所述透光孔设置。可选地,所述检测组件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透光孔上方的检测支架,所述面扫相机和所述检测支架滑动连接。可选地,所述线扫相机相对于所述检测底板倾斜设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一种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包括检测组件、用于对所述检测组件升降的升降组件和压料组件,升降组件可以在竖直方向上对检测组件的进行升降,以使检测组件达到较好的拍摄效果,压料组件包括用于放置料条的料条吸板、设置于所述料条吸板左侧的用于固定料条左侧的左压料板、设置于所述料条吸板右侧的移动底板和沿左右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上的右压料板,所述右压料板用于固定料条右侧,所述右压料板在所述移动底板上的位置可根据料条的尺寸进行调整,通过调整左压料板和右压料板之间的间距可以实现对多种料条的固定,进而压料组件可以适配多种规格的料条,增大了其应用范围。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的移动组件和压料组装配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的升降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的检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述的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的检测组件和升降组件装配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检测组件,21、检测底板,22、光源组件,23、线扫相机,24、面扫相机安装板,25、透光孔,26、检测支架,3、升降组件,31、支架,32、升降架,33、升降滑块,34、连接块,4、压料组件,41、料条吸板,42、左压料板,43、移动底板,44、右压料板,45、滑块,46、移动连接板,47、固定块,48、限位块,5、移动组件,51、横向电机,52、纵向电机,53、旋转电机。具体实施方式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本文中设置有XYZ坐标系,其中X轴的正向代表左方,X轴的反向代表右方,Y轴的正向代表前方,Y轴的反向代表后方,Z轴的正向代表上方,Z轴的反向代表下方。另外,对该具体实施方式中涉及到方位作简要说明:下述在提到每个结构件的“前”、“后”、“上”、“下”、“左”、“右”等指示的方向或位置关系,是指附图中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这些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若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为使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包括机架1、检测组件2、用于对所述检测组件2升降的升降组件3、压料组件4和用于对所述压料组件4移动的移动组件5;所述压料组件4包括用于放置料条的料条吸板41、设置于所述料条吸板41左侧的用于固定料条左侧的左压料板42、设置于所述料条吸板41右侧的移动底板43和沿左右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43上的右压料板44,所述右压料板44用于固定料条右侧,所述右压料板44在所述移动底板43上的位置可根据料条的尺寸进行调整。基于上述技术方案,纵向记为X轴方向,横向记为Y轴方向,竖向或竖直方向记为Z轴方向,机架1为柜体结构,升降组件3和移动组件均固定设置在机架1上,其中,检测组件2固定设置在升降组件3上,检测组件2可随着升降组件3进行竖直方向的升降,便于检测组件2根据料条的位置调节自身的位置,以拍摄出最精准的画面。压料组件4固定设置在移动组件上,压料组件4被移动组5进行驱动,在横向和纵向上进行移动,并可以进行周向上旋转,料条放置在压料组件上,压料组件用于固定料条,在检测组件的位置调整好后,可以通过移动组件5驱动压料组件4进行横向和纵向上移动,以对料条上的每个芯片进行检测,快速准确。压料组件4中的右压料板可以在移动底板43上移动,进而可以通过调整左压料板42和右压料板44之间的间距可以实现对多种料条的固定,进而压料组件4可以适配多种规格的料条,增大了其应用范围。本设备可以对多种规格的料条进行检测,可检测料条范围长度:160mm—270mm;宽度:40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检测组件(2)、用于对所述检测组件(2)升降的升降组件(3)、压料组件(4)和用于对所述压料组件(4)移动的移动组件(5);所述压料组件(4)包括用于放置料条的料条吸板(41)、设置于所述料条吸板(41)左侧的用于固定料条左侧的左压料板(42)、设置于所述料条吸板(41)右侧的移动底板(43)和沿左右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43)上的右压料板(44),所述右压料板(44)用于固定料条右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1)、检测组件(2)、用于对所述检测组件(2)升降的升降组件(3)、压料组件(4)和用于对所述压料组件(4)移动的移动组件(5);所述压料组件(4)包括用于放置料条的料条吸板(41)、设置于所述料条吸板(41)左侧的用于固定料条左侧的左压料板(42)、设置于所述料条吸板(41)右侧的移动底板(43)和沿左右方向活动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43)上的右压料板(44),所述右压料板(44)用于固定料条右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组件(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43)上的滑块(45)、滑动设置于所述滑块(45)上移动连接板(46),所述移动连接板(46)的一侧和所述右压料板(44)固定连接,所述移动连接板(46)的另一侧设置有固定块(47),所述固定块(47)用于和所述移动底板(43)固定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料组件(4)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移动底板(43)上的限位块(48),所述限位块(48)用于对所述移动连接板(46)在所述滑块(45)上的滑动进行限位。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自动料条视觉检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组件(5)包括横向电机(51)、与所述横向电机(51)驱动端连接的纵向电机(52)、与所述纵向电机(52)的驱动端连接的旋转电机(53),所述旋转电机(53)的驱动端固定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宜龙,刘飞,丁克详,黄水清,唐若芹,张萍萍,袁启湖,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格兰达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