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适应高效换热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
,特别涉及一种可在线更换换热介质的自适应高效换热器。
技术介绍
换热器,是将热流体的部分热量传递给冷流体的设备,又称热交换器。换热器在化工、石油、动力、食品及其它许多工业生产中占有重要地位,其在化工生产中换热器可作为加热器、冷却器、冷凝器、蒸发器和再沸器等,应用广泛。例如电厂低温用聚四氟乙烯换热器是发电厂为降低排烟温度进行余热回收的新型装置设备。在现有的热换气设备中,换热器内换热介质交换都是采用板式换热结构,换热介质接触面积小、换热速度慢,且连接结构的稳定性低,且现有的换热器无法在线调节、更换换热介质,使得换热器的功能性低,故此,我们提出一种新的单层空间网壳的连接节点。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适应高效换热器,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自适应高效换热器,包括换热筒,所述换热筒的外表面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底托,两个所述底托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座,所述换热筒的左端和右端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适应高效换热器,包括换热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筒(1)的外表面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底托(2),两个所述底托(2)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座(3),所述换热筒(1)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4),所述换热筒(1)的右端通过连接装置(4)固定连接有右水箱(5),所述换热筒(1)的左端通过连接装置(4)固定连接有左水箱(6),两个所述连接装置(4)之间共同套接有换热装置(12),且换热装置(12)位于换热筒(1)内,所述左水箱(6)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热水进口(7),所述热水进口(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阀(8),所述左水箱(6)的外表面下部设置有热水出口(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适应高效换热器,包括换热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筒(1)的外表面下部固定连接有两个底托(2),两个所述底托(2)的下端均固定安装有支撑座(3),所述换热筒(1)的左端和右端均固定连接有连接装置(4),所述换热筒(1)的右端通过连接装置(4)固定连接有右水箱(5),所述换热筒(1)的左端通过连接装置(4)固定连接有左水箱(6),两个所述连接装置(4)之间共同套接有换热装置(12),且换热装置(12)位于换热筒(1)内,所述左水箱(6)的外表面上部设置有热水进口(7),所述热水进口(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有控制阀(8),所述左水箱(6)的外表面下部设置有热水出口(9),所述换热筒(1)的上部外表面左侧设置有出水口(10),所述换热筒(1)的下部外表面右侧设置有进水口(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适应高效换热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换热装置(12)包括上隔水盘(122)和下隔水盘(124),所述上隔水盘(122)和下隔水盘(124)均设置有五个,五个所述上隔水盘(122)和五个下隔水盘(124)尺寸相同且上下反向交错分布,五个所述上隔水盘(122)之间共同穿插连接有一组上过水管(121),五个所述下隔水盘(124)之间共同穿插连接有一组下过水管(123),所述上过水管(121)和下过水管(123)分别穿插连接在四组穿孔(45)内,位于所述上隔水盘(122)和下隔水盘(124)之间设置有中隔水盘(125),位于所述换热筒(1)的上端部外侧设置有固定壳(13),所述固定壳(13)对应所述下隔水盘(124)的位置设置有空腔(14),所述空腔(14)上方设置有第一电磁铁(15),所述空腔(14)下方设置有L型板(16),所述L型板(16)与所述空腔(14)的顶部之间通过第一弹簧(17)连接,所述L型板包括水平板和竖直板,所述L型板的水平板下方连接有第二弹簧(18),所述第二弹簧(18)的下方连接有三角块(19),所述三角块(19)内部靠近上方位置设置有上磁铁(20),所述三角块(19)内部的侧边设置有侧磁铁(21),所述换热筒(1)外侧对应所述侧磁铁(21)的位置设置有第二电磁铁(22),所述中隔水盘(125)上具有连通倒T块(23)的通孔,所述倒T块(23)上设置有压力板(25),所述压力板(25)的下端与所述中隔水盘(125)之间连接有第三弹簧(24),所述上隔水盘(122)内设置有第三电磁铁(26),所述中隔水盘(125)还贯穿所述右水箱(5),所述中隔水盘(125)上且位于所述右水箱(5)中设置有控制器(27),所述L型板的竖直板插入至所述上隔水...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