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虑攻击角和视场约束的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649034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9 0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考虑攻击角和视场约束的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建立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步骤二、根据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设计考虑攻击角和视场约束的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算法,使视线角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考虑攻击角和视场约束的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航空航天
,涉及一种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具体涉及一种考虑末端攻击角和导引头视场约束的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
技术介绍
相比于传统的制导与控制独立设计方法,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能够主动利用制导回路与控制回路之间的耦合关系来提升整体系统性能,因而在减小导弹需用过载、降低脱靶量、提高稳定性和可靠性等方面更具优势。但是,现有绝大多数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成果并没有考虑导引头本身的物理特性。随着制导武器的小型化和低成本化,将探测器与弹体全/半固联安装的全/半捷联制导已逐步成为一个发展趋势。因此,研究全/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目前,全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已经有了较多的研究成果,而对于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的报道,仅见于文献1“Integratedguidanceandcontrolforsemi-strapdownmissiles,Proceedingsofthe37thChineseControlConference,2017,9826-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考虑攻击角和视场约束的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n步骤一、建立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考虑攻击角和视场约束的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建立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



式中,ε表示视线倾角,表示视线角速率,r表示弹-目相对距离,g表示重力加速度,P表示导弹发动机推力,q表示动压头,S表示导弹特征面积,表示导弹攻角,θ表示导弹弹道倾角,表示导弹俯仰角,m表示导弹质量,表示导弹升力系数cy对α的偏导数,表示由目标法向加速度引起的不确定性项,VT表示目标速度,θT表示目标弹道倾角,V表示导弹速度,表示导引头失调角,λ表示导引头框架角,ωλ表示导引头框架角速率,L表示导弹特征长度,Jz表示导弹绕弹体z轴转动惯量,δz表示导弹俯仰角速率,分别表示导弹俯仰力矩系数mz相对于α,δz的偏导数,dα和表示不确定性项,不确定性项dt,dα,满足:其中di>0,i=1,2,3为已知常数;
步骤二、根据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设计模型,设计考虑攻击角和视场约束的半捷联制导控制一体化算法,使视线角速度视线角ε与期望的末端视线角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侯明哲周彬段广仁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黑龙江;2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